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本词是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BENKE【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3、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理解诗歌的大致含义。2、通过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品味字、词、短语的妙用。3、通过赏读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受意境的特点及作者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毛泽东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不同于古人的原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二、词的相关知识的介绍①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②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③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三、文题背景1、题目解说: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这是一首登临诗,属登山临水,写景抒情之作。2、写作背景简介: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正在全国开展,这一年的10月份,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高远志向和豪迈情怀。四、听课文录音,扫除文字障碍1、学生边听录音边勾画出生字词,并给生字词正音。舸 寥廓 峥嵘 稠遒 遏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上阙的“看”,下阙的“忆”,都是领起作用的字。六、再读课文,深入鉴赏(一)鉴赏上阙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1、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在书上标明。明确:上阕侧重写景,主要是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前三句,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三层是后面三句。2、赏析开头三句:朗读前三句并口头翻译,思考这三句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明确:在秋天,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向北流去。它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把第二句和第三句颠倒了,这样做是为了适应格律的需要。小结:这首词一开篇作者就从实处落笔,围绕一个“立”字,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气氛。3、思考: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是由哪个字领起的?统领了那些意象?明确:从“看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看”字领起的。统领了山、林、江、舸、鹰、鱼。4、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怎样? 明确:绚丽多彩,生机盎然。5、这么一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来描绘的呢?明确:有远景有近景:远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有仰视有俯瞰: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有动景有静景:动景——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万山,层林,漫江有颜色的渲染:红山(林)绿水总结:从本文中,我们学到了景物描写常见的手法:视角的转换、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人笔下的秋景变得有层次感、立体感,而且有静有动,生机勃勃,好似一幅色彩鲜艳的水彩画,形象生动。6、提问:诗人在描绘湘江绚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红得全面,写出了红之广;漫: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绿就绿得彻底写出了绿的程度、色彩的浓艳和神韵;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写出了雄鹰一飞冲天,搏击风雨的矫健有力;翔:本是鸟的飞翔,鱼的飞翔说明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写出了游鱼动作的轻快自如;总结:这些字把湘江的秋景写得非常细腻和生动,如果把它改一改,比如改成:万山红了,漫江碧绿,百舸漂流,鹰飞长空,鱼游水底,万类霜天很自由。就远不如这些字神韵飞动。作者把湘江的秋景写得如此细腻生动,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7、思考: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提示: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词充满了豪情壮志,笔下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8、品读上片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 明确: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二)鉴赏下阙1、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在书上标明。明确:下阙主要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形象地概括青年学子当年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气概。下阕仍然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开头两句,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三层是最后三句。2、赏析第一层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1)理解“峥嵘”和“稠”的意思.(2)理解“峥嵘岁月稠”的含义和作用。明确:不平凡的日子很多。作者说当年和胡书恒、蔡和森等许多革命战友携手结伴而来,那时候的岁月是多么的不平凡,作者用了“峥嵘岁月稠”几个字,这是一种概括的回忆。3、赏析第二层提问:第二层是中间七句,是具体的回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同学少年时候的峥嵘岁月呢?先读一下,同桌讨论。明确:下阕主要写学子议政的一些情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翻译出来就是: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奋发有为,这是写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写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或者说是写青年学子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和对军阀官僚的蔑视。4、赏析第三层提问:第三层是典型的回忆。这个典型的回忆突出了一个特写镜头,写当年青年学子在湘江游泳,击水湘江的情景。这一层,以青年学子搏击风浪,力能遏舟的矫健身姿,进一步强化了学子的形象,我们从这群青年学子浪遏飞舟的情景里面,可以看到,他们是一群胸怀宽广,思虑深沉而又气势如虹的革命青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特写镜头呢?明确:这句话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主沉浮的,将是这样一些革命青年,从而巧妙地回答了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七、课堂练习(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 ,这里用来表达 。答案:(一)1.失意、恼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4课畅言教育2.“粪土”的意思是,用法是。答案:(二)2.视作粪土;意动用法八、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词,上下两阕结构是相当紧密的,作者由立到看,由看到问,由问到忆,然后巧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步步深入,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紧密,前后照应,使得上下片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九、布置作业1、掌握词的知识点和本文的生字词。2、背诵全词。◆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