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西师大版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内容选自西师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探索性教学的课堂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操作感知——应用巩固——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二、教材分析与处理:《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三、学生分析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且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四、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五、重难点的确立:1.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2.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六、教学用具本堂课我用到的教学用具有: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电脑课件。学生需要准备的学具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小组准备橡皮泥、小棒(每种颜色小棒各四根长度相同)七、教学方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创设情境、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观察发现、动作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从而获取知识、体验成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八、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以下四个流程。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指出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学困生给予鼓励。体现长方体、正方体占有一定的空间,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时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我分了5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1)教师先用长方体模型介绍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拿着自己准备好的实物也跟着一边摸,一边叙述。(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实物,同桌互相指出正方体的面、棱、顶点。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实践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的准确位置,为下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好铺垫。第二个知识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手中的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有什么特征?(2)小组交流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情况下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3)师问:还有其他发现吗?(4)汇报:牙膏盒有4个面,其中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也是相等的。(5)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面的特征,并板书(相对的面相等)。教师提出利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面的特征。全班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课件演示正方体、顶点和棱长。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第三个知识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和顶点的特征。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模型,说一说用了几根小棒,几颗珠子连接成的。(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和珠子,小组合作做一个长方体框架。a、讨论交流,你搭建的长方体用了几根小棒,几颗珠子?生回答(12根小棒,8颗珠子.)师:也就是说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b、围成这个长方体的小棒长短有什么特征?生(相对的小棒都相等),师:相对的棱相等。c、课件演示老师归纳总结的长方体棱的特征。(2)、师:如果老师要制作一个正方体框架模型,需几根小棒,几颗珠子,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设计意图: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感受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逐步提高。第四个知识点:总结归纳特征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完成学生手中的表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整理在表中,边填表格,边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出示课件,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正方体具备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用集合图表示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板书(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意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第五个知识点:认识长、宽、高1、教师指导学生摸出手中长方体纸盒相交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同桌互指,指名演示。2、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3、学生亲自动手摸正方体纸盒相交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同桌互指师:有什么发现?生:相交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教师明确:正方体的长、宽、高统称为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叫做正方体的棱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使学生了解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图形中的数据大小无关,而是与图形的位置有关。(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出示课件中的表格,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设计意图: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四)交流评价,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数学的魅力,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九、板书设计。这节课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明朗、突出重点,抓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很容易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总之,本课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出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整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白了道理,在愉悦的合作中享受了成功!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附送:
2019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西师大版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正主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知识打下基础。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和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发现、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二、学情分析我很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五年的训练,我班小组内早已分工明确,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三、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所以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及班内学生自主学习性强的情况下,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四、说教具、学具准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为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茶叶盒、化装品盒、牙膏盒、墨水瓶盒等长方体纸盒作学具,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含有特殊长方体),长方体铁丝框架作教具,并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并用,学具操作为主,教具演示为辅来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具学具能起到课始用来激趣,课中用来明理,课后用来验标的作用。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分为四个环节逐步展开:我的教学环节具体阐述如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第一环节我这样设计:首先我用课件演示三张情境图并且让学生在图中说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我会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接下来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地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数学课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首先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展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初步感知后汇报长方体具有平平的面(板书:面),直直的棱(板书:棱)尖尖的顶点(板书:顶点)。这样通过学生用眼观察、用手触摸,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下来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我用课件来演示。(解说:长方体表面平平的部分叫它的面,2个面相交的边叫棱,3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第二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具体特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形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然后进行小组汇报,并把汇报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板书:6个12条8个)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究,在讨论中明理,切身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步、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首先我出示课件,使学生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汇报。这时我适时明确:习惯上把水平的棱叫做长,前后纵方向的棱叫做宽,竖着方向的棱的长叫做高。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出了由实物、特征、图形,形成的长方体的概念。接下来在认识长方体图形的基础上,我把长方体教具模型拿在手里,不断变换放置方式,并让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突出强调由于长方体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长、宽、高也随之变化。最后我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联系时,出示课件,当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都相等时,也就形成了正方体。由于正方体符合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所以我们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样做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解决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三)实践应用,发展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课件)智力闯关第一题: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2)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3)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有()条是长、有()条是宽、有()条是高。(4)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每个面的面积()。(5)正方体有()条棱,所有棱的长度都()。通过这组习题,加强了基础知识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智力闯关第二题:说出下列图形的长、宽、高。(单位:厘米)通过本主题的练习,学生能更准确地找出长宽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智力闯关第三题:请你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并指出它们的长、宽、高智力闯关第四题: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它的长是(),宽是(),高是();再测量一个正方体的实物,它的棱长是()。通过本组习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反思提高本节课我主要是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遗憾?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把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再整理,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
六、说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面棱顶点6个12条8个这个板书是随教学过程的展开逐步完成的,直观形象一目了然,而且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力求让每位学生都得以发展。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更多的采用了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说课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着一定的疏漏,还请领导、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