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金村小学崔香莲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能运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把圆柱体切割后,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 1.推导圆柱体体积的圆柱体教具一套,学生学具每人一套。 2.电脑课件。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长方形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1、教师演示: 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圆柱,我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拼一拼,看拼起来是什么形体。 2、学生操作(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 3、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 a.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b.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c.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了16份,切割后再拼起来,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边利用电脑出示图形边提问)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利用电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启发、点拨。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把演示的三个近似的长方体,放在同一画面,让学生观察比较) 6、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要把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①圆柱体与近似的长方体,形状不同,体积相同。 ②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就可以计算了。 7、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 ③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④启发学生回答: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3题。 投影出示题目内容,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说解题思路。 3.一个圆柱形水池,半径是 10米 ,深 1.5米 。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谈: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