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书目:《人间词话》王国维著校注徐调孚作者简介: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著的《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最负盛名的著作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王国维先生深受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学者的影响,他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相结合,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构成了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古典文学精粹做了重新评论。这样,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作为新旧文学的分水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即是“境界”说。并将其作为《人间词话》的核心内涵,全书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正所谓开宗明义,直入主题,并以之统领其他论点,作为全书的脉络,贯穿全部其他主张。“境界说”不仅是创作原则,也是批评标准,用来论断诗词的发展演变,评价词人的成就得失,作品的好坏,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纵观全书,粗略读之内容看似简略、分散,不成体系,称不上宏篇。细细读来却发现品评得当,恰到好处,有的一笔勾勒点到为止,有的则深入其理,详加分析论证,绝对称的上“评的有理,评的独到”。下面稍列几点,以作分析。壹: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作为全书的开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全书的核心观点“境界”说,认为境界是表现诗词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可以理解为:无境界,不诗词。只有有境界,诗词才能充分完成作者的情感表达,形成诗词本身的意境,使其具备一种意蕴,才能和读者共鸣,有境界格调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具有流芳百世的可能。五代、北宋诗词之所以兴盛,长久的原因,正在于此,对五代、北宋诗词给予了高度评价。4
贰: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王国维先生认为有造境和写境的区别,何为造境,何为写境?造境就是一种作者本人主观的创造活动,属于作者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和表达,它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真实的客观世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但却又不完全相同,在这里,造境既包括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又有作者主观意念的理解,修饰和润色。写境,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然二者颇难分别”,这是由于所造之境来源于客观自然界,又高于真实自然,而所写之境不仅是对外在物质世界完全的客观描述,也要有人内心情致的升华,王国维先生对于词的创作,对造境提出了合乎自然的创作方法,对写境提出了邻于理想的期待。正如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语,俊朗清雅,意蕴丰盈。纯粹的虚构与写实固然重要,究其根本最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娟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树立尔。在这里,又进一步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在这里,是谁的眼泪,是作者的,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存在,其内心情感感同身受,这就是有我。“可堪孤馆闭春寒,杜娟声里斜阳暮”,细细品来,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我们更多地是感到作者的主观情感附加在这意象上的画面,这两句诗都是有我之境,作者带着自己的心情去感受周围的景物,作家参与到情景设置当中,将客观景物主观化,达到一种景与情、人与自然的融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在这里王国维先生认为是无我之境,因为在我们读来,更多的感到的是对天地自然之间风景的描写,读者的感觉来源于对风景的直接感受,在客观景物上,没有作者过多的情感体验附加到上面,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能体会那风景的钟灵毓秀,万般可人。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在这里王国维先生直接阐明了“境界”的存无,在于“写真境物,真感情者”,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达。作者必须先对所描写的对象有鲜明真切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放诸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方才使作品有境界有意境,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不管是外在实物还是内在感情,还是虚构的幻境,作家必须对他们有真真切切的感受,缘情感发。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因袭摹仿,矫情做作,那也只是“无境界”。因而作者要善于表达内心的真感情,融入诗词,融入性情。例如:4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就是对有真感受而苦于辞不达意的作者的指引,是真感情营造出来的真“境界”。贰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既是对于创作也是人生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经典描写,他对于人生境界的诗词概括已经成为经典名言为世人所闻。第一种境界即入门前,在寂寞中摸索的阶段,登上高楼,望尽天涯,既是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也是在讲人生要立志高远。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付出艰辛和血汗的阶段,人生没有血汗的付出就不会有喜悦的收获。第三种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经历人生的迷茫和歇斯底里的努力,最终参透人生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对原有诗词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只是,在我们看来,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蓦然回首间终成正果。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直至蓦然回首呢?肆O: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什么叫做“隔”,什么叫做“不隔”?叶嘉莹先生说:“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如果作者根本没有真切之感受,或者虽有真切之感受但不能予以真切之表达,在创作时感情虚浮矫饰,遣词过于做作,如多用“代字”,乃至一些浮而不实的“游词”,以致或强或弱地破坏了作品的意象的真切性,这就难免使读者欣赏时犹如雾里看花,使读者不能获致真切之感受,产生了“隔”或“稍隔”的感觉”。归根到底,“隔”与“不隔”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切的表达“真感情,真景物”。其实“隔”与“不隔”各有千秋,各有利弊。“隔”一层,朦朦胧胧,花非花,雾非雾,加一点人工雕琢更显意境深远悠长。“不隔”直抒胸臆,情韵在白描间自然浮现,浑然天成。总体来说,《人间词话》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做出了伟大的尝试,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自成体系,形散神不散,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观点新颖,理论精辟,在词话论著中,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在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在古往今来的中国词话,诗话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划时代的作品。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对其崇高地位做了高度评价。4
后记:俗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间词话》作为中国诗词评话的经典,集中国千年思想精粹于一体,是中国文人智慧的结晶,集古典文化于大成。初读之,浅尝辄止,未求甚解,但在恍惚间感受到一种文字的穿透力。再读之,细细品来,果然犹如清茶一盏,历久而弥香,让人心平气静。在文字中,透过薄薄云雾,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体会到了中国文人身上对古典文学的使命和担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