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学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略晓其义即厌之夫秦何厌之有哉B.明知合行大路文章合为时而著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文章须自出机杼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B.吾知免夫,小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D.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极要与他埽除打叠B.事已却悔,如何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在学者亦是切身事D.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4.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B.极要与他埽除打叠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C.龙洞山农叙《西厢》满场是假,矮人何辩D.则精神自是愦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则选文作者认为读书须读到爱不释手,才能见真味。略知其义,不能得真味。只要提神醒志,天天用心,就能够穷得义理。B.第二则选文作者认为平常遇事时,人们也知道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但到做事时却不知“克己”。因为天理如大路,人欲如小路。C.第二则选文作者认为要存天理,平常遇事,一定不能轻易放过,必须先明理。D.第三则选文作者认为读书有“为义”而读和“为利”而读之分。为义而读书便是入圣贤之域,存天理;为利而读书,便是趋向愚、不肖之途,流于人欲。6.下列对宋明学术思想及代表人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元晦是封建社会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儒学的集大成者。北宋徽州人。B.理学最初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有积极的一面。后来成为“钦定”思想才变味。C.李卓吾是明代杰出思想家,强烈反对偶像崇拜,其思想源出王守仁“心学”。D.理学虽然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也融合吸收了不少释、道的思想。7.根据前后文,翻译下列文言句子:⑴.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⑵.自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第七单元《朱子语类》三则答案:1C(满足;应该;关键/转轴、织布机;明白、知道。)2B(动词,助词;语气词;介词、被,介词、给;助词、无义,介词、拿。)3A(马虎、随便,收拾、安排;怎么样/为什么,一个词/两个词;认为/以之为,有学问者/求学者;大的片断/仔细,品行不好/不成材、不成器。)4D(工夫-功夫,克治-克制;埽除-扫除,引著-引着;叙-序,辩-辨。)5B(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6A(儒学-理学,北宋-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