《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

ID:1018590

大小:2.29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2-03-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研究生姓名罗惜指导教师姓名曹炜教授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词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3月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中文摘要《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中文摘要《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语录汇编。该书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的语言实际状况,是研究南宋汉语面貌以及近代汉语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本文选择了《朱子语类》中的反复问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管窥《朱子语类》中反复问句的全豹,在此过程中揭示反复问句的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规律。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和第三章分别为绪论和结语。第二章对《朱子语类》中的反复问句作了详细的描写。在《朱子语类》中,“VP否”是反复问句中最主要的使用形式,在《朱子语类》中有160例。《朱子语类》中不存在“VP不”式,“VP未”和“VP无”结构也非常少见。各自只有4例。在《朱子语类》中,“VP不VP”结构用例总共不到20例,情况与之前唐五代时期的差不多。对于“VP不VP”来源问题,我们认为“VP不VP”反复问与选择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反复问句“VP否”中的“否”不但可以用来表达反复问,又可以用来表达是非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虚化成为语气词。我们认为“VP不VP”的产生问题是由一个类化简化的发展过程而产生出来的。关键词:疑问句反复问句《朱子语类》作者:罗惜指导老师:曹炜I 英文摘要《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OntheRepeatedQuestionsofZhuZiYuLeiAbstractZhuZiYuLeiisananalogueofconversationsbetweenZhuXiandhisdisciples.ThebookreflectsthestatusoflanguagespokenbyintellectualsinNansongdynastyanditisoneofthemostvaluablecorpusesifyouwanttoresearchtheconditionsofChineseinNansongDynasty.Thisessay,withtheRepeatedQuestionofZhuZiYuLeiasitssubjectmatter,triestorevealtheover-allfeaturesofthetheRepeatedQuestionofZhuZiYuLeithroughqualitativeresearchcombinedwithquantitativeresearch.Thisessayincludesfourchapters.Chapter1andChapter4areintroductionandconclusionrespectively.Chapter2andChapter3depictthetheRepeatedQuestionsofZhuZiYuLeithoroughly.InZhuZiYuLei,“VP-fou(否)”isthemajorformofRepeatedQuestions,numbering160.Thereisno“VP-bu(不)”inZhuZiYuLei,andtheformsof“VP-wei(未)”and“VP-wu(无)”arescant,only4respectively.Theconditionsof“VP-bu(不)-Vp”structurebearsresemblancetothoseinTangDynastyandWudaiDynastywithlessthan20inthebook.Asforthesourceof“VP-bu(不)-Vp”,WeassumethatthisstructurerelatescloselytotheAlternativeQuestion.Thefou(否)canexpressnotonlyRepeatedQuestionsbutalsoYes-or-noQuestions.Toalargeextend,ithadalreadybeengrammaticalisedtobeamodalparticlebyNansongdynasty.Wethinkthatthegenerationof“VP-bu(不)-Vp”isduetoasimilarsimplificationprocess.Keywords:QuestionRepeatedQuestionZhuZiYuLeiWrittenbyLuoXiSupervisedbyProf.CaoWeiII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朱子语类》简介及研究价值...................................1第二节《朱子语类》的语言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3第三节疑问句研究概况及疑问句的分类.................................6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13第一节“否”类反复问句............................................13第二节“无”类反复问句............................................28第三节“不曾”类反复问句..........................................30第四节“未”类反复问句............................................31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33第一节“VP不VP”式反复问句的来源.................................33第二节“V不V”、“VO不VO”和“VO不V”式反复问句................35结语................................................................41参考文献..............................................................42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2后记................................................................47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朱子语类》简介及研究价值1.1《朱子语类》简介《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在中国宋代1263年即景定四年,由黎靖德按照类目进行编辑,在1270年咸淳二年,合刊成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这就是今天通行版本的《朱子语类》。这本语录体的编排顺序,一开始是理气、性理、鬼神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哲学命题,把太极、理作为天地的开始阶段;其次解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道德伦理问题以及人物性命的本源问题;再次论述知行、力行、读书、为学之方等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命题。《朱子语类》还分别论述了《四书》、《五经》,用来明晰其中的道理,以孔子、孟子、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的阐述为基准,排斥老子和道统思想。《朱子语类》基本以朱熹的思想体系为代表,内容丰富,说理明晰。主要版本有宋咸淳二年的《朱子语类》书影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的陈炜刻本、清吕留良宝诰堂刻本、广州书局本以及中华书局排印本等。《朱子语类》的作者,朱熹,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和教育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为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侨寓福建建阳,今属福建南平。父亲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举进士,担任过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务。因为反对秦桧妥协而出任饶州知府,死于到任途中。朱松去世时朱熹只有14岁,遵从父亲的遗命,师从刘子等人,跟随母亲定居在福建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在绍兴十八年(1148年)时,19岁的朱熹用建阳籍贯参加乡试和贡试。进士及第。仕职于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曾担任南康知府,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位。后来通过赵汝愚举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年),韩侂胄专权,排斥赵汝愚等人,朱熹也被革职回乡,于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号为文,世称“朱文公”,寻赠中大夫,又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又追封为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观书有感》《春日》《泛1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舟》等著名诗作为其传世作品,此外还著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书。1.2《朱子语类》的研究价值关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历时语法研究应该在不同历史横断面上截取若干在语言方面具有代表意义的专书进行研究工作,并由此形成断代语法史,再在若干断代语法史的研究基础上最终形成较为详细系统的汉语语法史。程湘清(1992)认为对于专书的选择一定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口述者或该书的撰写作者应当属于专书所处的断代;所选取的专书的语言情况应当接近或者能够反映该1断代的口头语;所选专书应当具备符合研究目的的语言容量。太田辰夫(2003)认为研究所选择的的专书所记录的应该是同时期的资料,也就是2说这种资料的内容和它的形式和文字应该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宋人黎靖德编辑的《朱子语类》卷首,有《朱子语录姓氏》记载了97位记录者的信息,这97为记录者虽籍贯不同,但均为朱熹同时期的人物,因此此资料的内容和外形是共时产物。在前苏联G.卡尔格伦的论著《宋代朱熹全书的口语研究》中,他认为《朱子语类》一书是对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知识阶层口语的如实记录,书中的对话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官方语言。G.卡尔格伦还在《朱子文集》中搜集了大量口语词汇。瑞典高歌蒂《朱子全书中所见的宋代口语》(1958)观察认为《朱子语类》中的记录口语化程度相当高。评论一部书的口语化程度,不能用现在的观点去判别。朱熹时代的口语,由今观之,多数已成文言,那是因为彼时的口语更加接近文学语言的缘故。据中华书局1986年版《朱子语类》版权页显示,朱子语类字数为230万字,篇幅甚众,具备相当的语言容量,足以还原宋时口语的原貌。徐时仪(2000)认为在由文言文和古白话构成的古代汉语两大体系里,文言文的基础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口语,表现了上古时期也就是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基本面貌,而古白话的形成基础是自先秦一直到唐宋时期的口语,表现了自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古白话是古代口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汉语口语从上古时期一直到中古时期的历时演变,换句话说就是从文言文发展到古白话、从上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1程湘清.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汉字文化,1991(2)2[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语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从以上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总结和归纳出在历时平面下汉语渐变的规律和模式。通过对这些发展规律和模式的研讨,不管是在语言学方面还是在辞书研究方面,对学术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在朱熹所处南宋时期,由于市民阶级的兴起,文言文逐渐走向下坡路,使得原本不在书面语出现的口语慢慢出现在书面语中,并且开始与文言文形成竞争关系,古白话系统由此定型。《朱子语类》编纂的时期正好又与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分水岭相重合。在汉语发展史上,这个时期是近代汉语逐步发展并且日趋稳固的重要阶段。《朱子语类》体现的是经过文人加工过后的宋代口语,将宋代时期的口语和书面语杂糅在一起。《朱子语类》所记录的语言对当时流行上古汉语成分和近代汉语成分均有所体现,它位于先秦两汉时期上古汉语之后,以宋元话本小说为代表的近代汉语之前,是上古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两栖动3物”。综上所述,《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编。该书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口语的全貌,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面基本状况及近代汉语发展历史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第二节《朱子语类》的语言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2.1《朱子语类》的语言研究现状目前学界对《朱子语类》所做的各种研究中,在词语考释方面取得的成就甚多,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方面相对薄弱。专书研究博而不精,专题研究精而不薄,便是《朱子语类》研究现状的写照。2.1.1句法研究祝敏彻《〈朱子语类>句法研究》(1991),该书共有复音词、成语、结构、单句成分(上)、单句成分(下)、句式(上)、句式(下)和复句等七章,另有附录一章。该书全面完整地考察和研究了《朱子语类》中各种类型的句法问题,并且分析了《朱子语类》中各种句式结构的句法功能,阐述了语言结构与复音词构词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语言结构与成语之间的相互联系,语言结构充当单句中各种成分的分布状况和规律等问题。深入地反映了《朱子语类》中的新生虚词与新生结构以及新生句式之间的3徐时仪.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相互联系。阐释了《朱子语类》中的新生关联词与复句,单句与复句,复句与句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主要采用的是历时研究的方法,并未对《朱子语类》和同时代的其他语录和口语文学作品做共时的语法比较。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2004)将《朱子语类辑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了《朱子语类辑略》中的的语法问题。全书总共指代词、助动词、数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述补结构、处置式、被动式和疑问句共十一章。对《朱子语类辑略》的虚词和句法结构作了较为完整的考察和分析。该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计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的语法事实进行静态描写,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对出现在《朱子语类辑略》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类静态描写,并没有涉及与同期相关文献的共时对比和纵向类似文献的历时比较。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2012)以《朱子语类》中的疑问句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朱子》问句系统,在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的具体情况中,勾勒出《朱子》在近代汉语中所呈现的语言面貌,并且考察了《朱子》中的问句与现汉汉语疑问句之间的历史联系。该书重要采用了几个研究方法:第一,根据疑问句句式的不同类别分别进行静态描写;第二,追本溯源,在纵向平面上做历时比较和动态分析;第三,对《朱子语类》进行系统性地研究;第四,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朱子语类》句系统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体现出问句的人际意义。该书覆盖《朱子语类》疑问句的各方面,但未贯彻定量研究的方法。故其定量研究部分,将由本文续貂。2.1.2专题研究杨永龙《〈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2001)从句法结构、事件种类、情况和状态的不同特征、时间时态结构等方面出发,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描写和分析了《朱子语类》中若干表达完成体意义的副词、助词、语气词。追溯其源流、考察其发展,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古今历时比较研究;该文一并探讨了完成体及于此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该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论述了《朱子语类》语料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其方言基础。认为《朱子语类》是比较难得的和较为理想语料,书中所记录的语言的性质是在当时知识分子阶层通语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福建北部方言成分。第二章介绍和讨论了“体”、“完成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希望在整个体貌范畴4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的平面上,对完成位置进行考察。第三章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对“既”、“已”、“已自”、“已是”、“已经”等几个副词在《朱子语类》中的用例情况进行调查,对完成体副词进行讨论。第四章对《朱子语类》中“了”的用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第五章对《朱子语类》中“过”的各种用法以及“过”的来源和虚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过”的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特征和各自的语法意义两个角度对《朱子语类》中的“过1”、“过2”以及尚未完成虚化过程的“过0”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描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过1”和“过2”的来源及其虚化过程。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2004)主要以《朱子语类》的全部副词为研究对象,将普遍性研究与特殊性研究,横向共时研究与纵向历时研究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副词的性质分析与副词的数量分析的方法结合在一起,静态描写与动态分析的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朱子语类》的副词系统及其来源发展的情况做出分析调查,解释了近代汉语中新生副词的形成方式及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对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状况和时代特征加以勾勒。2.1.3词法研究对《朱子语类》词法研究的主要是单篇论文,比较重要的有:闵祥顺《〈朱子语类辑略〉中复音词的构词法》(1987)从《朱子语类辑略》中的复音词合成词、单纯词两方面论述其构词法,这是《朱子语类》词法研究中较早的一篇论文。祝敏彻《〈朱子语类〉中成语与结构的关系》(1990)以《朱子语类》中284条成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朱子语类)中284条成语每一条的构成格式,为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宝贵线索。李思明《〈朱子语类〉的处置式》(1994)研究了《朱子》中表处置的“将”和“把”两种句式,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朱子》处置式的五种使用情况,分别是孤独动词、动词的后附成分、动词的前附成分、介宾词组、介宾词组和动词之间的关联词语。刁晏斌《〈朱子语类〉中几种特殊的“被”字句》(1995)选取了《朱子》中比较特殊几种“被”字句,进行了考察,该文分析了“复杂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否定句”,“‘施事+被+复指十谓语’式”,“可能式”这几种“被”字句。5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除此以外还有:祝敏彻《〈朱子语类〉中“地”、“底”的语法作用》(1982)和《中的偏正复句》(1991),李思明的《〈朱子语类〉中单独作谓语的可能性“得”》(1993)对《朱子语类》的构词法,复句和虚词做了大量研究。李思明《〈朱子语类>的让步复句》(1996),木霏弘《〈朱子语类〉中的时体助词“了”》(1986)。2.1.4词汇考释祝敏彻《中成语与结构的关系》(1990)分类探讨和研究了《朱子语类》中总计284个成语的词法结构,又在《〈朱子语类〉句法研究》(1991)专著中的第一章中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了《朱子语类》中的复音词和成语的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书后附有《朱子》复音词总表和《朱子》成语总表。袁庆述的《方言俗语词考》(1990),徐时仪的《词语考释》(1991),《词语札记》(1992),《〈朱子语类〉词语杂释》(1993)等,依据相关文献和具体史料,考释和分析了《朱子》中的某个或者某类词语。第三节疑问句研究概况及疑问句的分类3.1疑问句的研究概况马建忠是疑问句这一语法范畴的首创者。在《马氏文通》中,他按照助词的语气即“信”和“疑”把句子分为两类。这其中表示“疑”的部分为三种:“一则有疑而4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议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仍然以助词为纲,在“语气—助词细目”中去论述疑问句。真正意义开始上对疑问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5(1990:281),此书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认为疑问语气有询问、反话、测度三类,并把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两类,是非文中包括选择问句;该书还探讨和研究了反诘问、间接问句以及问句的应用问题,提出许多关于疑问点、疑问程度、疑与问的区别与联系、形式与功能的错综变化等很有价值的课题。邵敬敏《关于疑问句的研究》(1999:537)高度评价了吕叔湘先生的研究成果,认为吕叔湘先生的4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361页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6研究奠定了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的基础。”上世纪50年代,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涉及与疑问句相关的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个方面,论述疑问代词时,论及产生于南北朝表疑问的“底”,产生于唐代的“什麽”、“争”,宋代的“怎”、“怎生、怎麽”、怎的”等疑问词的来源和用法,除此以外,王力先生还分析了表达反诘语气的“那”的来源,王力先生认为“那”在语法意义上的源头是上古汉语的‘安’和‘焉’。‘安’和‘焉’的尾音是n,有转化为na(那)的可能性。在《汉语史稿》的疑问语气词部分,王力先生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吗”、“呢”的来源,从语音和方言角度证明,认为“呢”的来源是疑问语气词“无”。王力先生认为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难以确定。”但对于近代汉语里和“呢”功能大体相同的两个语气词“那”和“哩”。王先生认为表疑问语气的“那”只出现在元曲里,“哩”大概产生于十三世纪,在元代己普遍应用,主要表夸张语气,7也可表疑问语气。梅祖麟《现代汉语选择句法的来源》(1978)以汉语选择问句法为研究对象,对选择问句法从5世纪到12世纪的历时演变进行了讨论,认为现代汉语选择问的句法成型于五世纪,在此之后只是发生了若干词汇上的变化和发展。例如,“是„„,还是„„”这类在现代汉语表选择问的句子早在12世纪已经产生了,在文章的末尾,对于语法史的研究方法问题,梅祖麟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他观察到,汉语语法史的基本传统就是以研究虚词为重点,从刘淇的《助词辩略》以及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开始。研究的体例一般都是先列举虚字,然后将各个虚词的例句排列在每个虚字之下。虽然这个工作在汉语语法史的建立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但尚有两个盲点存在其中:盲点一,同一个虚词有不同的用法的原因是什么?某些虚词有同一个或类似用法的原始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再以前的语法书中很少涉及到。如果把整个文言当做一个巨大的整体看待,同一个虚词的各种语法功能固然可能产生在不同的时代或者不同的场合下。在此平面上,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必要去追寻或者臆造其中根本不存在的关系。但如果我们把时间范围限定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往往就会发现某个虚词有几个用法的现象是有线索可寻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偶然现象。例如“还”和“为”在同一6马庆株主编.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536页7王力.汉语史稿(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450~456页7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个时期不但先后用作“如其”,而且也可以当做选择问的记号来使用;“将”,“且”,“为”从表示将来情况或者假设状况相继转变为选择问的标记。虚词在语意上的引申,在用法上的变化,以及几个词义接近的虚词之间的此消彼长,相互替代。语义引申转变的通例和范式都属于汉语语言历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语义转变的规律性出发,能够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既“知其然”又能够“知其所以然”。盲点二,传统的语法史以虚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只对某个虚词的出现时代加以关注,却对相关句型的出现视而不见。例如“现代汉语的选择问在什么时候出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如果以句子中具体的虚词作研究对象,就会在文献中寻找“是”及“还是”用例的询问句,那么该问题的答案是宋代,最早甚至可以上溯到唐代末期;但是如果我们把系词作记号作为现代选择问的特征,在每一句选择问中,可以单独或者成对使用这记号,而两小句句尾可以不用疑问语气词,那么现代汉语的选择问的出现时间就变成了五世纪。出现以上两种答案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种回答把汉语语法拆分为两个部分,以句型为框架,而把个别虚词当作是填充框架的内容。新的句型产生于公元五世纪,在此之后,句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填充句型框架的词汇内容却发生了兴衰更替。对句型和词汇进行合并研究,对研究现代汉语的学者已经司空见惯,但是似乎还没应用于语法史的构建中,所以值得研究和探讨。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1990)评论这些观点时认为梅祖麟的观点对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学者若要对汉语语法史进行研究,关注得较多的往往是虚词的演变进程,比较忽视的地方是句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在历时平面上研究句型变化时,往往又忽视了词汇的演变发展和兴衰更替,对汉语史进行研究时应该同时顾及结构和词汇,才能更深入地观察一些问题。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1986)中指出,汉语语法的研究者一向都只对汉语语法平面的表面结构进行观察。遇到各种语气的用例时,研究者们并没有把这些语气视为整个句子的一种类型,只是把这些语气置于词类中论述。该书第四编以这些不同的句型为讨论对象。其中第二章“询问命题”细致研究了“询问命题的性质”,询问命题的种类,高名凯先生把询问命题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询问句终词来表示的(“带有句未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第二类是用肯定和否定两成分来表示的(“带有句未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第三类是用特殊询问词来表示的(“选择问句(包括反复8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问句)”)。每一类各自列举大量的古文和口语例证。在第三节“汉语的询问词”中,高名凯先生对前述的询问词的相互关系及其来源进行了解释工作,说明了其历时变化的线索。例如,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呢”是由“尔”演变而来的。“哪能”是由“呢”变化而来,“啦”是“哩”的变体。除此以外还探讨和研究了“什么”、“怎么”的来源问题等。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1985)指出,在汉语方言里有一类反复问句将疑问副词置于VP之前而形成的,在苏州话中,这一类的疑问副词是“阿”,在昆明话中,这一类的疑问副词是“格”,在合肥话中,这一类的疑问副词是“克”。各个不同方言中的“阿、格、克”很可能是同源词。在明清的白话小说中,这个疑问副词写成“可”。因为明代白话小说里“可VP”句式己经大量出现,朱先生由此推测这类句式在明代前就已产生。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1992)详尽的研究和追溯了“可”字疑问句式。他们发现,历史上用于问句中“可”字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反诘副词可1,还有一种是推度副词可2,这两个“可”出现的时间也不同,“可1”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早,最早追述到东汉时期,“可2”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晚,最早出现在唐代。他们认为“可2”是从“可1”中发展演变而来,而都是助动词,“可1”与“敢”不仅属于同一词性,而且在词义上也很接近,都含有“可以”的意思。在反问句中,“敢”字常用来表示“岂敢”的意思。根据类化原理和同步引申规律可以推断,“可”也是因此而渐变为疑问副词的。刘坚等作出结论,认为,苏州话中的“阿1”,合肥话中的“克”,以及昆明话中的“格”,这类与“可2”类似的疑问副词,本质上均为“可”的变体,他们还从历史语音学的角度表述了“可”字演变为“阿”、“克”、“格”的具体过程。3.2疑问句的分类对疑问句进行分类,角度不同,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对于疑问句的分8类问题现在语法学界有七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根据疑问句内部小类的派生关系进行的分类。吕叔湘(1985)认为,特指问和是非问是两种基本的疑问句类型,正反问和选择问是由是非问句派生出来8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3-6页。9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9的,是由两个是非问加在一起构成的。即:特指问疑问句正反问是非问选择问第二种看法是根据疑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的分类。朱德熙(2000)认为是非问句是将相应的陈述句换成疑问语调而形成的。特指问句是在相应的陈述句中代入疑问词语,最后加上疑问句调而形成的。选择问句是把陈述句的谓语部分换成并列的几项,最后加上疑问句调而形成的。总而言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三类问句都看成是由陈述句加上疑问句调后变成的句式。而反复问句属于选择问句,并且10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即:是非问句加疑问句调陈述句疑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第三种看法是根据疑问句的结构形式进行的分类。林裕文(1985)指出疑问代词、(是)A还是B”的选择形式;“X不X”的正反并列形式,以及语气词与句调四项是11疑问句在形式结构上的特点:。陆俭明(1982)特指问和选择问与是非问之所以会形成对立关系,原因是特指问与是非问有两个共同点,首先,疑问形式的语言成分存在于特指问和选择问之中,而是非问中并不存在疑问形式的语言成分。其次,特指问和选择问末尾不能带语气词“吗”,都能带语气词“呢”而是非问则能带语气词“吗”,不12能带语气词“呢”,与前两者刚好相反。即:是非问句疑问句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句)第四种看法是根据疑问句的交际功能进行的分类。范继淹(1982)认为疑问句都表13达了一种选择关系,但特指问句除外。因此,选择问句包括是非问句。即:9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410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第202~203页11林裕文.谈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5,212陆俭明.由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2,613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J].中国语文,1982,210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章绪论特指问疑问句特指选择问选择问是非选择问第五种看法是根据语义进行的分类。邵敬敏(1996)认为是非问句属于是非选择问的一种特殊形式。而特指选择,则要根据问话有否指定答案而定,但是,特指问句虽14然又称无定特指选择,根据文意和语境,也完全可能是确定的。即:单项是非选择(是非问句)是非选择问双项是非选择(正反问句)疑问句有定特指选择(选择问句)特指选择问无定特指选择(特指问句)15第六种看法是根据结构方式以及语义表达进行的分类。根据袁毓林(1993)的观点,汉语疑问句可作如下分类:特指问句是非问句正反问句疑问句非特指问句反复问句非是非问句非正反问句正反选择问选择问句并列选择问第七种看法分类依据张伯江(1999)“提出一个既能反映历史联系,又能反映功能16联系的新的分类系统”并且结合吕叔湘和袁毓林的划分,其结构如下:A特指问句B选择问句C是非问句a附加问句b反复问句c正反问句d“吗”问句张伯江解释,第一个层次上的三类疑问句是并列关系,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的稳定状态,ABC表示三种不尽相同的功能疑问方式:A针对的是某一信息点提问的,B针对则是某一个特定的范围,C针对的却是整个命题。这三种功能缺一不可,所以在历14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5-6页,15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J].中国语文,1993,216张伯江《汉语疑问句的功能解释》,载《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292页,邢福义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1 第一章绪论《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时层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第二个层次上的四类问句的功能都是判断命题的。此四者不是完全并列关系,至少在bcd三者中有一种派生关系:b重复谓语,要求回答者在动词的一正一反之间作出判断;c源于b,彼时,判断是非的意义依靠判断语词的外露而更加凸现出来,句末否定词已经初步语法化,d始于c,“吗”已经完全语法化,成为是非疑问表达的标记。本文借鉴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将疑问句分成以下两大类:我们按照袁毓林的观点在语义和结构方面将疑问句分为特殊疑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在表达功能方面将疑问句分为附加疑问句和反问句。12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反复问句是并列说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并且让回答者进行选择的问句,在《朱子语类》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Neg”式和“VP不VP”式两种格式。“VPNeg”反复问句式直接继承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而来。从否定词方面来看,从上古到唐五代,汉语中都只存在“否、不、未、非、无”之类的单音节否定词。宋代是否定词发展变化的分水岭,从双音节否定词“不曾”开始出现于宋代。元明清时期,否定词的主要形式是双音节词,包括“不曾、不是、没有”等。宋代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仍然是“VPNeg”式,在《朱子语类》一书中,”VPNeg”式占反复问句总数的85%以上,否定词为“否、未、无”,出现双音节否定词:“不曾”,否定词的使用中,“否”出现频率最高,“无”次之,“未”再次,没有出现“不”,最后是双音节否定词“不曾”。第一节“否”类反复问句“否”可以用于对表示未来情况、过去的情况、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各种不同动作行为的询问,也可以用于对事态的询问。《朱子语类》中,有1491个“否”字句里包含时间副词“曾”,除此以外的其他句子里均无时间副词和时态助词。从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的分布情况的角度考察,《朱子语类》中,句末否定词为“否”的问句有以下几种类型:1.“VP否”式,共640例。(1)又问:‚此‘心’字与‘帝’字相似否?‛曰:‚‘人’字似‘天’字,‘心’.字似‘帝’字。‛(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2)或问:‚格物、致知,到贯通处,方能分别取舍.初间亦未尝不如此,但较生涩勉强否?‛(卷第十五大学二/经下).(3)问:‚大学之静与伊川‘静中有动’之‘静’,同否?‛(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4)又问:‚天地会坏否?‛(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5)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卷.13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俞光中和植田都认为,“VP否”与“VP不”是不同的,即(S-P)否/不是不同的。除了从回答用语上进行区分以外,还因为“不”与“否”本身就是不同的,“不”可以置于动词之前,而“否”却不能,他举例说:“饮酒不?”可以变成“饮酒不饮酒?”而“饮酒否?”却不能变成“饮酒否饮酒?”据这两个例子,他得出结论:“饮酒否”并不来源于正反问,所以全部的“VP否”均应作为是非问。太田辰夫(1991/2003)认为在陈述句的末尾加上“不”而构成是非疑问句的用法开始于汉代,并举例如下: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止者不?(孟子,梁惠王上,后汉,赵歧注)太田辰夫认为“乎”可以代替这类“不”的用法,但是作为古典用语中应该用“不”而不应该用“否”。这类句末的“不”应该读作fǒu,一般认为与“否”是同音字。“否”一开始是为了使句中有助动词“可”的句子表疑问而使用的,在魏晋以后就不只限于用在句中带有带“可”的句子句末,而可以独立构成一般的疑问句子。他举例如下:承相可得见否?(《史〃秦始皇本纪》)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欲问伯春无它否?(《后汉书〃马援传》)冯春田(2000)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一书中就将“反复问句式”中“不”和“否”分成互不统属的两部分来讨论,并分别称之为“用否定词‘不’的问句”和“用否定词‘否’的问句”,他虽然没有对两者作出明确的区分,只是说明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了使用否定词‘否’的反复问句,但就出现时代而言,其使用要晚于“不”字问句,而且句末为“否”的问句在先秦两汉时期也不如“不”字句常见。从诗的押韵角度看,“不”是属尤韵,而“否”属于有韵,两者仅在声调上有所差别,具有相同的音节,存在被混用的可能。吕叔湘认为“不”和“否”实际上只是一个字的两种不同写法而已,两者只是异体字。我们同意吕先生的观点,大体上认为“不”、“否”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我们比较了几部作品中“不”和“否”的使用情况:根据刘子瑜(1994)的统计,在《敦煌变文集》中“VP否”共计60例,“VP不”共计35例;根据刘勋宁(1998)14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的统计,在《祖堂集》中“VP否”仅仅只有4例,而“VP不”却有186例,刘勋宁认为这些都是反复问句;根据伍华(1987)的观点,他认为这186个“VP否”中的164例可以换成“VP不VP”,因此反复问句,其余的32例不是反复问。在《朱子语类》中“否/不”的使用情况与《祖堂集》恰恰相反,超过95%以上的用例均为“VP否”。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朱子语类》里相当一部分的“否”已经虚化为语气词,而有的“VP否”既可以视作否定词,也可以视作语气词,因为这种两属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这里无法统计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总体而言,“否”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不”的使用频率。在《敦煌变文集》中,如果说“不”与“否”是异体字,还能说得通。那么在《祖堂集》和《朱子语类》中为“不”与“否”的使用为何差别巨大,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己于后人进一步分析。“VP否”作为《朱子语类》中反复问句主流的形式。从结构形式上看,“VP有许多类型:a、“V”为判断词“是”。“V”之后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同时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接名词性成分的如:(6)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中是气否?(卷第三鬼神)(7)问:‚此是天命否?‛,曰:‚是‛。(卷第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8)问:‚德是心中之理否?‛曰:‚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带谓词性成分的如:(9)人有常言,某人性如何,某特性如何,某物性热,某物性冷。此是兼气质与所察之理而言否?曰:‚然。‛(卷第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10)洁矩之道,是广其仁之用否?(卷第十六大学三/传十章释治国平天下)b、“VP”,为动宾结构(11)知止至能得,其间有工夫否?(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12)天有形质否?星辰有形质否?(卷第二理气下/天地下)c、“VP”动补结构,如:(13)问芝:‚史书记得熟否?‛(卷第十一学五/读书法下)。15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14)立,是大纲处把得定否?(卷第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d、“VP”为“动得”,如:(15)《小学》载乐一段,不知今人能用得否?(卷第七学一/小学)(16)问:‚‘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如此说得否?‛(卷第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e、“VP”还可以是形容词,如:(17)此‚心‛字与‚帝‛字相似否?(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18)天地会坏否?(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2.“还VP否”式,共47例。(19)问:‚‘望之不似人君’,此语孔子还道否?(卷第五十一孟子一/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章)(20)吉甫问:‚仁义礼智,立名还有意义否?‛(卷第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21)‚……杨氏所引,本无意义,然谓事即是义,则不可。且如物,还可便谓.之理否?‛(卷第三十二论语十四/雍也篇三/樊迟问知章).(22)曰:‚使庄公当初自能举兵杀了襄公,还可更赴桓公之会否?‛(卷第八十..三春秋/经)(23)曰:‚此是禅学下等说话,禅门高底也自不肯如此说。一部论语何尝只说知仁!便须有下手处。请自思量别处说仁,还有只言知仁底意思否?‛(卷第二十六论..语八/里仁篇上/人之过也章)3.使用语气词“已”、“与”共6例。(24)三仕三已所以不得为仁,盖不知其事是如何:三仕之中,是有无合当仕否?三已之中,又不知有无合当已否?(卷第二十九论语十一/公冶长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章)(25)先生尝举程子读论孟切己之说,且如‚学而时习之‛,切己看时,曾时习与否?(卷第十九论语一/语孟纲领)(26)‚十五志学‛一章,全在志于学上,当思自家是志于学与否?(卷第二十16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三论语五/为政篇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27)曰:‚或者说如此,但其家子孙自认是它作。张纲后来作参政,不知自认与否?‛(卷第七十八尚书一/纲领)(28)曰:‚圣人却无此心。岂有逆料人君能用我与否?(卷第九十三孔孟周程张子)(29)乐天,人多说其清高,其实爱官职。诗中凡及富贵处,皆说得口津津地涎出。杜子美以稷契自许,未知做得与否?(卷第一百四十论文下拾遗问遗书/论文下)在中古汉语中,反复问句句末否定词之前己经出现“已”和“以”,但用例不多。“也”用于反复问句,始于唐五代时期,据刘子瑜(1994)研究,在敦煌变文“VP-Neg”式反复问句中,几乎有一半用例的否定词前面出现了“己”、“以”、“也”。“己”和“以”通,且“以”、“已”和“也”各司其职,“己”、“以”位于“否、不”前面,“也”只在“无”、“么”之前。“以”的作用和六朝汉语中常用于动词正反并列词组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词“与”相当,并且能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到了宋代,“己”、“以”逐渐消失,“也”较之唐五代,用法却有所扩大。除此以外,原只用于选择问句中的语气词“耶”,仍然存在。到了宋代,“耶”也可以用在“VP-Neg-VP”中,但“VP-Neg”中没有见到。例如:聿兴云:‚沈元用今在耶不在?‛(《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六十二)《五灯会元》中,“已”的用例只有两个,而“也”却使用频繁,“也”可以置于“无”和“未”之前。在之后的话本《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快嘴李翠莲记》、《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里,“已”、“以”依然消失不见,但“也”的使用范围却在不断扩大,既可以用于“VP-Neg”中,置于“不”、“未”、“没”等否定词之前,还可以用在“VP-Neg-VP”的结构中。用于“VP-Neg”结构中的如:官人道:‚你认得那小娘子也不?‛僧儿道二‚小娘子寻常不出帘见外面,有时叫僧儿卖锅咄儿,常去,认得。问他做甚么?‛(《话本选》,第36页)宋四公道二‚二哥,几时有道路也没?”(《话本选》,第69页)17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侯兴道:‚客长吃点心也未?‛赵正道:‚吃了。‛侯兴叫道二‚嫂子,会钱也未?‛(《话本选》,第74页)用于“VP-Neg-VP”结构中的如:秀秀道:‚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你记得也不记得?‛崔宁叉着手,只应得偌。(《话本选》,第5页)妇女自思量道:‚这婆婆知他是我姑姑也不是?我如今没投奔处,且只得随他去了却理会。‛(《话本选》,40页)4.T,是否?共39例。(30)问:‚雷电,程子曰:‘只是气相摩轧’是否?‛(卷第二理气下/天地下)..(31)问:‚至善,不是明德外别有所谓善,只就明德中到极处便是否?‛(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32)先生以为‘同体而异用’说未稳,是否?‛(卷第三十二论语十四/雍也..篇三/子谓子夏曰章)(33)或问:‚九夷,前辈或以箕子为证,谓朝鲜之类,是否?‛(卷第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子欲居九夷章)(34)问:‚先生说郑渔仲以‘东为北江入于海’为羡文,是否?‛(卷第七十九..尚书二/禹贡)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疑问句式,对于此种句式的肯定回答,多用“然”,个别用“是”,否定用“不是”或者“不然”,例如:(35)问:‚雷电,程子曰:‘只是气相摩轧。’是否?‛曰:‚然。‛(卷第二理气下/天地下)(36)问:‚至善,不是明德外别有所谓善,只就明德中到极处便是否?‛曰:‚是。……‛(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37)问:‚奢非止谓僭礼犯上之事,只是有夸张侈大之意,便是否?‛曰:‚是。‛(卷第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奢则不孙章)(38)问:‚意、必、固、我,伊川以‘发而当者,理也;发而不当者,私意也’。此语是否?‛曰:‚不是如此。……‛(卷第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子绝四章)(39)又问:‚称‘皇考’是否?‛曰:‚不是。然近世儒者亦有多言合称‘皇考’18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者。‛(卷第八十五礼二/仪礼/丧服经传)(40)或问:‚礼书所引伊川言‘古者养士,其公卿大夫士之子弟,固不患于无养,而庶人子弟之入学者,亦皆有以养之’,不知是否?‛曰:‚恐不然。……‛(卷第八十四礼一/论修礼书)“T,是否?”结构的产生和“VP”结构的不断复杂化有很大的关联。在先秦文献中,“VP-Neg”结构的反复问句的用量相当少,在汉代以后用例逐渐变得多了起来。起先“VP”大多是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慢慢地形容词也进入了“VP”的范畴。不管如何,“VP”都只限于短语的范畴,在句中当做谓语来使用。当结构中的“VP”只是单个动词、形容词,或者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动词短语时,结构末尾用“否”来表达否定的意思,和“VP”尚能形成一种紧凑的结构,而当“VP”是一个较长的动词短语,甚至一个句子充当“VP”的角色时,“否”置于其后,结构便不甚紧密,不容易保持反复问句的性质,这时,“否”的去留和发展就呈现各种可能,有的脱落,有的虚化,甚至产生新的句式来更明确的表示反复问。《朱子语类》中的这种“T,是否?”的结构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17“VP-Neg”式结构的反复问句通常由正反两个论域项构成,即动词短语“VP”以及否定形式“否”相合而成,而“T,是否?”则是先陈述一种情况,然后用“是”和“否”同时并列提出问题,针对之前所陈述的情况或者给定的命题是否正确做出询问。在这两种句式中,就语义所指的范围而言,结构末尾的“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VP-Neg”是针对整个“VP”来进行否定,而“T,是否?”是作为“是”的相反状况出现的。以上两种句式虽然都表示正反选择问,但在形式上和结构上它们的表现方式并不一致。在“T,是否?”句式中,疑问点处于句子末尾,相当于附加式疑问句,因此能够起到突出疑问焦点的作用,这种疑问点后置的方式实际上能够提取整个句子的疑问点,使之更加明晰。“T,是否?”句式的产生不只是“VP”复杂化的结果,也与一些其他因素有关。在先秦文献中,有如下句式: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17丁力.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J].中国语文,1999,619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春秋左传/僖公/传三十三年)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孟子/告子下)韩宣王谓樛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两用田成、阚止而简公杀,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树其党,寡力者借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则王之国危矣。‛(韩非子/第二十二篇说林上)如此句式,一直延续到唐宋。但在唐宋时期,已经相当罕见:师曰:‚载我船尾,可乎?‛田父曰:‚可。‛(《古尊宿语录》卷七‚风穴禅师语录)承业虑质被祸,因乘间谓庄宗曰:‚卢质多行无礼,臣请为大王杀之,可乎?‛庄宗曰:‚予方招礼贤士,以开霸业,七哥何言之过也!‛(《旧五代史〃唐书〃列传第二十四》,952页)“T,可乎”句式对“T,是否?”句式的产生无疑也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如果说“VP”的复杂化为“T,是否?”式的产生提供了动因,那么“T,可乎?”式的使用和发展则为其产生提供了可供参照的范式。虽然“T,可乎?”并不属于反复问句,但在结构方面,它和“T,是否?”式非常相似,从使用上看,这两种结构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地方。两者不同的是,“T,可乎?”式中VP多指未然之事,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想法甚至是一厢情愿。而“T,是否?”式中VP多指已然之事。当“VP-Neg”结构的反复问中的“VP”逐渐变长,日趋复杂之时,人们对于反复问句的表述有了产生新句型的需求,恰巧当时语言中残存的的“T,可乎?”句式就给人们提供创造新句型的可能性和一个可以利用的参照物。“T,是否?”结构在古汉语的疑问句式中并不多见。在“T,是否?”这结构中,否定词的功能是针对之前一个小句中提问者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做出询问,在结构上的特点是连用的“是”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分单独使用的。目前,就我们所见到的文献来说,还没有学者针对这种结构做过研究。从现代汉语的平面上看,人们己经不再使用“T,是否?”这样的结构了,但是现代汉语中的副词“是否”以及“T,是不是?”的句式却在结构上和语义上与“T,是否?”结构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因此,非常有20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必要对“T,是否?”结构源流和发展做详细的观察。在《朱子语类》一书中,“T,是否?”结构在用法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结构中T多属于长句,相对结构复杂,其宾语大多由一个比较长的主谓短语来充当。②整个问句疑问焦点处在句末的位置上,但就疑问焦点所涉及的语义内容而言,却是在T的位置上;宾语大多由一个比较长的主谓短语来充当,疑问焦点所涉及的语义内容在宾语上。如,例(35)是问雷电的产生问题;例(40)是问公卿大夫士之子弟是不是庶人子弟一样皆有以养之。③句子中可以出现疑问副词“还”,但句中没有句中助词和疑问语气词。④从语用的维度上观察,这种句式大多用于提问人提出一种看法,向回答人求证其真实与否。在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我们进行了相关检索,发现“T,是否?”这种句式最早出现在唐朝,例如:亮座主参祖,祖问曰:‚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亮云:‚不敢。‛(《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师谓云居曰:‚吾闻思大和尚生侨国作王,是否?‛(《禅宗语录辑要〃药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19页)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补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者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黄案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48册)在唐代之前的文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用例。上述几例都是佛教文献中的用例。在非佛教文献中,我们没有发现这种用法。在宋代的非佛教文献中,虽然也有使用“T,是否?”这种句式,但是,使用频率远没有《朱子语类》一书中高,例如:王岩臾曰:‚前来闻已有三期指挥,是否?‛挚曰:‚刑部法当三期。旧在中书日一年一检举,后归刑部,用刑部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六十四〃哲宗元裕六年,11088页)棣问:‚如今人有养形者,是否?‛曰:‚然。但甚难。‛(《二程集》,291页)在反复问句中,所使用的格式一般是“VP否”或者是“是VP/NP否”,处于句末21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位置上的是一个指代性否定词“否”,功能上和“VP”“是VP/NP”的否定形式大致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反复问句总是先陈述一件事情的肯定的一面,然后再用“否”来陈述否定的一面,而“T,是否?”这个结构则是先行陈述一个整体情况,紧接着同时罗列出“是”和“否”两个对立面。在《朱子语类》一书中,有一种“T,是否?”结构类似的句式“T,得否?”5.T,得否?只有4例。(41)问:‚子贡,‘女器也’,唤做不是君子,得否?‛(卷第二十四论语六/..为政篇下/君子不器章)(42)又问:‚‘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不知可以作『多闻而识之,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得否?‛(第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章)(43)问:‚‘不至于谷’,欲以‘至’为‘及’字说,谓不暇及于禄,免改为‘志’,得否?‛(卷第三十五论语十七/泰伯篇/三年学章)..(44)问:‚兔罝诗作赋看,得否?‛(卷第八十一诗二/兔罝)..以上各个例句中的“得”不应被当作一般动词,而是一个助动词,它的功能是表示一种可能性。在“VPNeg”结构反复问句刚刚产生的时候,句子中的否定部分仅限于对句中动词或动词短语进行否定,此后还发展出对形容词和对助动词进行否定,这应该是反复问句演变中的一个重要进展。“得”作为助动词,“T,得否?”结构的使用频率远不及“T,是否?”结构高。到了明代“T,是否?”结构有了新的用法,本来意思上可以分开使用的“是否”逐渐呈现出凝结成为一个词的倾向。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是否”仍然广泛使用。而“T,得否?”结构则逐渐消失,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已经不大看见它的身影了。表2-1句式VP否还VP否VP已否T,是否T,得否小计数量549471394640百分比85.78%7.34%0.16%6.09%0.63%100%上文所讨论的各种“VP否”式反复问句,从“VP”语法功能看,有光杆动词、形容词、助动词、助动词+动词、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兼语结构等多种形式。从疑22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问点所处的位置看,大多都处在谓语上。针对“VP-Neg”式的反复疑问句,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问句末的“否”的词性认定问题之上。中古汉语中“VP不”式疑问句的主要变化发展,是位于句末的否定词“不”开始虚化的过程。吕叔湘(1982)认为文言中的反复问只在句末加“不、未、无”等否定词。其举例如:不知杨候去时……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韩愈:送杨少尹序)。伍华(1987)将《祖堂集》中总计186例“V+不”结构分成两类:其中共计88例“VP不”、以及73例“还VP不”,都可以转换成“VP不VP”结构,属于反复疑问句,还有25个例句不能换成“VP不VP”,属于是非问句。但他认为这两类“V+不”中的“不”均为语气词而不是否定副词。刘勋宁(1998)将《祖堂集》中所有的“VP不”结构(包括“莫VP不”)都认定为反复问句,其中的“不”为否定副词。近几年里学术界更多的看法是认为“VP不”中“不”己经开始虚化。有一部分“不”仍然是否定副词,另外一部分“不”已经成为语气词,由此“VP不”结构问句分化成两种情况:反复问和是非问。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成了“不”虚化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确定“其中的不”已经虚化了。赵新(1994)、吴福祥(1997),遇笑容(2002)对“VP不”中“不”的虚化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吴福祥发文专门讨论了“VP-Neg”式反复问的分化问题。他认为“VP-Neg”式结构问句有两类:一类是反复问,一类是是非问。不属于反复问的“VP-Neg”有以下四种情形:(A)在S1,S2?格式的选择问句中,后一分句末的“不”是语气词;(B)在不VP不/否?格式的否定句排斥句末否定词,句子末尾的“不”是语气词;(C)在复VP不/否?格式的问句中,“莫”为测度词,句子末尾的“不”是语气词;(D)F(宁/可)-VP不/否?以及“F宁、可”句子末尾的“不”是语气词。凡是属于A、B、C、D四种问句句末“不/否”为语气词,这四种问句都不是反复问句。张美兰(2003)基本同意吴福祥的分法,在对《祖堂集》中“VP-Neg”问句的处理上,她采用的是这种分法。23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遇笑容(2002)对吴福详的第四条分法提出了质疑。他观察到,在中古时期副词“字、颇”既可以用在是非问句之中,又可以用在反复问中。在反复疑问句中,句中的“VP”和“不”的组成结构承担了整个句子的疑问功能,副词的出现与否不影响句子的疑问功能,而且句中的副词基本不存在表达疑问的功能。因此中古汉语中的副词在功能上并不能和现代汉语中“AdvVP”中的“Adv”划上等号。所以他讲中古汉语“AdvVP不”结构中的“Adv”叫做语气副词,而现代汉语中的“AdvVP”结构中的“Adv”称为疑问副词。因此在中古汉语中实际上没有在汉语反复问中疑问副词和“不”不同时出现的“语义选择规律”。若要证明中古汉语反复问句中“不”是否虚化,“F(宁/可)-VP不/否?以及‘F宁、可’句子末尾的‘不’是语气词。”这个标准不起作用。由此遇先生通过提出了证明“不”己经虚化三个理由:A、若疑问句中存在否定词、反问副词以及句末为“不”的选择问句中句尾的“不”已经虚化;B、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存在众多“VP不”和“VP乎/耶”可以进行交替使用,这两种结构的使用随意性较强,很难确定这两种结构这件的差别。C、在中古时期,“VP不VP”以及“AdvVP”两种结构相互替换句型都已经开始出现。在当时“VP不”结构的疑问句已经大量使用,加入这种结构是一种表意明确的反复问句,那么就无需再使用新的句型。事实上“VP不VP”,“AdvVP”句型却出现了。它们的出现说明“不”的语法上、语义上己经不明确了,因此使得原先存在的“VP不”句型被磨损从而形成了句型,而先前承担表达疑问句功能的语法句法成分变得模糊了。通过对《朱子语类》中“VP否”式疑问句的统计和分析,同时参考学者们的判断标准,我们采用吴福祥先生及遇笑容先生的相关方法。即:A、在选择问中,句末的“否”为语气词。在《朱子语类中》总共仅有3例:(45)周子之学,是自得于心?还有所传授否?(卷第九十四周子之书/通书/诚几德)(46)此体验是着意观?只怎平常否?(卷第一百三罗氏门人胡氏门人/罗氏门人/李愿中)(47)三仕之中,是有无合当仕否?三已之中,又不知是有无合当已否?(卷第二十九论语十一/公冶长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章)24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B、若“VP否”结构之前有“未、不、无”等否定,则该句不是反复问,“否”为语气词。(48)《注》言:‚自处以敬,则中有所主而自治严‛。程子曰:‚居敬则心中无物,故所行自简。‛二说不相碍否?‛(卷第三十论语十二/雍也篇一/仲弓问子桑伯子章)(49)至于安时,无勉强意思否?(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50)当应接之际,无相妨否?(卷第三十八论语二十/乡党篇/第十四节)(51)伊川云‚非乐不足以语君子‛,便是物未格,知未致,未得过关否?(卷第十五大学二/经下)(52)‚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只是干,兑,离,震之象,未说到天地雷风处否?(卷第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第一章)(53)禹以鲧为有罪,而欲盖其愆,非显父之恶否?(卷第七十九尚书二/洪范)(54)伊川云‚伊尹终有任底意思在‛,谓他有担当作为底意思,只这些意思,便非天子气象否?(卷第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章)C、在测度问“莫/恐VP否?”格式中,句末的“否”为语气词。总计有163例。(55)‚安,谓所处而安‛,莫是把捉得定时,处事自不为事物所移否?(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56)‚顺理则裕,莫是紧要否?(卷第四十一论语二十三/颜渊篇上/颜渊问仁章)(57)如下文所言,莫是笃信之力否?(卷第四十六论语二十八/季氏篇/见善如不及章)(58)恐亦如上经不言乾坤,但言天地,则乾坤可见否?(卷第七十七易十三/序卦)(59)程先生不取乐道之说,恐是以道为乐,犹与道为二物否?(卷第三十一论语十三/雍也篇二/贤哉回也章)除上述三条以外,我们认为还有几种情况也应该算作非反复问:D、在“(S1,S2)否?”格式中即句末的“否”之前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复句,句末的“否”并不属于最后一个小句,而是属于之前的一个复句的。例如:(60)问:‚穷是穷在物之理,集是集处物之意否?‛曰:‚是‛。(卷第九学三/论25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知行)(61)必、固之私忌轻,意、我之私意重否?(卷第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子绝四章)以上两个并列关系复句。(62)又问:‚尽心了,方能尽性否?‛(卷第六十四中庸三/第二十二章)这句是条件关系复句。(63)问:‚浸润,肤受之说,想得子张是个过高底资质,于此等处有不察,故夫子语之否?‛(卷第四十二论语二十四/颜渊篇下/子张问明章)这句是因果关系复句。E、在“是(S1,S2)否?”格式中“是”字后面一个复句作谓语“是”的宾语,句末加上“否”表示疑问语气。例如:(64)杨子顺问:‚‘养知莫过于寡欲’,是既知后,便如此养否?‛曰:‚此不分先后。未知之前,若不养之,此知如何发得?‛(卷第十八大学五或问下/传五章/独其所谓格物致知者一段)(65)问:‚如此则是齐变为缓,而鲁变为急否?‛曰:‚亦不必恁分。...‛(卷第三十三论语十五/雍也篇四/齐一变至于鲁章)问:‚此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意否?‛(卷第十六大学三/传十章释治国平天下)(66)‚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集注》云:‚实,诚也,人不肯受尔汝之实者,羞恶之诚也‛。须是自治其身无不谨,然后无尔汝之称否?(卷第六十一孟子十一/尽心下/人皆有所不忍章)一般来说反复问句的结构相对简单,句中否定词“不/否”与之前的肯定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若将D,E两类都归入反复问的范畴中,不管是从句法结构上还是语感上都与反复问句的特征不相符。除去上述的五种情况不应视为“VP否”式反复问外,“VP否”格式式仍然是《朱子语类》中反复问句的主要形式。“VP否”式承载着反复问的疑问信息,“VP”是句中的疑问焦点,提问者提问时26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要求回答者对问句中“VP”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回答者既可以通过重复“VP”来作出肯定的回答,也可以提出一个与问句相关的话题对问句中的“VP”表示肯定。若问句中有“是”,回答时可以用“是”或者“然”对“VP”表示肯定。例如:(67)问:‚程子曰:‘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与天地同体,求之古人,谁可当之?颜子孔门高第,扰或有违仁时,不知已上别有人否?‛曰:‚想须有之。‛(卷第四十五论语二十七/卫灵公篇/子张问行章)(68)问:‚‘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凡一言一动皆于《易》而拟议之否?‛曰:‚然。‛(卷第五十二孟子二/公孙丑上之上/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69)又问:‚‘生艾,指言重卦否?‛曰:‚然。‛(卷第七十七易十三/说卦)。(70)又问:‚如以‘明庶物,察人伦’为穷理,不知于圣人分上着得‘穷理,字否?‛曰:‚如何不定?自是道理当如此。若不如此,便是天也把提不定了。‛(卷第七十九尚书二/汤诰)(71)时举因云:‚释氏有‘豁然顿悟,之说,不知使得否?不知倚靠得否?‛曰:‚某也曾见丛林中有言‘顿悟’者,后来看这人也只寻常。如陆子静门人,初见他时,常云有所悟;后来所为,却更颠倒错乱。看来所谓‘豁然顿悟,者,乃是当时略有所见觉得果是净洁快活。然稍久,则却渐渐淡去了,何尝倚靠得!‛(卷第一百一十四朱子十一/训门人二)(72)问:‚‘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如此说得否?’‛曰:‚如门前有一溪,其先得知溪中有水,其后知得水源头发源处。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四十时是见得那‘率性之谓道’;五十时是见他‘天命之谓性'。至六十时,是见得那道理烂熟后,不待思量,过耳便晓。‛(卷第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与肯定式回答相似,如果回答者要对“VP否”结构进行否定式回答,既可以通过在动词“VP”前加上否定词,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个与“VP”相关的命题来表示否定的含义。例如:(73)问:‚子路死于孔悝之乱,死得是否?‛曰:‚非是,自是死得痴。‛(卷第三十九论语二十一/先进篇上/闵子侍侧章)27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74)问:‚人气力怯弱,于学有妨否?‛日:‚为学在立志,不干气票强弱事。‛(卷第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75)问:‚子谓仲弓为犁牛子也。考之家语,多一旧’字,意以仲弓生于不肖之父。其说可信否?‛曰:‘怪人必不肯对人子说人你不善。‛(卷第三十一论语十三/雍也篇二/子谓仲弓章)。(76)问铢:‚理会得彭蠢否?‛抹曰:‚向来只据传注,终未透达。‛(卷第七十九尚书二/禹贡)(77)问:‚虚实以阴阳言否?‛曰:‚以有无言。及至‘浮而上,降而下’,则已成形者,若所谓‘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即是气之渣滓。要之,皆是示人以理。‛(卷第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二节“无”类反复问句句末否定词使用“无”开始于东汉,在唐代,“VP无/也无”格式相当普遍。例如:(1)仙者告:‚莫痴愚,何假频频煎迫吾,直待修行有次第,为汝宣扬得也无?‛..(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八、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2)帝唤司马迁向前想(相)陵母妻子面上有死色无:‚陵在蕃中有死色无?若无.丧色,陵在蕃中。卿想(相)报朕。‛(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四、李陵变文)(3)有人问曰:‚黄梅意旨何人得?‛师云:‚会佛法者得。‛僧曰:‛和尚还得也无?‛(祖堂集/卷第一至卷第五/卷第二)..(4)侍者领兄参和尚一切后,侍者便谘白和尚:‚这个是某甲兄,欲投师出家,还得也无?‛(祖堂集/卷第一至卷第五/卷第四)..据叶建军(2010)统计,《祖堂集》中有“VP无/也无”式反复问260例,其中“VP也无”有254例,而用“还„„VP也无”则多达245例。到了宋代,“无”字的意义逐步虚化,语音也开始发生变化。作为反复问的“VP无”式不是很多见。在《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共有13例。如:(5)有国书无?(《三朝北盟汇编》).(6)其被发人又问云:‚的实有文字照验无?‛(《乙卯入国奏请》).28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7)何不以溺自照面,看做得三路运使无?(《二程集》).例外是《五灯会元》和上述的《祖唐集》,在《五灯会元》中,“VP无/也无”式反复问句有379例,其中315例VP前有“莫”或者“还”。例如:(8)观音今日不总么道还我明上座来,您么道,是曹溪子孙也无?若是曹溪子孙,..又争除却四字?若不是,又过在甚么处?(599,2)(9)上堂,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还坏也无?大随曰‘坏’,修..山主曰‘不坏’。未审孰是孰非?‛师曰:‚一坏一不坏,笑杀观自在。师子蓦咬人,狂构尽逐块。‚(771,7)(10)问僧:‚近离甚处?‛曰:‚龙兴。‛曰:‚发足莫过叶县也无?‛僧便喝。(665,10)..(11)南泉提起下刀诛,六臂修罗救得无?(1217,6).(12)这一著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识还有跳得过者无?盖为地水火风,因.缘和合,暂时凑泊,不可错认为己有。(1365,8)《五灯会元》和《祖堂集》都是佛教文献,题材特殊,与其他同时代文献中“VP无”使用较少的情况相左。在《朱子语类》中,“无”字的使用频率极低,“VP无/也无”总共只有4例。1.“VP也无?”有2例。(13)曰:‚人则有孝悌忠信,犬牛还能事亲孝、事君忠也无‛(卷第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生之谓性章)(14)唐垧林夫力疏荆公,对神宗前叱荆公。每诵其疏一段竟,又问云:‚王安石是如此也无?‛(卷第一百三十本朝四/自熙宁至靖康用人)..2.“VP无”有2例。(15)窃谓学者有志于仁,虽有趋向已正,而心念未必纯善而无过差。才有过差,便即是恶,岂得言无?‛(卷第二十六论语八/里仁篇上/苟志于仁章).(16)问:‚陆象山道,当下便是。曰:‚看圣贤教人,曾有此等语无?‛(卷第.一百二十四陆氏)这个结构的使用经宋元两代一直到明,最终于清代消失,以“无”结尾的反复疑问句进一步演变为是非问句。29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三节“不曾”类反复问句“VP不曾”这一格式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朱子语类》中,只有2例。(1)林子武问‚尽己之谓忠‛。曰:‚‘尽己’字本是‘忠’字之注脚。今又要讨‘尽己’注脚,如此是隔几重!何不试思,自家为人谋时,己曾尽不曾?……‛(卷..第二十一论语三/学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2)曰:‚只看公如此说,便是不曾理会得了.莫依傍他底说,只问取自家是真实见得不曾?……‛(卷第一百一十六朱子十三/训门人四)..此种格式在宋末和元代用例开始增加,根据李思明(1983)的统计,在宋末和元代的《话本》、《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元人杂剧选》中“VP不曾”用例总共为20次。根据李炎(2003)对《清平山堂话本》、《老乞大》、《朴通事》、《水浒传》、《三遂平妖传》、《西游记》以及《三言二拍》11部文献的统计,‛VP不曾”用例总共13次。此种格式到明代中期开始广泛运用,根据傅惠钧(2004)统计,在《金瓶梅》中用例为80例,占反复问句总数的26%,在《醒世姻缘传》中用例为69例,占反复问句总数的41%。例如:(3)那伴当,如今赶上来那不曾?(《老乞大谚解》)(4)又问燕青道:‚你曾吃饭也不曾?‛(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5)行者听了一会言谈,却就学语学话,问道:‚驸马爷爷拿来的那长嘴和尚,这会死了不曾?‛(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圣除邪获宝贝)..(6)又道:‚二娘怎的冷清清坐?用了些酒儿不曾?‛(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花..子虚着气丧身李瓶儿送奸赴会)(7)梁尚宾回来,问道:‚方才表弟到此,说曾到顾家去不曾?‛(喻世明言/第二..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8)将军道:‚班犬,你听得说也不曾?‛(警世通言/第十九卷崔衙内白鹞招妖)..(9)四妈道:‚你的主儿到了不曾?那话儿在那里?‛(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10)刘振白道:‚害的是甚么病?医人是谁?曾有人调治他不曾?‛(醒世姻缘/..第八十回)30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11)这里柳家的见人散了,忙出来和芳官说:‚前儿那话儿说了不曾?‛(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12)安老爷送那风水走后,便手里拏道:‚姑娘,听明白不曾?偏又有许多讲究。这怎么样呢?‛(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返故乡宛转依慈母圆好事娇嗔试玉郎)到清代后,“VP不曾”式,为“VP没/没有”所代替。第四节“未”类反复问句在《朱子语类》中“VP未”式用例极少,总共只有4例,而且都是反复问句。(1)问:‚看论语了未?‛广云:‚已看一遍了。‛(卷第十九论语一/语孟纲领).(2)问:‚曾子未闻一贯之前,已知得忠恕未?‛曰:‚他只是见得圣人千头万.绪都好,不知都是这一心做来。及圣人告之,方知得都是从这一个大本中流出。如木千枝万叶都好,都是这根上生气流注去贯也。‛(卷第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子曰参乎章)(3)先生问木之:‚前日所说气质之性,理会得未?‛对曰:‚虽知其说,终是.胸中未见得通透。兼集注‘上智下愚’章,先生与程子说,未理会得合处。‛(卷第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性相近章)(4)尝见陆子静说:‚……若不恁地,只是且就晓得处依傍看。如公读论语,还当文义晓得了未?……‛.“VP未”式用于反复问句始于西汉,魏晋唐宋直到元明时,一直都在使用,但向来处于弱势地位,魏晋时期用例尚不多见,在敦煌变文里只有1个用例,且无“也未”的用法。在《祖堂集》中有用例11个,其中10例为“VP也未”,只有1例“VP未”。《五灯会元》中“也未”的用例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有70例“VP也未”,只出现了1例“VP未”。在问话者的心理预期方面,这类正反问句与其他正反问句不同。从上述的用例可知,问话者在问话时心中预期肯定式回答。在例句中“看了《论语》”、“知得忠恕”、“理会”、“晓得”等,只是说话时暂不知道是否实现,问话者没有否定式回答的预期,而其他正反问都允许有否定式回答预期的存在。31 第二章《朱子语类》“VPNeg”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从南宋时期开始,“VP未”式从口语中逐渐式微,到元代后就比较少见了。表2-2句末否定词否无未不曾小计数量640442170百分比94.12%2.35%2.35%1.18%100%32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第一节“VP不VP”式反复问句的来源目前,学术界在“VP不VP”式反复问句的来源问题上有几种看法:梅祖麟(1978)认为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是关系十分接近的两种句式,例如:你去不去?差别只在前者是在甲和乙中作出选择,后者是在甲和非甲中作出选择。在六朝汉译佛经中常见的“为VP不VP”句式,如“今我欲问,身中之事,我为常不常?”处于两者的中间状态,在“为”字脱落的情况下就转变成“VP不VP”,如果进一步省略后面的那个动词,就变成“N为VP不”句式了。俞理明(2001)认为正反问句、并列问句或者选择问句,只需省略其中前一个分句句末的语气停顿,就成为反复问句。如:子宁解耶,不耶?(《太平经》卷,191页)今见凡人死,当大冤之,叩而告地邪?不当耶;(《太平经》,卷90,340页)梅祖麟的看法基本一致是朱德熙,朱德熙(1985)同意梅祖麟认为的反复问句是从选择问句演变出来。“为VP不VP”的“为”字脱落后变成了“VP不VP”,在唐诗、敦煌变文和禅宗语录中常见到这种形式。由此推测,现代多数方言中的“VP不VP”式反复问亦可能来源于此。但是,朱先生后来却否定了之前的看法(1991),认为之前种观点还要修正。因为在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里早已出现过这种“VP不VP”句式,但此种格式却鲜见于尔后一年多年的文献中,他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云梦秦简是用当时的西北方言写成。而传世文献是用通语写成,所以这种形式鲜有复现的机会。一直到了唐代,”VP不VP”句式才在唐诗、敦煌变文和禅宗语录里再次出现。段业辉(1998)认为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是有差别的。“„„不”格式中句末的“不”是否定限制词,这是中古,特别是六朝时期的才有的新兴语法现象。从深层的语义结构上观察,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正反问格式“X不X”,但从表层的语法结构上观察,所有这类句子均为:前项“X”加上副词“不”,却没有后项“X”,但这并不能断定这类句子不属于正反问。中古这种“„„不”新生的正反问句式的特征是:一个语法空位存在于否定副词“不”后面,而这个空位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得以填补,遂成为“X33 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不X”的格式。遇笑容、曹广顺(2002)认为因为“不”己经严重虚化,因此中古时期的“VP不”句式中,许多句子己经不是反复疑问句而是是非疑问句了。在中古晚期为避免由于虚化的“不”导致的是非疑问句与反复疑问句在表达上界限模糊情况,“VP不VP”式句型开始出现。而正反两项的选择问句可能与此类新出现的“VP不VP”有关,是在旧句型磨损之后,而渐变出的一种新的发展变化,由此适应表达的需要。例如:世尊告曰:此五盛阴是有常无常也?尼健子报曰:无常也。(三十)修摩提女为满富城中满财长者索求,为可与不可与?(二十二)复次当作是去,不应作是去?作是来,不应作是来?(增壹〃十五)世尊告曰:云何尼健子,色者是常,为是无常?(三十)前两个例句是反复问,后两个例句是选择问,遇笑容、曹广顺(2002)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两个分句之间表示选择的连词“为”在前者中被删除了。而例一和例四显示了两组例句之间的紧密关系,因为这刚好就是是同一句子删除“为”前和删除“为”后的两种格式。学术界对“VP不VP”来源问题看法不同,尽管各家观点不同,甚至相互对立,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VP不VP”反复问与选择问关系密切。通过对《朱子语类》文献的分析,我们同意遇笑容(2002)先生的观点,“VP不VP”有产生的必要,在相当程度上“VP否”中“否”己经虚化,成了语气词,这样“VP否”既可能是反复问,又可能是是非问,为避免这种歧义现象,于是产生新的反复问形式来替代它。至于“VP不VP”的产生过程,我们认为是出现了一个类化简化的发展阶段。在中古时,是通过选择问的形式表示正反两种情况。如:如来身死那;如来不死那?为有死那,为无死?(四十三)饮食为妙为不妙?(增壹阿含经四十五)在《朱子语类》中也有存在证据:(1)只管在尘俗里面滚,还曾见四端头面,还不曾见四端头面?(卷第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2)如《论语》说‚学而时习之‛,公且自看,是曾去学,不曾去学?(卷第十四大学一/纲领)34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3)是有这四端,是无这四端?(卷第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4)曾有说意思,无说意思?(卷第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5)今有人自怎已意说将去,不看人之意是信受它?还不信受它?(卷第四十二论语二十四/颜渊篇下/子张问士章)(6)设使汤武居之,还是怎地做?不怎地做?(卷第九十礼七/祭)由于是在“VP”和“不VP”之间作出选择,很多共同的东西便会存在其中,从语言经济性需要出发,在句法上将“VP”加“不VP”合并为“VP不VP”,使其在结构上更为简明,在意思表达上更为精炼。在合并过程中,还存在过一种过渡句式,即“V也不V”。例如:(7)不知人物消靡时,天地坏也不坏?(卷第四十五论语二十七/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章)(8)先生问及二友:‚俱尝试看《易传》,看得如何是好?何处是紧要?看得爱也不爱?‛(卷第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但是这种“V也不V”的形式并不是最精炼和紧凑的,中间语气词可以说是冗词,并不是必需,完全可以可以省略,只是起了舒缓语气的作用。由此,“V不V”格式更进一步固化和形式化成为正反问的典型句式。第二节“V不V”、“VO不VO”和“VO不V”式反复问句刘子瑜(2005)认为,在宋明清时期,“VP不VP”式是占处于优势地位的反复问句句式。事实上,在《朱子语类》中这“VP不VP”式总共只有19例子,在《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也只存在11例,情况和唐五代时期差不多。“V”主要指句中谓词性成分,包括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根据“VP”是否带宾语以及宾语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为“V不V”、“VO不VO”,“VO不V”三种形式,共有19例。1.“V不V”式,共15例。①“V”为助动词,共3例。(1)今有人自道心正了,外面任其箕踞无礼,是得不得?(论语二十八/季氏篇/..君子有九思章)(2)事亲有事亲之礼,事兄有事兄之礼。如今若见父不揖后,谓之孝弟,可不.35 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可?(卷第一百一十九朱子十六/训门人七).(3)自家不弟,也教天下人不消事其兄;自家不信,也教天下人不消信其友,恁地得不得?还有道理否?(卷第五十六孟子六/离娄上/爱人不亲章)..②“V”为动词,共6例。(4)因问所托之人:‚公且与撰几句可荐之句将来,是说得说不得?(卷第一百....七朱子四/内任/杂记言行)‛(5)又教授之职,只教人做科举时文。若科举时文,他心心念念要争功名,若不教他,你道他自做不做?(卷第一百九朱子六/论取士)..(6)纵使你做得了将上去,知得人君是看不看?(卷第九十五程子之书一)..(7)且如今告谕民间一二事,做得几句如此,他晓得晓不得?(卷第七十九尚....书二/金縢)(8)或问:‚祖宗非士人,而子孙欲变其家风以礼祭之,祖宗不晓,却如何?‛曰:‚如何议论得您地差异?公晓得不晓得?‛(卷第九十礼七/祭)....(9)只是当时六国如此强盛盛,各自抬举得个身已如此大了,势均力敌,如何地做,不知孟子,奈何得下奈何不下?(卷第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公山....弗扰章)其中,例(5)和例(6)是光杆动词,例(7)和(8),是相同的一个词“晓得”在反复问中的不同形式,说明“晓得”在当时还未固化成为一个稳定的动词,“得”可以看成是晓的补语。③“V”为形容词,共2例。(10)‚有朋自远方来‛,果能乐不乐?(卷第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学而时习之章)..(11)问:‚万物灿然,还同不同?‛曰:‚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卷..第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④“V”为谓词性代词,共1例。(12)人既自有这良能、良知了,圣贤又您地说,直要人寻教亲切。‚父慈而教,子孝而茂‛,看我是能恁地不恁地?《小学》所说,教人逐一去上面寻许多道理。....(卷第一百五朱子二/论自注书/小学之书)⑤“V”为助动词和动词的组合,共3例。36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13)此等处,要紧在‚性‛字上,今且合思量如何是性?在我为何物?反求吾心,有蔽无蔽,能充不能充?不必论尧如何,舜又如何,如此方是读书。(卷第五十五孟....子五/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章)(14)又问:‚事亲岂非事之当为,而不归之义,何也?‛曰:‚已与亲乃是一体,岂可论当为不当为?‛(卷第五十六孟子六/离娄上/仁之实章)....(15)义却是当爱不当爱?(卷第五十六孟子六/离娄上/仁之实章)....在《朱子语类》中,“VP不VP”式的反复问句中动词性的“V”可由多种词类充当,包括(1)动词,如“做、看”等表示动作和感官的动词。(2)助动词,如“得”、“可”等。(3)形容词,如“乐、同”等。(4)代词,如“恁地”。(5)助动词和动词的组合,如“能充”、“当为”等。“V”既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双音节词,如“惩地”、“晓得”、“奈何”等。根据吴福祥(1996)对《敦煌变文集》中的“VP不VP”式的反复问句的统计,在30个用例中动词“V”只有“愿、听、能、闻”等少数几个。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在“VP不VP”结构中,动词类的“V”的选择幅度越来越宽,该句式在当时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朱子语类》所处的时代,它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句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Ⅰ“VP不VP”结构使用频率很低,共计只有19例,与“VP否”式反问句的用例数相比要少很多。Ⅱ从“VP不VP”的语法功能以及语法地位来看,“VP不VP”主要是作句子的谓语。虽然例(13)(14)(15)句中,“VP不VP”是作句子状语,但结构上仍然重复谓语中的动词。在例句中,“能充不能充”、“当为不当为”、“当爱不当爱”,其有疑之处均在动词前的状语之上。徐正考(1996)指出:现代汉语里,在“V不V”式反复问句的疑问点处在状语上的用法是很晚起的。直到清代还只存在“能开不能开”这样的结构,却不存在“能不能开”的结构。这说明“V不V”充当状语的形式在当时尚待进一步发展。Ⅲ“VP不VP”结构简单。通过统计我们得出结论,最先进入“V不V”格式的V多为心理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助动词。如果V是及物动词,那么在大部分情况下也不带宾语。其中的隐性宾语有的已经在上文提及,有的因为是泛指而不一定要出现。通过吴福祥(1996)对《敦煌变文》调查,“VP不VP”共有用例34个,其中带37 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宾语的只有2例子,且均为“VO不V”格式,吴福祥(2004)指出,在《敦煌变文12种》中“V不V”反复问句总共只有4例,而且全部都是不带宾语的。例如:暂舍火宅,莫暄(喧)莫闹,闻时应福。能不能,愿意不愿意?其诸室女,尽皆分散还家。只有那输陀罗一身,太子相伴:‚且问夫人三从之事。有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及至夫亡,即须任从长子。但某乙有一交言语,今说与夫人,你从与不从?‛那输答曰:‚争敢不从!‛不似听经求解脱,学佛修行能不能?能者合掌虚恭着,经题目名字唱将来。根据张美兰(2003)对《祖堂集》统计情况可知,在《祖堂集》中不带宾语“V不V”的用例一共有9处,情形与前文所述大致相同。所用词语有“当不当”、两处“与摩不与摩”)和“扶提不扶提”。还有宾语在前文出现的情况3句,现转引如下:竖起物道:‚你道这个与那个别不别?‛僧无对。僧曰:‚未审此三般分不分?‛敬云:‚明君有诏,臣无不现。‛师云:‚适来招不招?‛对云:‚诏。‛师便喝出。除此以外,我们还查阅了《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同样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例如:张太慰道:‚姚观察,北鬼王刚、张应、李璋伏不伏?‛孩儿要出路,又是我苦,你道焦燥不焦燥?因为疑问焦点处于动词“V”上,即使及物动词一定要带上宾语,那么也只要在第一个动词后加上宾语便可,即采用“VO不V”式。从下文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知道:“V不VO”式反复问实属罕见,由于目前可见材料有限,为什么用例极少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实“VO不VO”格式一样罕见,因为这种格式不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所以只有在当动词和宾语结合得相当紧密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种形式。例如:只道这是胸中流出,不知气有不好底夹杂在里,一齐衮将去,道害事不害事?公孙丑初间谓任此重事,还动心不动心?《祖堂集》一反常态,其中有10例“VO不VO”句式,却没有“VO不V”句式,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该书本身的佛教内容有关。在禅宗语录中正反对举是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38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朱德熙先生(1991)曾经明确指出“VO-Neg-V”和“V-Neg-VO”两种句型在方言里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在北方方言里前者常见,在南方方言里后者常见。在《朱子语类》中只有“VO不VO”2例和“VO不V”2例两种,却没有发现存在“V不VO”的形式。考查“V-Neg-V”式反复问句的使用历史,我们发现在各类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V-Neg-V”式和“VO-Neg-V”式,“VO-Neg-VO”式相当少见。在张美兰(2003)对《祖堂集》的统计中,只有“V-Neg-V”式和“VO-Neg-V”式,并不存在“V-Neg-VO”式和“VO-Neg-V”式。在张美兰(2001)对《元曲选》的统计中,只有“VO-Neg-VO”式的14个用例,没有发现“V-Neg-VO”式;在章一鸣(1997)对《金瓶梅词话》以及《醒世姻缘传》两书的调查统计中,得出这种“VO-Neg-VO”问句极少的结论。《金瓶梅词话》中没有发现“V-Neg-VO”的用例;《醒世姻缘传》中确实存在“V-Neg-VO”式,但结构中动词能且只能为“是”,用例并不是很多。根据余霭芹(1997)的研究,“V-Neg-VO”式反复问句是很晚才出现在闽南地方戏文以及由在广东传教的外国传教士的编写汉语课本中,并且使用范围仅仅包含少数几个词。由此我们推知“VO-Neg-V”式和“V-Neg-VO”式这两种反复问句型分布在各地方言里的现象是较晚起的事。另外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汉语里的“V-Neg-V”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反复问句的各种变体,并不是由“V-Neg-VO”依据上文承前省或依据下文蒙后省而产生的各种简略形式。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认为,这是由于语言特别是口语的经济原则起作用的结果,相同的字词往往可以省略。由此应该将“VO-Neg-VO”看作一个完整经常形式,而将“V-Neg-VO”看作删除前项后的删略式;“VO-Neg-V“式当作删除后项后18的删略式;“VO-Neg”当作删除后项后保留前一部分的动宾式。若是从语言发展的历时平面来看,在近代汉语中,“V不V”反复问句并非是由删略而来,而且“V不V”反复问在不同的方言中表现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朱德熙先生的论述己经很详细了,而且邵敬敏先生(1996)文中也认为一部分“VO不”是难以用单纯省略来解释的。所以在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的时候,除了共时平面分析外,还应当从语言的历时平面出发,并且研究这种历史证据在方言中的残留。2.“VO不VO”式,共2例。(13)若是个贼来尊敬自家,自家还从他不从他?(卷第四十论语二十二/先进....18见邵敬敏“现代汉语正反问研究”,收入《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8页。39 第三章《朱子语类》“VP-Neg-VP”式反复问句《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篇下/季子然问仲由冉求章)(14)先生曰:‚公孙丑初间谓任此重事,还动心不动心?孟子答以不动心极容易....底事,我从四十已不动了。‛(第五十二孟子二/公孙丑上之上/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从“VO不VO”本身的结构分析,动词V后所跟的宾语都是名词;从疑问点所处的位置分析,两个用例的疑问点都处在谓语上。3.“VO不V”式,共2例。(15)且说而今暗昧底人,解与人健讼不解?(先生语)惟其启明后,方解器讼。......(卷第七十八尚书一/尧典)(16)五峰曰‚人有不仁,心无不仁,‛既无心不仁,则‚巧言令色‛者是心不..是?(卷第一百一程子门人/胡康侯).在唐五代时期,“VO不V”式极其少见,宋代用例逐渐增多。但《朱子语类》中不多见,只有2例。这2例都不能够独立表意,例(16)与上文所提及的14例“(S)V不V”一样,句中“VO不V”充当主谓短语的谓语,而这个主谓短语充当整个单句的宾语。例(15)中“VO不V”充当整个单句的谓语。40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结语结语本文梳理了反复问句的历时发展过程,对《朱子语类》中的各种反复问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朱子语类》中,“VP否”是反复问句中最主要的使用形式,《朱子语类》中不存在“VP不”式,“VP未”和“VP无”结构也非常少见。在《朱子语类》中,“VP不VP”结构用例总共不到20例,在《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用例也只有11例,情况与之前唐五代时期的差不多。“VP不VP”式在宋明清时期并不占优势。对于“VP不VP”来源问题,我们认为“VP不VP"反复问与选择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反复问句“VP否”中的“否”不但可以用来表达反复问,又可以用来表达是非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虚化成为语气词。这样,为了避免这种模糊歧义状况,新的反复问形式有必要被产生出来去替代“VP否”式反复问。至于“VP不VP”的产生问题,我们认为它是有一个类化简化的发展过程而产生出来的。而在中古时,表示正反两种情况是通过选择问的形式出现的。具体特点如下:1.在《朱子语类》中,反复疑问句这要可以分成两大类:“VP-Neg”结构和“VP-Neg-VP”结构,并没有出现“可VP”结构。能够进入“VPNeg”结构中中的否定词包括“否”、“未”、“无”和不曾”。其中,结构末尾为“否”的占绝对多数地位,在结构末尾“Neg”中占少数的是“未”、“无”、和“不曾”,没有见到“不”字句;在“VP-Neg-VP”结构中,否定词“Neg”均为“不”。2.从结构形式上看,在《朱子语类》中反复问句基本上继承了上古到唐五代时期的特点,没有多大创新之处。反复疑问句的“VP”的形式都不怎么丰富。3.就“VP-Neg”结构和“VP-Neg-VP”结构分布状态看,《朱子语类》中反复问句基本继承唐五代时期的特点,“VP-Neg”结构在数量上占优势地位,而“VP-Neg-VP”结构处于少数的弱势地位。“VP-Neg-VP”结构比较少见,而句末否定词为“否”的疑问句最多,主要与文人记录语言的习惯有关,文人记录书面性较强。4.如果在历时平面下对“VP-Neg”结构反复问句反复疑问句进行考察,完成了向是非问句、反复问发展转化的,只有末尾是“否”字的反复问句,句末否定词“否”语法化为真正的语气词。41 参考文献《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参考文献1.曹炜.《金瓶梅词话》虚词计量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2.曹炜.《水浒传》虚词计量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3.阐绪良.《五灯会元》里的‚是‛字选择问句[J].语言研究,1995,(2).4.陈妹金.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1992,(4).5.刁晏斌.《朱子语类》中几种特殊的‚被‛字句[J].古汉语研究,1995(3).6.丁力.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J].中国语文,1999,(6).7.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J].中国语文,1982(2).8.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傅惠均.真性问与假性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10.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商务印书馆,1986.1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2.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何瑛.宋代选择问句句式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2003,(6).14.江蓝生.一九九一年近代汉语研究回顾[J].语文建设,1992,(5).1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2).17.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4).1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19.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李崇兴.选择问记号‚还是‛的来历[J].语言研究,1990,(2).21.李思明.《水浒全传》中的选择问句[J].中国语文通讯,1982,(5).22.李思明.《朱子语类》的让步复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23.李思明.《朱子语类》中单独作谓语的可能性‚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1).24.李思明.从变文、元杂剧、《水浒》、《红楼梦》看选择问句的发展[J].语言研究,1983(2).42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后记25.李宇明.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中国语文,1997,(2).26.林裕文.谈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5(2).27.刘坚,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2.28.刘坚,蒋绍虞.《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M].商务印书馆,1992.29.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30.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J].古汉语研究,1994(4).31.刘子瑜.汉语反复问句的历史发展[J].古汉语语法论文集,1998.32.刘子瑜.汉语选择问句历史发展研究述评[C].//《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34.陆俭明.由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J].中国语文,1982(6).35.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4).3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2.38.吕叔湘等.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39.马建忠.马氏文通[M].1.商务印书馆,2010.40.梅祖麟.现代汉语选择问句法[C].//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41.梅祖麟.现代汉语选择问句法的来源[C].//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78.42.闵祥顺.《朱子语类辑略》中复音词的构词法[J].兰州大学学报,1987(4).43.木霏弘.《朱子语类》中的时体助词‚了‛[J].中国语文,1986(4).44.邵敬敏,朱彦.‚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02,(3).45.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6.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7.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8.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从稿[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49.太田辰夫.中古(魏晋南北朝)汉语的特殊疑问形式[J].中国语文,1987,(6).43 参考文献《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50.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1.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52.陶炼.‚是不是‛问句说略[J].中国语文,1998,(2).53.王海粟.古代抉择询问句式综述[J].纪念马汉麟先生论文集,1998.54.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4.55.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6.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7.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58.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磨‛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1).59.伍华.论《祖堂集》以‚不、否、无、摩‛收尾的问句[J].中山大学学报,1987(4).60.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1.徐盛桓.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中国语文,1999,(1).62.徐时仪.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3.徐正考.近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J].吉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刊,1986,(2).64.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1996,(5).65.徐正考.唐五代选择问句系统初探[J].吉林大学学报,1988,(2).66.杨永龙.《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67.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M].中华书局,2010.68.俞理明.《太平经》中非状语地位的否定词‚不‛和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2001(5).69.遇笑容,曹广顺.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J].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2002.70.袁宾.敦煌变文语法札记[J].天津师大学报,1989,(5).71.袁宾.敦煌变文中的疑问副词‚还‛[J].语文月刊,1988,(4).72.袁宾.说疑问副词‚还‛[J].语文研究,1988,(2).73.袁宾.疑问副词‚可‛字探源[J].语文月刊,1988,(3).44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后记74.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J].中国语文,1993,(2).75.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J].中国语文,1993,2.76.张伯江,张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7.张伯江.汉语疑问句的功能解释[C].//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邢福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78.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J].中国语文,1997,(2).79.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0.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81.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82.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8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5.章一鸣.《金瓶梅词话》中的反复问句[C].//《金瓶梅词话》和明代口语词汇语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6.祝敏彻.《朱子语类》中‚地‛、‚底‛的语法作用[J].中国语文,1982(3).87.祝敏彻.《朱子语类》中成语与结构的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88.祝敏彻.《朱子语类》中的偏正复句[J].湖北大学学报,1991(1).89.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J].语言研究,1995,(2).90.祝敏彻.朱子语类句法研究[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45 攻读学位时期公开发表的论文《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百年来的近代汉语词缀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46 《朱子语类》反复问句研究后记后记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这三年的求学生活对于我的记忆,在于导师曹炜教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也在于不能很好完成导师交待任务的焦虑,在于和同门认真工作的场景,也在于生活里大家把酒言欢,在于失败时的沮丧,也在于成功时的欣喜„„这三年是一种积累,它给我带来太多的感动、感悟乃至成长。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师长,亲友呈上我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衷心感谢我的恩师曹炜教授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上给我的孜孜教诲、精心培养和悉心关怀。您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广博的学术造诣,孜孜不倦的开拓进取精神,宽广的胸怀和坦荡的人格都深深感染着我,您的言传身教、谆谆教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像父亲般包容我所有的肤浅和无知,让我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上都满载而归。在曹炜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的硕士学习和科研课题才得以顺利完成。您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给学生树立了一生学习的榜样!衷心感谢同门师兄妹三年来给我的指导、关怀和帮助,各位同门的功底和开朗的性格都深深感染着后学。罗惜2013.34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