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学情分析:长方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所以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亲自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等知识做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达到发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2、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教师概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我们认识了,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二、探究新知: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小结: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分成几组?(3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三、巩固发展: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2、填表面棱顶点长方体有()面都是()形相对的面()由()棱相对的棱()有()个顶点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刑·的棱长度都不相等……………()(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4.做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贴上课本145页的展开图,沿线剪下,试着将它折成一个长方体,然后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2)学生汇报度量结果,并演示说明自己的长、宽、高在哪里?四、布置作业:1、练习五第2题:让学生先小声说一说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指名说,集体订正.让学生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2、练习五第3题:先指名让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然后,将正确答案写在书上。当堂质量检测:3、第4题,是一个长方体框架直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相互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