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导学案(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2.交流与探讨,进一步了解作者对北平的爱与眷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思乡之情,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难点1.作品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强烈的主观情感,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渲染感情,导入本文课间播放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营造气氛。PPT呈现歌词:8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当年,这首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作曲家谷建芬在谈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时说:“一个朋友去了国外,可一到异国,他就想家。每次收到家乡亲友的信时,他都很激动,真的感到故土难离!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作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情意。”是的,故土难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总是深深扎在故土里。今天我们就学习《想北平》,看看我们的作家们是怎样表达对故土的感情的。二、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8
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2、写作背景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山东济南,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时应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3、重点生字词,加点字注音浸湿()黏合()什刹海()参差()菜谱()空旷()粗犷()濒临()道观() 三、【文本分析】(一)整体把握文章,掌握行文思路1、快速浏览文章,理清思路。 1---3段:我爱北平但说不出来。4—7段:爱北平的理由(北平特点、北平的美),从北平的建设、布置、生活环境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 8段:表达感受——想念北平(想得落泪)。8
板书: 爱到说不出(第1—3段) 爱的理由(第4—7段) 想得落泪(第8段)爱到说不出——爱得深沉 北平的美——爱的表达 想得落泪——爱的极致温馨提示:欣赏文章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看看文章写了什么。我们可结合文章的标题、段落的总起句与总结句、过渡句、主旨句等标志性语句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文章是写出来的,标题为什么不写成“写北平”?提示:“写”只是客观的介绍、描写,情味淡了。“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一个“想”字,不仅点明了作者与北京的距离,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无尽的爱、深沉的爱。(写北平重点在写,想北平重点在想)那下面就让我们与作家对话,体悟作家的情感。(二)赏析第一部分(1~3段)1.找出本文的文眼提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呢?(学生讨论)明确:“可是,我真爱北平”(板书:我真爱北平)(学生可能会说“我真想北平呀”,但因“爱”而“想”。)问:作者怎样定义这个“爱”的?──“这个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爱”,即是“说不出”,作者用了怎样的类比来形容这种“爱”的?(用原文回答)8
明确:老舍先生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落泪。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运用这一类比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从而“说也说不出”。爱得说不出来,恰恰表明这种爱是爱到了极点。2提问:想想看,作者认为北平与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血肉相连。理由:北平“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他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的点点滴滴中有个北平,北平的点点滴滴中有个我。延伸:故乡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有故乡的花草、树木,人物、事件,而故乡的花草、树木甚至一处墙角,一块砖瓦,都留存着我们的印记。留存着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怅惘。,(三)赏析第二部分(4~7段)思考:写了北平的什么,怎么写的?写什么•④复杂而又有边际、动中有静—生活感受》安然闲适•⑤人为之中显自然、处处有空—建筑布局》8
布局匀调、使人自由•⑥花多菜多果子多—物质生活》舒适满足•⑦精神享受:接近自然怎么写•巴黎热闹——北平动中有静•巴黎的布置,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美国的橘子包着纸——北平带霜的玉李•伦敦的工业污染——北平的接近自然因此“我不能爱上海、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对比衬托的手法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作者出身贫寒,所以他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及环境。即,平民意识。•日常平凡的点滴事物反映他所爱的是真实的北平,不是假大空的北平。也反映了他真正融入了北平生活,深入到了他的血肉肌肤之中。•北平是老舍的故乡,是他的家。——“一枝一叶总关情”。(四)赏析第三部分(8)最后一段,作者说“要落泪了”,试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会不会感觉过于夸张,太矫情了)。 8
这句话抒写了自己复杂的感情。这篇散文写于1936所,作者当时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扣人心弦。 【基础演练】1.文学常识填空。老舍(1898~1966),原名,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短篇小说《二马》《离婚》《月牙儿》等,主要散文集《我热爱新北京》《老舍散文选》等。1.舒庆春《骆驼祥子》《茶馆》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健康夸奖蜻蜓杜鹃B.辜负空旷摇篮疲乏C.部置僻静便宜蝴蝶D.摊子愧杀悠然享受2.答案:C.C项中“部置”的“部”应写作“布”。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复杂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A.即使可是虽然而又B.虽然可是既而又C.即使但是既而又D.虽然但是尽管还是3.答案:B可根据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来判断。4.对下面一组句子的顺序调整恰当的一项是()①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②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③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8
④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⑤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⑥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⑦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A.①③②④⑥⑤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③①⑥⑦⑤D.②④⑥①⑦③⑤4.答案:D②句是整个句群的总括句,其他各句都是这句话的具体解说。解说句的顺序可参照②句中“花多菜多果子多”。宣传效果都会增强。(意思同即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