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有着不同于北国,也不同于南疆的独具特色的风韵。在你的心目中,江南有哪些典型的意象呢?请说说你心中的江南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意象为什么能代表江南?你能从这些意象中体会出江南的总体风格或者意韵吗? 今天我们要领略的,就是江南的雨巷。二、听课文音画录音 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出示易读错字的字音。三、把握诗歌感情,分析诗歌意象。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美。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可以与同桌互相讨论。——雨巷、“我”、油纸伞、丁香、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3.联想学习,深刻体会意象。能不能展开想象,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戴望舒笔下的这些意象呢?我们来看看雨巷、“我”、姑娘、丁香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是什么样的。教师先举例: 雨巷:雨天,阴沉而让人易产生伤感;青砖灰瓦的巷子;色调阴冷;一条空巷,残破,有颓圮的篱墙。
学生思考、表述后三个意象。 (“我”: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 姑娘:丁香般的;像“我”一样在雨巷彳亍着;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隐没在颓圮的篱墙。 丁香:高洁、冷艳、哀婉、冷艳、惆怅的象征。)穿插:丁香情结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许邦才《丁香结》 看似各自独立的意象,共同组成了一个幽婉的雨巷。根据以下问题联想,概括雨巷的情境: “我”在什么环境中,有什么遭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我”,在阴雨天的灰暗巷子里。这巷子阴暗而悠长。丁香一般的姑娘默默走来,又静静地隐去。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环境压迫着诗人,使他产生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复杂心理体验。而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又只是一忽而地“飘过”。在诗人的心中,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四、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1.介绍作者、背景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一起来看看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雨巷》作于1928年,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期,很多知识青年在政治低压下找不到出路,惶惑、迷惘。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雨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共鸣,诗人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2.体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这样的背景,这样的时代,雨巷在诗人笔下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有没有放弃追求呢?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能象征着什么呢? 讨论、归纳: 雨巷喻示着现实的阴冷和灰暗,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姑娘喻示着想摆脱黑暗的飘忽的希望。五、听江涛演唱的《雨巷》,再一次感受雨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