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音乐美之教学设计Carpentor666一设计说明《雨巷》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迷惘感伤而又有所期待、朦胧、幽深、宛转悦耳、叶圣陶先生称誉: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施蛰存认为是继徐志摩之后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康桥诗人”徐志摩因对闻一多的诗歌之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之居功至伟的实践,被林雨堂称为“情才”和“奇才”。在《雨巷》中,借助多口型语音、舒徊的节奏、复沓、叠句、重唱——回环往复的旋律,完美地实践了闻一多的诗歌之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之理念。《雨巷》教学多倾向引导探究《雨巷》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意蕴美”;本设计欲浅试:于《雨巷》之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之“音乐美(音韵美)”进而解读“意蕴美”。二、学生预设、与预期课前了解学生对诗歌之“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情美(意蕴美)”,重点是“音乐美”的认知状况。若:学生无明确认知——则引导明晰认知;学生有模糊认知——则引导梳理认知;学生有明确认知——则引导巩固认知。三、教学思路第一课时:引导感知诗歌之音乐美——明晰音乐美之缘由——运用音乐美解读诗歌——辩证、深化认知音乐美——通过音乐形象融汇理解、强化认知。第二课时:进一步探究文本的“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诗情美(意蕴美)”。四、教学目标1、感知、探究《雨巷》之“音乐美(音韵美)”、“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意蕴美”。第一课时
(1)听课文录音初步整体感知《雨巷》之美(2)把语音从语言三维﹛语义、语音、语形(可写为字)﹜中剥离出来,凸显语言的语音特征(3)在对比中突出语音的象征性抒情特征(4)在对比中突出节奏的象征性抒情特征(5)在对比中突出旋律的象征性抒情特征(6)了解诗歌“音乐美”的象征性抒情功能。(7)了解“音乐美”抒情之“不确切性”“局限性”(8)在感知中深化理解第二课时探究《雨巷》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意蕴美”(7)感知《雨巷》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8)探究、明晰《雨巷》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之语汇缘由(9)解读《雨巷》之“意蕴美”——诗作之寄寓(10)课外解读诗人的《烦忧》《我用残损的手掌》《印象》《微笑》等五、教、学方法导:目标驱动、以趣促学、对比凸显学: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六、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课时重点:了解《雨巷》之“音乐美(音韵美)”探究源自诗歌之感觉之可“听”的缘由难点:解读《雨巷》之“音乐美(音韵美)”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雨巷》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意蕴美”。难点:解读《雨巷》之“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七、教学活动流程“阅读文学作品”的几个阶段:获得感受——在推敲具体的语句中明晰(包括修正)感受——以获得的感受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利用对象的感性形式,引发主体的兴发感动;主体又将知觉引起的感兴投射于对象,如此循环往复……使形式的感知所得,逐步情意化,主体便会获得一种知觉情感。(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9次印刷,第265页。)
1、“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美)帕克《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0页。)2、“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67页。)播放《雨巷》录音,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最好闭上双眼,感知《雨巷》的音乐效果。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生:谈各自的感受。师:边板书学生的感受,边问学生的感受是看出来的,还是听出来的。师:同学们感觉这首诗怎么样?想不想共同朗读一遍课文?生:共同朗读课文。(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二)师:探究——源自诗歌之感觉——可“听”——之缘由。﹛检测对诗歌之“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情美(意蕴美)”,重点是“音乐美”的认知。从语言三维〔语义、语音、语形(可写为字)〕中剥离语音出来,以免学生误以为诗的“意蕴美”完全源自语义因素﹜对比下列两例的表达意旨是否相同?表达效果是否相同?为什么?外国人喝牛奶越喝越健康,中国人喝牛奶越喝越遭殃。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网友评中国牛奶事件唐六如出对:“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陈伯阳对句:“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巧对录》点拨:上例趣味来自语音,下列双关效果也来自语音。学习语文当然要注意语汇的语义功能,可否也关注一下语汇的语音的功能?小故事:上世纪20年代,一小青年与一唱大鼓女孩套近乎,俩人五天内两次对话情形如下:男青年问:多大了?干什么?住哪里?女孩跌落门牙后:十五。唱大鼓。延安府。女孩安好门牙后:十七。唱大戏。住京西。例中“十五”的“五”、“十七”的“七”在女孩的本意中什么意思?
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播:第一次,借助“五”的闭口音的特点掩饰豁牙;第二次,借助“七”的开口音的特点炫耀牙齿。——没有使用“五”与“七”表示数目的语义特征,仅使用了“五”与“七”的语音特征。语言的语音因素可以不借助语义因素起作用的。)师:汉语四呼我国传统语言学将韵母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开口呼——韵腹是a、o、e的韵母。发音时,嘴张得比较大;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发音时,嘴向两边开,露出牙齿;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发音时,嘴唇向中间收缩;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发音时,嘴唇是圆的。生:共同朗读这六个字母,感知汉语四呼的不同发音效果。师:“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叶圣陶先生称为——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雨巷》,利用汉语四呼体验语音的魅力。对比解读两诗的语音及其表达效果鹧鸪天西京作南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疏懒与轻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戴月章。诗千首,酒万觞。何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比较探究两诗的语音——语汇的发音口型及其发音效果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师:点拨《雨巷》中:发音口型较大的an、ian、uan、üan、ang、iang、uang韵母比较少——柔和低回,不够响亮;《鹧鸪天西京作》中;an、ian、uan、üan、ang、iang、uang韵母用的比较多——响亮、劲健。韵母发音的不同效果,古人、今人有很多总结:
“i”韵——苍悠凄楚、深沉哀怨“ang、an、a”韵——短促劲健、响亮昂扬“ou”韵——徐缓悠长、含蓄柔和……(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72-273页。)再如宋、元说唱艺术中音韵所依据的“十三辙”:俏8、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佳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人11、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扭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捏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出5、姑苏辙:韵母是u。房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来6、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东3、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南10、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西4、一七辙:i、ü、er。北7、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坐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另外还有两道小辙——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三辙发音不同,音韵各异。“江阳”、“言前”发音嘹亮、打远。乜斜、姑苏发音低回,委婉。小人辰儿、小言前儿,词汇活泼、俏皮,多用于丑角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全都用“i”韵、凄切哀婉直透人心,——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浩然怨气。郭沫若称道“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了解:语汇的发音口型不同,给人感受不同,并可表达不同的情绪、情感。对比下文英译诗40-love(ByRogerMeGough)及其散文形式,品读两种文体给读者的感觉有何不同:感知节奏的象征性抒情作用Middleagedcoupleplayingtenniswhenthegameendsandgohome,thenetwillstillbebetweenthem.Middleagedcoupleplayingtenniswhenthegameendsand
gohomethenetwillstillbebe_tweenthem.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拨)注意节奏节奏模拟Middleaged——————乒乓乒乓couple————————乒乓playingtennis————乒乓乒乓when————————乒thegame_________________乓乒ends————————乓and—————————乒go—————————乓home————————乓the—————————乒net—————————乓will—————————乒still—————————乓be——————————乒be_—————————乓tween————————乒them.————————乓诗的节奏由急促、轻快到长时间的缓慢、单调,象征性地表现了这对夫妻由配合默契到滋生隔膜、彼此生厌的情状。师:对比下面诗句给你的感受: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千首,酒万觞。何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拨)汉语中,二、三字构成的音节多急促、轻快;四、五字及更多字构成的音节多舒缓、低徊。对比对下面两诗句的旋律的感受“诗千首,酒万觞。何曾著眼看侯王”与“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拨)诗句中,前音低沉、后音响亮——多给人振奋向上之感;前音响亮、后音低沉——多给人沉静委婉之感。结合诗中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总结《雨巷》的音韵特征。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拨)《雨巷》中:a、an、ang等韵母运用较少却又非完全未用;大量的四、五言长节奏中,点缀有少许一、二言短节奏;句子的旋律:诗句前大部音多低微而句脚多借ang韵上扬。可否说?《雨巷》之语音低而不沉、缓而不慢、抑而未郁,加之复沓、叠句、重唱——感觉:低高交响、抑扬有序、节奏纡徐、声调婉转、旋律和谐而余味无穷师:“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字音不仅可以组成优美的声调,而且还可以象征性的传达感受、表意抒情。”依据《雨巷》的“音乐美”揣摩诗人在作品中的情绪变化:诗人情绪、感情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师:(点拨)
可否说?《雨巷》:或许有失望、也有希望,有幻灭、也有追求……叶圣陶:《雨巷》在音乐性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美)帕克《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0页。)﹜而“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67页。)英国文艺批评家丕得说:“一切艺术发展到精微的境界都在逼近于音乐。”一切艺术都包含着音乐的因素。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足以唤起和强化一定的情绪反应。(参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第308页。)语言艺术,并不是直接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实体,而是引起想象的符号,不可能首先给人以视觉刺激,所以,作文,不具有音乐美,不易引起注意。一方面:语言艺术,只是引起想象的符号,可以给欣赏者留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广阔天地;也易造成欣赏中的巨大差异。过分追求会以音害意。祝通过音乐之大门进入艺术之殿堂。课下查阅、搜集《雨巷》相关资料:作者的经历、思想观念、创造主张、创造历程等;作品相关的背景、解读、评论等。课下预习:感知、解读文本的“绘画美(意象美、意境美)”进而解读“诗情美(意蕴美)”。共同朗读《雨巷》,深化体验。课后作业(一)、布置课外拓展阅读戴望舒的其它作品。(二)、尝试从语音运用、节奏变换、旋律引入等几方面改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