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册数学《星期日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能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事情呢?生:有的去书城看书、有的看电视、有的去公园玩……师:大家的答案有很多,老师调查了同学们星期日的活动,你们想知道大家主要都在干什么事情吗?生:非常想知道。二、创设探索环境,探究学习过程1、读题审题,感知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出示题目(星期日的安排的情景图)师:请大家观察图片,找一找条件问题。
生:3/8的同学外出游玩,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2、 引导思考,探究怎么样列出计算算式。师:同学们,我们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怎么列出算式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探索结果呢?生:1-3/8-1/61-(3/8+1/6)1-1/6-3/81-(1/6+3/8)等。全班探讨,围绕着总数 1 的问题老师归纳,明确算式的算理。师:我们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整体1, 减去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能求出剩下几分之几。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3、 自主探究运算的过程师:我们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大家看看这些题目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是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生:算式一样,有加法也有减法,里面的数不一样,以前是整数或者小数,现在是分数。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以前学习的计算方法,自己选择一道算一算怎么样?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自我探索。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师:请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自己的计算过程?生:1-3/8-1/6=5/8-1/6=11/241-3/8-1/6=24/24-9/24-4/24=15/24-4/24=11/241-3/8-1/6=1-(9/24+4/24)=24/24–13/24=11/241-(3/8+1/6)=1-13/24=11/24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计算过程,我们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必须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没有小括号的必须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学生小组进一步探讨,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算理。 三、实践运用,练习巩固。 1、计算。请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4道算式,全班交流,在计算过程中要强调运算顺序。提高探索:本练习的4道计算题,我们可不可以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来正确地计算呢?(此内容授课老师可灵活应用,个人认为应该强化算式以及计算过程的比较,牢牢地巩固混合运算的这个知识点)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独立完成69页第2题,可引导学生画图分析解答,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69页第3题,完成填表后组织讨论,使学生明白客观条件的变化,所花费的时间也将改变。比较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和时间占所用时间的几分之几的不同。3、灵活解决其他的题目。(具体看自己学生状态而定)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通过学习掌握了那些知识呢?学生:我学会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我学会了用各种方法计算;学生:我知道了在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没有小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教学反思:1、通过探讨,从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星期日的多种形式的安排,列出多种计算算式,引出了本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围绕“怎么样运算?”展开了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切实转变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思考、比较、讨论,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刻地认识到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