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数加减法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个情境呈现:在“折纸”的操作活动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探索并掌握分数与有限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折纸2星期日的安排1“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1练习一1
折纸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内容及“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并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引导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片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折纸”中的教学情境图,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如: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列式:-2、提问: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探究+(1)师:这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能直接相加吗?谁先估计一下他们的和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2)小组内讨论并动手操作:该如何计算+的结果(3)全班交流,组织汇报。可能会出现一下结果:我们是用折纸的方法研究的,+=,指名上台展示研究的过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我们的方法是先通分。指名上台讲解解题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因为以前学过通分,也学过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所以就想可不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计算)我们是先把他们化成小数然后再相加,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先肯定这些方法都很好,再找同学说说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通分是一种最简单、最通用的方法。如:计算+,用折纸或化成小数都不太方便。2、计算-(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师巡视怎么计算,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3、总结算法师:谁来说一说,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指名回答后,师作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4、尝试练习+-指名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三、巩固提高,拓展练习1、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共同订正。2、第3页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自己读题,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五、布置作业第3页练一练第3题六、板书设计: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约分的要约分最简分数教学反思:
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试一试及第4页练一练第4~8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理解。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引导探究课型:练习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尝试解决课件出示:—1、先于同伴交1流自己的想法,再独立计算。
2、展示自己的做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1)—=-==(2)—=-==3、师: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两种方法都可以,但用用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计算起来更简便。最终结果一定要用最简分数来表示。4、同步练习+-(1)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第4页练一练第4题(1)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2)全班学生共同订正。2、第4页练一练第5题(1)独立观察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是如何判断的。(2)全班共同交流订正。3、第4页练一练第6题(1)指名上台板演。(2)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第4页练一练第7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2)同桌相互说说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3)指名说说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四、知识延伸1、让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的内容2、独立尝试如何表示。3、组织进行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六、布置作业第4页练一练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