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导学案制作人:河北省宁晋县第二中学降军光班级姓名学号时间:________第二课时第一阶段——课前热身(激发学习兴趣)阅读下面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回答后面问题: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其二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朱熹被称为“理”家宗师,这两首小诗看似写景,实际上都含有言外之意,富含理趣。那么你能从两首诗中分别读出什么景象?又分别能悟到什么道理呢?其一:其二:2、这两首小诗在表现手法的使用和风格特征上有什么样的共同之处?请简要回答。参考答案:1、其一,景象:一块半亩见方型的小水塘,像是一面展开的镜子,平静清澈,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哲理:半亩水塘因有了活水的不断补给,才显得清澈明亮,人的智慧、知识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远地增长。人要心灵澄明,就得活读书、读活书,时时补充新知。也可以理解为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才能达到新的境界。其二,景象:一夜的时间里,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5
哲理: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因为积累多了,人会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读书积累是以贯通为归宿,而贯通则以积累为基础,这是人们在读书中需要把握的。人的修养也是一样,往往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在。(言之成理即可)2、这两首诗都是借景喻理诗,都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其所包含的思辨性,非常引人入胜,正是所谓的“寓物说理而不腐”。第二阶段——课前独学(温故而知新)请认真阅读下列常识,提取关于朱熹及其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被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儒家代表人物。儒家经典《易》《诗》《书》《礼》《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和《孟子》并称四书,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十八岁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二、关于理学的常识1、理学的产生——典故——鹅湖盛会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九渊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心学”与“理学”两大派别。5
2、理学发展概况。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奠基人,理学体系形成于程颢、程颐两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王守仁心学崛起并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3、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三、《朱子语类》及其特点朱子语类》140卷,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四书”占51卷,“五经”占29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治学方法等,约占40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20卷,较详尽地保存了朱熹晚年的许多议论,内容生动,极具魅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朱子语类》的主要特点:一是朱熹晚年精要语多,可纠正其早期著作中的某些不成熟意见;二是《朱子语类》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在其文集中有言之甚简或完全阙如的,可以弥补其文集之不足;三是《朱子语类》与其他理学家语录多谈性理者不同,上自天地之所以高厚,下至一物之微,无所不谈,范围广泛。从这三个特点可知其价值之高,“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想要深入了解朱子学派的思想,探寻其问题的本意,《朱子语类》乃是最宝贵的资料。第三阶段——课上对学(增强互助意识)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文言词语是关键词语,找出来。2、从段落层次看,这一则可以划分为几层?各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第四阶段——课上互学(培养团队精神)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1、文中“大路、小路”5
各喻代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用原文回答)2、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间各是怎样选择的?3、这一则引用曾子的话,有何目的?4、这一则的核心主旨是什么?第五阶段——群学(凝聚集体智慧)焦点问题大探讨(师生自由发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许霆先后取款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2007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广州市中院审理后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第六阶段——课堂检测(展示学习成果)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实词和虚词的一词多义释义:(1)、穷①穷得多少义理(《三则》)②穷则独善其身③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④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⑥穷乡僻壤(2)、处①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朱子语类》)②愚臣处不讳之朝(《求谏》)③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④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⑤处江湖之远(《岳阳楼记》)⑥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5
(3)、机①此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朱子语类》)②一日万机(《求谏》)③机发吐丸(《张衡传》)④不闻机杼声(《木兰辞》)⑤睹其机兆(《先主传》)⑥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诸葛亮传》)(4)、即①略晓其义即厌之(《朱子语类》)②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求谏》)③即从巴峡穿巫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④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⑤来即我谋(《氓》)⑥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5)、乃①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朱子语类》)②则是不乃窃齐国……乎?(《胠篋》)③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蔺列传》)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6)、以①必须明理以先之(《朱子语类》)②勇猛以行之(《朱子语类》)③何以利吾身(《孟子见梁惠王》)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胠篋》)⑤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向脊轩志》)第七阶段—课堂小结(达成学习共识)第八阶段—布置作业(知识运用延伸)(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