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靖宇三中芦言美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第三篇课文。本课时旨在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与人物生平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通过品味语言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肖邦故园》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肖邦的音乐与故园关系的深寻、阐释以及对肖邦的音乐的精神力量的揭示,表明故园的优美风物陶冶了艺术家肖邦,是肖邦音乐艺术创作的源泉,肖邦的音乐融注着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思念与热爱,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肖邦的音乐艺术又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肖邦故园的四季优美景色与肖邦的音乐的密切联系。2、了解作者及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与人物生平描写相结合的写法。2、通过对肖邦音乐的聆听和文本的诵读,体会本文在叙述节奏、思想意境和语言风格方面
与肖邦音乐精神的内在一致性,鉴赏其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肖邦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2、理解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体会肖邦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肖邦以及其音乐精神的领悟。2、感悟故园景物美,感知人物情感美,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感受肖邦音乐及其人格魅力对后世的影响。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PPT。2、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解决生词生字。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播放肖邦夜曲。2、介绍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3、肖邦轶事一晚大家聚集在沙龙,李斯特演奏了一首肖邦的夜曲,并且加了一些装饰。肖邦那张精致的知识分子面庞仍旧带着近日微恙的痕迹,看起来很不安。最后他终于克制不住了,用一贯冷静的口气说:“亲爱的朋友,求您了,下次您赏脸弹我的作品时,可否按照原谱呢?或者就干脆不要弹。”“那么你自己弹吧,”李斯特从钢琴前站起,看来有些愠怒。“我很高兴。”
肖邦回答。这时一只飞蛾掉进了灯里,把蜡烛给弄灭了。大家正准备重新点燃蜡烛,肖邦叫道:“不用,熄灭所有的灯光吧,有月光就够了。”然后他开始即兴演奏,弹了将近一个小时。那是怎样的即兴演绎呀!简直无法描述,因为肖邦魔术般的指尖流淌出的感情早已超乎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当他离开钢琴的时候,听众们黯然流泪;李斯特深受感动,他拥抱着肖邦说道:“我的朋友,你是对的。像你这样的作品是不容侵犯的,别人的改动只会毁了它们。你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噢,这没什么,”肖邦兴高采烈地回答,“我们各有各的风格。”1、教师:伴随着优雅的钢琴曲,我们认识了一个名叫肖邦的著名钢琴作曲家。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梦幻,学习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看看他对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是如何阐释的。【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课文主题,并简单介绍肖邦及他的轶事,既引起学生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2、创作背景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对肖邦的音乐天赋和艺术追求更是崇拜不已,为此他创作了此文,以表达他对肖邦的崇敬。【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对作品创作环境进行初步了解,帮助学生深入感知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加强学生对课文深层内涵的了解。二、扫清障碍1、识记字音马厩(jiù)灰烬(jìn)庇护(bì)
厄运(è)夙愿(sù)伶仃(línɡdīnɡ)通衢(qú)瘠薄(jí)缱绻(qiǎnquǎn)婆娑(pósuō)狐裘(qiú)茕茕(qiónɡ)2、明确词义(1)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2)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形容建筑气派华贵,也指文章的辞藻华丽。(3)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4)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5)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博,广、多。(6)荒诞不经:极其荒唐,不可凭信。(7)命途多舛: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经历坎坷,屡受挫折。(8)浮想联翩:指头脑里的联想不断涌现出来。【设计意图】在分析课文前,扫清字词障碍,使学生能流利地通读课文,为接下来从内容上赏析课文作铺垫。一、初读作品,整体感知1、分组朗诵课文。2、提问:作者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明确: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祖国。故居意义比较狭窄。3、提问:请将文章划分层次?明确:第一部分(1~3段)介绍肖邦故园,回顾肖邦故园历史第二部分(4~8段)阐述故乡风光与肖邦创作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9~12段)具体叙述肖邦的故园情节。第四部分(13~19段)介绍肖邦音乐的巨大精神力量。第五部分(20~27段)描写肖邦故园景色,将肖邦音乐和故园美景融为一体。4、提问: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有何好处?明确:肖邦出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可说明肖邦出身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设计意图】初读作品,从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把握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大致内容,并将课文进行分层,有利于学生对下一步的细致分析打下基础。
一、细读作品,逐层分析1、提问:1~3段中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这样写用意何在?明确:特点:简朴、清寒、简陋。作用:(1)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2)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和简朴的小屋进行对照,超越时空的对比,反衬出肖邦故园是最珍贵的古迹、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伟大艺术家的摇篮。2、提问:第2段,“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看成自己一生的夙愿”这句话有何深层含意?明确:这座简朴的小屋因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而变得神圣起来,这个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朴素的小屋不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而且成了众多有识之士一生追求的一个美好的夙愿。3、提问: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4、提问:9~12段写了肖邦经常和妹妹一起探望故里,给友人的信中提起自己怀念家乡、母亲、姐妹,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的歌,并以玛祖卡曲为例,说明他音乐中的乡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明确:因为怀念故乡,热爱这片故土,在他的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这时故园有了第三层意思:祖国。5、提问:作者在第13段中写“大花瓶”“清流”有什么寓意?有什么作用?明确:(1)用小室里的大花瓶揭示肖邦故居的伟大影响。用清流比喻音乐,形象具体地揭示了音乐的源泉是故园。(2)
作者通过联想和比喻,写出了肖邦故园的一花一草在点燃音乐家创作灵感和火花过程中的作用,说明肖邦享誉世界的作品是与故园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故园美丽的自然景物是他创作中不竭的清流和源泉之一。1、提问: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合起来的?明确:(1)春季。“嫩黄色的栗树新叶”运用比喻手法,将新叶比作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运用比喻手法,将樱花比作旭日东升时的一片云彩。故园的春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2)夏季。“睡莲的倒影”运用通感手法,形容睡莲的倒影宛若歌中的叠句。“水面阵阵幽香”运用通感手法,形容幽香宛若船歌中的一串串琶音。“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运用通感手法,形容树干宛若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簌簌声、芬芳的香味”运用通感手法,形容簌簌声与芬芳的香味宛若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故园的夏是最成熟的作品。(3)秋季。“金黄的树冠寂静的草坪”让人联想起马祖卡的故乡。“花园的林阴小道,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的沙沙声”仿佛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令人难忘的三重奏。故园的秋是深沉的郁闷。(4)冬季。“花园的树木”运用比喻手法,将树木比作水晶装饰物,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像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体现出声音清脆的音乐特征。故园的冬没有“马、雪橇、狐裘、美女、母亲、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微弱的琴声、他还在这里。故园的冬静寂但并不孤独。2、提问:总览全文,是什么让肖邦的小屋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呢?明确:(1)是小屋的主人。因为肖邦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关于他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人们追慕的对象,就像现在各地的种种故居一样。(2)是肖邦的音乐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他的音乐给了世界人民以鼓励和安抚,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每个聆听他音乐的人的心坎上。同时,他在音乐上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3)是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有自己的祖国。肖邦一生都挚爱着自己的祖国,虽然他大部分时间漂泊海外,但他的心永远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甚至临终时都要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安葬在祖国的土地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大家都愿意到他的家中去瞻仰、感悟。【设计意图】对课文进行细致的分析。选取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情感。
六、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作者把音乐家的人生与自然景色描绘融会在一起,而这二者又与肖邦对波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热爱交织在一起,由人及事,由景及物,由故园到祖国,情感一步步地提升,这样,景语便成了情语,而情语又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再现。作者刻意用形象阐释故园景物和音乐艺术的融合,展现出这样一个主题,故园即肖邦,肖邦即故园,而这个故园,在肖邦的爱国热情面前,意义又决不仅在于此,而是已经上升到祖国这一层面了。二者完美地合而为一了。【设计意图】总结全篇中心思想,有利于帮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反思:反思今天的课堂,首先通过音乐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辨析了生词,并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后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遵循了渐进的原则。教学环节紧扣写景抒情散文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等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