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二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一·求学之道2015.3.20编号04谏太宗十思疏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一、预习: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1、解题: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2、.作者与作品: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曾赐手诏,赞魏征道:“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3、写作背景: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各哦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二、走近文本,基础积累(一)读准字音求木之长()塞源()载舟()夫在殷忧()懈怠()()浚其泉源()黜恶()谗邪()戒奢以俭()谬赏()壅蔽()垂拱()(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1、必固其根本2、源不深而望流之远3、根不固而求木之长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5、居安思危6、能克终者盖寡7、君人者,诚能见可欲8、则思知止以安人9、则思江海下百川10、乐盘游11、忧懈怠12、则思三驱以为度13、则思虚心以纳下14、役聪明之耳目15、则思正身以黜恶1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7、何必劳神苦思古今异义1、必固其根本2、凡百元首3、则纵情以傲物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要字词1、必浚其泉源2、人君当神器之重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4、诚能见可欲5、则思谦冲以自牧6、承天景命翻译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一词多义1、安思国之安者不念居安思危则思知止以安人2、以虽董之以严刑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知足以自戒则纵情以傲物3、其必固其根本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吾其还也失其所与,不知(三)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提出问题是自我能力的体现,相信你定能提出很好的问题。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待课堂上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课中探究案】自主、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切记:讨论集中,及时修正自己的学案。导学:(一)合作交流1、在小组内展示预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讨论2
扬中市二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一·求学之道2015.3.20编号04(二)梳理课文,探究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课文第二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3、第三段提出具体的做法,即“十思”(十条建议)。请以表格形式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温馨提示】作者提出的“十思”,也可以概括为“五戒”:“十思”内容“十思”含意“十思”实质“见可欲”“将有作”①戒奢侈②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来加强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③“乐盘游”“忧懈怠”④⑤⑥⑦戒小人“恩所加”“罚所及”⑧⑨(三)探究论证方法1、第一段中有哪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本文多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四)研究作者智慧及作品的现实意义1、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要中听,你能说说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做的吗?2、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的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请讨论回答:今天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没有现实意义?3、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地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当然也是可行的。课堂达标评价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B、夫在殷忧殷:深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冲:前进,进取D、承天景命景:大(C谦虚)2、下列对加点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②择善而从之③必竭诚以待下④震之以威怒A、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B、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C、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D、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以:连词,来,表目的;介词,用)3、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欲流之远者,;,必积其德义。(2)怨不在大,;,。(3)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将有作,;念高危,;惧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壅蔽,;想谗邪,;恩所加,;罚所及,。(4)则智者尽其谋,,,。(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