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瓦房店市李官镇东阳台小学岳茜一、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正比例》。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征及改变,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能力。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两个相互依赖变化的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能根据两个量的变化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2.过程方法:学生亲历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路程与时间变化的探究过程,发现变化中的“不变”,认识正比例3.情感态度: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五、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变化的量,了解了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2.课件出示图片,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出这两个图片。(水涨船高)(风吹草动)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这两幅图,它们有哪几个量?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加深学生对变化的量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两个变化的量是相关联的量。3.导入:生活中这样相关量的量还有很多,那么数学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相关联的问题呢?今天开始我们的新课学习。(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完成表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出示表格,独立填写表格,并观察。2.观察表格,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学生留有思考时间)3.学生汇报。预设:生1:边长和周长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边长在变化,周长也随着变化。边长越来越长,周长也越来越长。反之边长越来越短,周长也越来越短。生2:边长和面积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边长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边长越来越长,面积就越来越大,反之边长越来短,面积就越来越小。生3: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周长和面积都是随着边长的减少而减少。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发现,我们知道了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活动二:边长和周长、面积和边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那么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1.观察表格说出边长与周长,边长和面积的变化规律。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3.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讨论交流。4.汇报交流。
预设:(1)边长每增加1厘米,周长增加4厘米。而边长每增加1厘米,面积增加1、3、5、7平方厘米。(2)边长扩大2倍,周长扩大2倍,边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3)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4,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1,2,3,4,。教师追问:他们的变化规律相同么?不同在哪?生:不相同,周长和边长的比值相等,而面积和边长的比值不等。小结: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他们的变化方向相同,但他们的变化规律不同。【设计意图】顺着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进入交流讨论,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使学生明白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他们的变化方向相同,但他们的变化规律不同。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量存在这样的变化规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活动三:路程与时间如下,把表格填写完整,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出变化方向和变化规律预设:生1:我发现,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时间在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时间越来越长,路程就越来越远。生2: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路程就增加90千米。生3:我发现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90.比值不变。【设计意图】在学习了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学生在接触时间和路程,很容易发现规律,并为学生理解正比例丰富了实例支撑。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像这样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在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正比例。板书(正比例)6.课件出示正比例定义,学求学生自读几遍。7.想一想什么样情况下两个量成正比例?同桌相互交流。预设:生:要符合两个条件,1、两个量是相关联的,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2、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8.那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学习的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它们是否成正比例呢?为什么?9.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对正比例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们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巩固练习:1.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得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如下表。竹竿的高/m123468竿影的长/m0.40.81.21.62.43.2⑴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⑵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⑶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2、下面是淘气完成计算题和所用时间的统计表。题量/道102040时间/分246(1)把表格补充完整,在回答下面问题。(2)淘气完成计算题的()变化,()也随着变化。(3)题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3、这是某品牌汽车公司生产汽车的辆数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表。汽车数/辆306090120150工作时间/天12345(1)说说汽车数和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2)这个汽车公司生产汽车的辆数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么?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比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检测:1、根据下表中底是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cm²612182430平行四边形的高/cm123452、已知彩带每米售价2元,购买2m、3m……分别需要多少元?长度/m123456……应付金额/元2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判断应付金额与彩带的长度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正比例,并学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那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表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深刻理解知识。并用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板书设计:正比例=4=11、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4=2=4=32、两个量的比值一定=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