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婚礼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婚丧仪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变迁。3、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关注生活。2、通过本章的学习,借鉴过去旧的风俗,在思想上过滤掉旧礼俗中部合理成分。
《故乡的婚礼》作者以简朴、自然的文字,描写了一场故乡的婚礼宴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刻画出新娘母女复杂的心情。最后,作者透过参加“坐筵”表达出对童年生活和母亲的深深的怀念。
课文精讲1、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新娘母女复杂的心情?请举例说明。①“做母亲的为女儿做这道菜,一边抹泪,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说的都是‘早生贵子’、‘五世其昌’等的吉利话……祝福女儿早生贵子。做着做着,一滴滴泪珠儿落在那碟菜里,真是咸咸甜甜。”
②“花轿一出大门,立刻把大门关上,要把风水关住,不要让新娘带走。妈妈再疼女儿,风水门仍旧不能不关。这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2、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的?作者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因为我的妈妈非常节俭,给我穿的是一件不发光的紫红铁机缎旗袍……看去就是一个十足的傻丫头”,后又写到“父亲……给我带回一件白缎绣紫红梅花的长旗袍……但我更怀念母亲用嫁衣改的铁机缎罩袍”。因为”那套行头,正象征我又憨又傻的童年,尤足以纪念节俭简朴的母亲”。以此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中“结婚典礼上,新郎不见了”这个故事情节想要说明什么?这一情节突出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体现。同时也展现出新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新气象。
“死亡摇滚”中共提到几次笑声,具有什么作用?共提到四次笑声作用:烘托气氛,凸显土家人葬礼的与众不同。第一次:“舞者稍有一走神,就会相互碰撞,自然也碰撞出阵阵轰然大笑喝彩……欢笑声淹没了亲人的哀号悲鸣。”
第二次:“大俗中不失机智,荒诞中不无幽默,唱到精彩处,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第三次:“若数字加错了,就要引起听众哄笑。”
第四次:“……插科打诨,有情有色,闹的满堂笑声。”
民俗文化简介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婚丧”习俗趋于简单化,不仅减少了很多趣味而且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然而,依然有很多民族保持并延续着他们的民族传统,妙趣横生……
一、婚礼的起源古时的婚礼是从黄昏开始,那时称婿为昏,妻为姻,后由于古人娶妻是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所以在昏的旁边加了个“女”,这就形成了原始的“婚姻”。我国古代的嫁娶是以“俪皮”为礼,这是婚礼习俗的开端,后又有了“必告父母之礼”,到了夏商,有了“亲迎于堂”等礼节,到了周代,便逐渐形成了“六礼”婚礼得以完善。
二、中国传统婚礼的“六礼”婚姻礼俗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礼俗称为“六礼”。按顺序依次是:“采纳”:男方到女方家提亲。“问名”:女方接纳礼物,表示初步同意结亲。“纳徽”:男方给女方家送聘礼。“请期”:男女双方选定结婚的日子。“亲迎”:也称“迎亲”,是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完成婚礼。“纳吉”:通过占卜等方式看个方面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就要定婚约。
三、各民族的婚俗文化婚礼是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仪式,不同地区和民族在婚礼仪式上有不同的特色,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土家族土家姑娘在新婚前夜通宵“哭嫁”是土家族的婚俗习惯,有时伴娘也陪着哭,表明自己不舍离家的一种感情。
哭嫁歌:也叫出嫁歌,有些民族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娘通宵达旦地跪着唱“哭嫁歌”,其歌调似哭非哭,主要内容是述说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如何留恋父母,又不得不离开的心情,而新娘出阁之时,场面催人泪下。
在迎亲活动后,族人要在一起吃饭,但新娘不能上桌,因为,按保安族的规矩,新娘三天不吃男家的饭,而吃从娘家带来的饭,以表达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保安族
壮族壮族最有名的婚俗为“火把婚”。婚期晚上,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边,要先与伴娘对唱,唱赢了才准迎亲。
摩梭族摩梭人实行男不婚、女不嫁、男子夜访晨归、暮去朝还的“走婚制”,这种婚姻也叫“阿夏婚”,男子到与他相爱的女子家过夜,但是一大早就要离开了。
阿昌族“抢亲”是阿昌族男女缔结婚约的一种形式,无论女方愿意与否,只要男方将女子抢回家中,就会拜堂成亲,也不能有人半路拦截。这是阿昌族抢亲的规矩。
彝族彝族的婚俗奇特而有趣,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可以在场上与心上人结交,存在媒人说亲、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搏斗等有趣的传统婚俗。
白族新郎不去接新娘,而是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背到婆家,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门口,参加婚礼的小孩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撤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这是为了吉利。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了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丧俗文化,我国的丧俗文化也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各具特色。各民族的丧俗文化
土家族土家“跳丧”是一种祭祀歌舞,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守灵的人从入夜一直跳到次日清晨。这是土家人特有的习俗。
跳丧舞:“跳丧”是土家族极具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它表达了土家族人传统的观念、信仰,是一种物化的文化现象,它所表达的深层的文化却是土家族的观念意识和宗教信仰等。“跳丧”中大量的模仿虎的动作,是典型的虎图腾崇拜。这是因为巴人以白虎作为氏族图腾,而巴文化是土家“跳丧舞”和土家族文化的主要源头。因此“跳丧舞”所表达的深层的文化却是土家族的崇拜意识和宗教信仰等。
“跳丧舞”的历史:土家“跳丧”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的战舞就是“跳丧”最初的表现形式。到了战国七雄时期,它以楚舞的形式在楚国盛行,但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日益衰落。至汉代,楚舞在宫廷再度崛起,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时期,楚舞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至明代后,逐渐演变为祭祀亡人的舞蹈——“跳丧”,并流传至今。
苗族苗族在葬礼上有“赶鬼”习俗,为祈求吉祥,还要有“还愿”的活动,如还“牛愿”,杀牛之前,先须打猴儿鼓、唱苗歌,跳苗舞。在将煮熟的牛肉放在长桌上,人们围着桌子跳舞唱歌,用手抓肉吃。
侗族侗族的葬礼称为“乐穴”,在棺木入土之前,把纸钱、树枝、杂草等丢在穴中烧,再杀伤一只鸡丢进去,让它在火种蹦跳至气绝才取出,最后沉棺于穴中埋葬。
羌族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后进行,火化时亲人们以吟唱丧歌和跳牵手顿足的舞蹈来寄托哀思,祈求神灵保佑死者进入另一世界进行祝福。歌舞直延续到次日清晨,将骨灰埋入地下为止,羌族的这种丧舞称为“羊皮鼓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