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课件田
加入VIP免费下载

肖邦故园课件田

ID:1027129

大小:2.1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肖邦故园【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详见《名师一号》肖邦简介 补充:1830年德军攻占波兰,肖邦带着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流亡到巴黎。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在对祖国强烈的爱的激发下,在巴黎的肖邦取得了音乐上跨越性的成就。 思考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何种手法写肖邦故园?有什么作用?阅读1~3段 运用对比手法,回顾肖邦故园的历史,衬托出肖邦的伟大,设下悬念宫殿式府第(荡然无存)小屋(简陋、清寒)“小屋”(圣地、殿堂、古迹) 读4-8段,故居和肖邦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故居对肖邦及其音乐有什么影响?)课本第四节:“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课本第八节:“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 2、思考肖邦音乐与故园风光的共同之处?朴素、淡雅、持久、深沉(故园风光成就了肖邦音乐,故园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活水源头) 阅读9-12段,思考作者通过那三个方面表现肖邦对故园的爱?少年时期对祖国的爱流离他乡时的书信肖邦音乐中的乡音 阅读13-19段,思考肖邦音乐有怎样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1揭示美好的世界2能引起甜蜜的回忆3斗争的武器4能感受到与肖邦促膝谈心5能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6是民族最坚强的纽带,是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 读20~27段,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融合起来的?合作探究 故园四季——春嫩黄色的栗树新叶粉红色的日本樱花(比喻)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旭日东升时的一片云彩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娇嫩 故园四季——夏白色和黄色的睡莲水面散发了阵阵幽香(通感)歌中的叠句(通感)船歌中的一串串琶音很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通感)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簌簌声、芬芳的香味(通感)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奔放成熟 故园四季——秋金黄的树冠寂静的草坪花园的林阴小道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的沙沙声忧伤的奏鸣曲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忧伤 故园四季——冬四野茫茫,白雪覆盖没有马、雪橇狐裘、美女母亲、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微弱的琴声他还在这里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静寂 本文小结本文通过肖邦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地说明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和肖邦音乐,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这从侧面凸显了肖邦对祖国深深的爱与牵挂。而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体现。祖国和个人总是息息相关。 与肖邦促膝谈心波兰舞曲别离曲降A大调圆舞曲 E大调练习曲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看来,这是抒发对祖国离别情的音乐,称《离别曲》是适合的。 g小调叙事曲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写于1831—1835年之间,是肖邦第一部大型钢琴作品。肖邦自己曾说“我喜欢它胜于一切”。这是一部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作品。那时,正是祖国危难的时刻,这引起的悲剧性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但是,不是《革命练习曲》式的反映,而是由抒情性、史诗性开始,逐渐演化出悲剧性。乐曲开始的引句,把我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并使我们产生某种预感。在史诗性的情调中,开始平静地回忆祖国的往昔。 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降A大调是肖邦的波兰舞曲中最为宏伟的一首。全曲充满战斗性、史诗性。在暴风骤雨式的引子以后,出现了主段,它的旋律动机具有斩钉截铁般的节奏,体现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段通过不断反复的固定低音音型象征骑兵马队由远而近、蜂涌前来,具有势不可挡的威力。据说这是写1683年波兰国王约翰·索比埃斯基的骑兵队。该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也拯救了欧洲。因此这首波兰舞曲又被称为《骠骑兵波兰舞曲》,又据说:肖邦在作此曲时,由于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国激情和对波兰历史的无限缅怀,竟仿佛听到了波兰先辈们的脚步声,眼前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地愈走愈近的幻影,吓得肖邦逃离自己的创作室。由此可见,这首乐曲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的。在纳粹占领华沙前的一刻,华沙电台最后播放的就是此曲,它激励波兰人民在内心的深处坚信“波兰不会亡”。 作业1.积累词语 。2.背诵优美的语言3.写练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