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正式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届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正式版)

ID:1027269

大小:2.16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心归去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素材档案佳作欣赏专题三写法简析写法借鉴 我心归去韩少功 思 乡1.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曾一度认为自己在这陌生城市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方,身在何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思乡》 2.故乡的炊烟是无言的亲情与温暖。当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房顶飘出淡淡的炊烟时,总是自然不自然地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因为我知道那淡淡的炊烟是母亲的无声召唤;当我把母亲烧好的饭菜端上桌时,总能听到父亲驱赶牛羊的吆喝声,因为父亲知道那淡淡的炊烟是收工的信号;当袅袅炊烟飘向蔚蓝的天空时,我总能在游离的浮云中找到屋顶上的庄稼,山冈上的羊群,还有父亲躬耕的犁,母亲唤儿时举起的手,因为淡淡的炊烟已经化成了我难以割舍的情愫。多少年来,不管 我回到家乡还是走到哪里,只要看到飘悠升起的炊烟,闻到空中散发的柴草燃烧的清香,心中顿时会感觉到从没有过的温馨。因为那淡淡妖娆的炊烟一直轻盈缥缈在我记忆的天空中,它如一幅永不褪色、永恒不变的多彩的画卷,永远地定格在我的心中,缠绕在我的心头,牵引着我思乡的脚步。——《故乡的炊烟》 韩少功,湖南长沙人。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散文《完美的假定》等,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译著。长篇小说《马桥词典》2000年被推选为“20世纪华文文学百部经典之一”,同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本文就是作者应邀去法国领奖期间写下的。韩少功 韩少功,生于1953年,湖南省长沙人。初中毕业后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小戏曲。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 世,并引起一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随笔集《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部分作品多次在中 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在网上被法国读者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之一”。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作家韩少功在90年代曾随考察团赴法国访问考察,在异国的短短一个月里,他深深体验到从未有过的空虚与孤独,思乡之情异常浓烈,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组散文,总题为“访法散记”,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 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理论界便将在这样的理论之下进行创作的作家称之为“寻根派”。 shùdùnmìɡuǐchuànɡjíjiǎoxūyìdiànchuànɡsuì bópōsèsàibēnbèn mǒmòluòlàomómú 遁循盾眷誊券谣遥瑶阽惦掂踮玷殴讴呕沤怄潦缭燎嘹撩 三、用准词语(一)词语辨析1.偶尔 偶然填一填①父亲退休后一直在家里做些家务,做点手工活贴补家用。②近日,各地水污染危机的连续暴发,不是的突发性事件,说明传统工业的发展方式,不仅使中国的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辨一辨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偶尔偶然 2.欣赏 观赏填一填①当晚,陈菊一行参观了上海新天地,并坐游轮了黄浦江两岸夜景。②鼓浪屿音乐厅每晚的常规音乐会都可以免票进入,音乐会长度在40分钟左右。辨一辨欣赏:一般指大体浏览,属宏观层面。观赏:有微观层面的研究,更为具体,更为深入。观赏欣赏 (二)词语解释1.词义理解(1)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概,一律。(2)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3)熠熠闪光:形容光彩闪耀。(4)萍飘四方: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四处流浪。 “概莫能外”运用不当,该成语与后文的“一部分”相矛盾。其他成语运用恰当。 本文作者抒写了在异国他乡的冷清和对亲人对故乡的惦念,流露出潜藏内心的寂寞,表达了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同时阐述了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哲理性思考:故乡,就是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人的心灵归宿。[内容提要] [结构概览] 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问题。(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1.第1段是如何描写在圣·纳塞尔的“家”的?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段落作用]提示: 2.“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应考点:鉴赏修辞作用]提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监狱”形象地写出了语言上的障碍以及寂寞无助的感受。用叠词“法语法语法语”写出了作者对法语的厌烦和无奈,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在异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空虚。 3.第4段的最后写“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事物作用]提示:“面包”和“雷诺牌汽车”代指法国优裕的物质生活,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代替家的感觉,表明了作者归去的理由:在精神,不在物质。 (二)家园之思的强烈深挚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故乡的条件较圣·纳塞尔市相差太远,那故乡究竟有什么值得作者如此惦念呢?(从文中筛选信息)研习第5、6节 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风雅富贵贫瘠脏乱对比虚空亲切法国长沙故乡异乡 三、阅读课文第7~9段,回答下面问题。(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4.第7段中第二句话连用三个“不是”,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鉴赏修辞作用]提示:三个“不是”连用,构成排比,从反面揭示了故乡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思乡的根本原因是故乡与生命水乳交融。 5.作者为什么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对应考点:理解句意]提示:因为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血、泪、汗水,而这血、泪、汗水正是人们期盼家乡更美好而为之付出的,这种付出是悲壮的,因而作者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6.如何理解第8段最后“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对应考点:理解句意]提示:“金麦穗”代指“物质上的丰收”,“赶车谣”代指“故乡的赞歌”。只有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才能使故乡在血泪中长出丰收之果。 7.作者热爱故乡,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为什么又对自己的故乡“失望”呢?[对应考点:把握作者情感]提示:对故乡的失望是指对故乡的落后感到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含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实际上是对故乡含有更美好的期望,这种期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让作者产生了失望,这种失望又恰恰是作者对故乡挚爱的体现。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8.第9段结尾句是如何升华主题的?[对应考点:鉴赏写作技巧]提示:结尾句从美学角度和哲理层面对家园的文化概念作深层次的思考,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思乡之情:故乡是我们心灵的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心”归故乡的深层原因故乡里浸透着你的血、泪、汗水 根据自己的理解故乡……拓展延伸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运用对比,抒情达意文中有多处对比,如物质文明发达与精神文明落后的对比、孤独的“我”与快乐的家人的对比、旅游景区美与家乡美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他乡虽然发达,但不是故乡,我心欲归故乡。 2.运用反衬,主题鲜明作者先写客居之地条件之优越,后文中又时常提到客居之地的诱人之处及其比故乡的优越,但依然使作者感到“难耐的冷清”,作者依然强烈地惦念着故乡,牵挂着亲人,“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突出了故乡在作者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故园之情。这种手法同时也为作者思考和表达故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作了铺垫。面对这种反差,连我们读者也会禁不住发问:这是一种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运用排比,气势贯通文中有大量的排比句,如“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使信息量增多,极力描写家乡的不美,为后文写家乡的美蓄势。 [技法指导]如何巧用排比增效果排比是一种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修辞手法。排比用于语言的表达,可收到句式整齐、语调铿锵、气贯长虹、意蕴深厚的效果,使行文更加丰满、有力;用于文章的构思,可增加结构形式的匀称美,增添文章的气势美,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1)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丰满细致,人物内心丰富细腻。(2)排比写景状物:能收节奏鲜明、层次清楚、景象丰富多姿、形象生动传神之效。(3)排比叙事:起铺陈、渲染的作用,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4)排比说理:使文章节奏鲜明,条理清晰,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气强烈,无可辩驳。(5)排比抒情:使文章节奏鲜明,感情抒发酣畅淋漓,语势得到增强。 [尝试运笔]请使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思乡的文字。 参考示例:多少个思乡之夜,我多么希望上帝能给我一双翅膀,让我飞到故乡,像以前那样,光着脚在塘路的青石板上狂奔,欢笑;让那多情的浪花溅湿我的衣衫,让那润湿的空气亲吻我的脸颊,让那温柔的春风吹拂我的长发。啊,故乡的塘路,你听到我心灵深处的呼唤了吗? 课内素材韩少功说:故乡不等于出生地,有故乡就是幸福。“坐在柔和的灯雾里……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是的,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因为有故乡,因为有了家,我们永远是幸福的。想想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故乡,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生活。应用角度:“思乡”“念家”“亲情”“心灵皈依”等。 [应用片段]谁不爱自己的家园,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著名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危急关头,以赤子之心向祖国深情表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悲愤地写下《死水》、 《发现》来抒发深沉的爱国之情;韩少功旅居法国,却情系家国故土,那“风雅富贵之邦”被他拒之于心门之外,内心深处不停地呐喊“我心归去”。归去、归去,细细品味,你会发觉,这些爱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琐碎的言行中,已深入骨髓。 鲜活素材中国学生留美热潮滚滚据美国《侨报》报道,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近几年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个趋势:2010到2011学年,中国大陆共有157558名学生正在美国的大学里求学,连续第二年高居美国国际学生来源地之首。如果加上来自台湾省的近2.5万学生和来自香港特区的8千多名学生,目前正在美国留学的华人学生超过19万名,遥遥领先于排列第二位印度的10.4万人。 美国移民服务局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投资美国的移民中,中国人占了3/4。而海外投资的目的中,子女教育因素占50%。他们考虑的子女教育问题,正呈现低龄化趋势,大多不是考虑接受本科或以上教育,而是高中甚至初中及以下教育。这与我国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客观上说,我国基础教育在知识教育层面,确实“领先”全球。但与美加等国的基础教育相比,我国教育存在三方面差距: 一是没有选择空间。所有学生不管有无兴趣,都必须学习中高考所考的科目,而在美国、加拿大,中学实行学分制,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二是课堂教学实行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令学生们成为学习的工具,难以通过教育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与之相反,美加等国的课堂教学大多采取交互式、探究式,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们可就某一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活力。 三是教学理念和内容陈旧。笔者曾到国内一所中学参观,当地政府投资1000万元在该校建有一间现代化实验室,可这个现代化实验室从来没有对学生开放过,建成至今只做参观之用。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考试不考实验操作,学生只要熟练背记实验步骤即可。而在美加,中学生做实验必须自己设计,如果只做书本上的验证性试验,是很难得到高分的。 [热评]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人才的流动都是自然现象,不应被阻拦。中国的大学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在一个个教育工程的面前,自己的吸引力不升反降?中国教育决策者和大学管理者应该从日益升温的“留学热”中汲取经验,应用于自我求变的进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梦里几度回故乡简 凡在美国新泽西州郊外的一幢白色房子里,每天黄昏,她总是百无聊赖地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棕色的山峦映衬着暗蓝的天。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入她的心里。她预感今晚又将梦见中国。自从移居美国后,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这样多少可以缓解思乡的情绪。 夜幕降临时,先生问她今晚吃什么,她决定自己做。她实在厌倦了那些美国食物:牛排、猪排、火鸡和厚厚的番茄酱……她的又高又大的美国先生总是把煮饭当做激动人心的大事。当他准备晚餐的时候,他要求她离开厨房,拿出他的十几把刀,切牛肉用“牛刀”,切猪肉用“猪刀”,切排骨用“排骨刀”……这还不够,他又从中国背回四把刀用来切蔬菜。她告诉他,母亲多年来只用一把菜刀,他瞪着大眼睛说:“这不可能!如果你给一个美国人一把刀,他连一顿饭也做不了!” 美国人吃起肉来兴致勃勃,并不断和朋友、亲戚交流食谱,获得新的口味。他们“憎恨”蔬菜,也不知道如何烹调,总是把蔬菜放入一大锅清水里煮半个小时,最后加进一块黄油,连盐也不放。有一天她忍不住问先生:“你知道怎样烧蔬菜吗?”他想也不想地说:“煮死它!”这样的事同样也发生在大米身上。一次,她和她先生到朋友家做客,女主人很神秘地问她:“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有悠久的吃米饭的历史,但是你知道米饭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吗?今晚我让你开开眼 界。”那个美国女人用牛奶煮饭,还在里面加进了黄油、提子和面包,然后放在冰箱里冰冻,最后米饭被盛入漂亮的高脚杯里,上头顶着白色的奶油和一颗红樱桃。回到家她对先生下了一道命令:今后所有的米饭和蔬菜都由她来做,否则就是浪费,并有碍健康! 她总算是幸运的。她在美国的家舒适宽敞,上下三层,屋外有开阔的阳台,花园里有她先生亲手栽种的苹果树和樱桃树,环绕在碧蓝的游泳池旁。那是一个美国人一生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虽然如此,她感到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幸福。他们一生都在承受压力和竞争,连睡梦中都无法放松。她想起有一天她先生的感慨:“你知道我想念中国的什么吗?那里人们的轻松自如和那些令人激动的变化,那里的活力!别担心,我们会回去!”是的,她相信他们会回去! [赏析]不离开祖国,体会不到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本文作者情动于中,发于心,行于文,所写的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却真切感人。本文在写法上的鲜明特点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写的如“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母亲多年来只用一把菜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正体现了“她”对祖国强烈的思念之情。 点击进入应用体验之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