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北京东方晨光装饰有限责任公司BeijingDongFangChenGuangDecorationco.,Ltd
印象·老北京用视觉回味老北京的过去寻觅京城已久远去的回忆探访老北京依稀存在的风景唤起对老北京的遐想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四合院和胡同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老北京几百年来的兴衰。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从外面看,他四面都是墙,只有一个院门通向外界,两扇大门平时还关着,一对门钹仿佛告诫人们不可擅自闯入,四合院内一大家人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与世无争地生活。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放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瓦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几十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他形成了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东为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
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而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些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他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的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也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街门比较简单,街门一般建在院子的左边,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四合院是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的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
北京的四合院住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最先是大门,他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的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广亮大门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门楼代表户主身份,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更的家族文化思想的象征,既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社会秩序的一种外露。
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建造,大都在封建社会的晚期,他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数代人居住实践证明,居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老北京人讲究比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担心路过的人说“这儿怎么这么多吊死鬼啊”。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北京人大都爱在院子中种夹竹桃。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四合院一般是一户一住,但也也有多户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况,多为贫困人家,称为“大杂院”。大杂院的温馨是许多老北京居民无法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