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导学案学习重点1.认识、理解修辞的特点和类别。2.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格。探究体验解引子思考:引子引用钱钟书的婉言拒绝说明了什么?答: 答案 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陈述变得异常吸引人,它可以让抽象的事理形象化,甚至可以以恰当的修辞来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分析活动阅读“广告修辞大擂台”,思考:1.修辞在广告中有何作用?答: 答案 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广告成了各种传媒中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其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广告语之所以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修辞手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广告语看修辞:当你看到“晶晶亮,透心凉”“万家乐,乐万家”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时,是否感到很亲切呢?想必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亲切而难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它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难怪运用了修辞格的广告语形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均不忘呢!那么,广告语主要采用的是哪些修辞格呢?常用的修辞格有:双关、顶真、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2.在广告中运用修辞应注意什么?答: 答案 在写广告语时,一定要注意创新,不能总是生搬硬套,人云亦云,这样的广告只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而不会留下好的印象。广告中的修辞运用得恰如其分,广告便会脍炙人口,反之,则会成为“败笔”。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修辞。写广告时,在认识到修辞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了解修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修辞的目的是更有效地传达和沟通。因此,不能违反广告语言真实、生动、简洁、准确的要求,“过度”运用修辞,会导致沟通的障碍。前些年,在我国广告界就出现过这种现象,有一则运用夸张的广告,竟达到虚假的程度:“某某某,五十亿人的家庭医生。”(2)谐音广告的泛滥,不但破坏了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而且引起了不必要的反感情绪。(3)广告要简洁,要尽可能地使句子缩短,千万不要用长句子和复杂句子。有人曾经说过:“最高级的形容词该归市场使用,在广告中没有它的位置。否则,它将会导致读者对你自我介绍的怀疑。除了给人以自吹自擂的印象外,不会有什么积极作用。”要点讲解1.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类型、特点和作用?答: 答案 包括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1)比喻,就是用一个事物给另一个事物打比方。比喻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比喻要有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两部分;第二,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性质不同,但又要有某些相像之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较浅显,使抽象的事物变得较具体。(2)借代,就是用一个事物给另一个事物“做代表”。借代有几种情况:一是以部分代整体,二是以特征代本体,三是以专称代通称,四是以具体代抽象。借代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简洁形象,生动有趣。(3)比拟,就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比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物当做人来描绘说明,即拟人;一是把人或物当做另一物体来描绘说明,即拟物。比拟的作用主要是使情感表现多样化,使事物描绘形象化。2.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类型、特点和作用?答: 答案 包括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拈连、镶嵌等。(1)对偶,就是将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排列起来。其特点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使用对偶可以使句子在形式上协调匀称、语音上圆润动听。(2)排比,就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3)反复,就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①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②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例: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记念刘和珍君》)
(4)拈连是在叙述甲乙两个关联的事物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如“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表现力。同时又巧妙地连接上下文,完成语义的跳跃,具有简洁、明快、使语句连贯的功效。拈连的运用大都是为了发人深思。(5)顶真,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例: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3.“比喻”和“借代”应如何区别?答: 答案 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都有“借”,但是借喻是用跟本体相似的另一个事物来打比方,借代则是用本体的特征或一部分来做代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可以用“像、是”等连接,而借代虽然也有被代表的事物和用来做代表的事物两部分,但本体通常不出现。所以看起来差不多的“喉舌、手足”是借喻用法,“口齿、手脚”就是借代用法。歇后语中的语义双关,比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也多是通过比喻形成的,不是借代。4.“比喻”和“比拟”应如何区别?答: 答案 比喻和比拟中都有“比”,但是从意义上看,比喻是打比方,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相似的事物;而比拟则是“变脸模仿”,把人写成物或把物写成人。而从形式上看,比喻可出现“本体+连接词+喻体”,也可只出现“连接词+喻体”,而比拟则只出现“被模仿的拟体”,即人或物的动作或状态,既不出现本体,也没有连接词。所以可以这样来检验,如果能将某个“连接词+喻体”的结构插在相应的拟体之前,原句就是比拟。例如“战犯们在狂吠”可以说成“战犯们像疯狗一样狂吠”,所以原句就是比拟,后句就是比拟加比喻。5.“借代”“借喻”和“象征”应如何区别?答: 答案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比如“东方红,太阳升”就是一种象征。有时候象征跟借代和借喻不容易区别,因为三者都是只出现征体、借体和喻体,不能或不必出现被征、被代、被喻的本体。象征和借代的区别主要在于:借代所代的事物确定;而象征相对隐晦、含蓄,需要琢磨才能体会;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只有表面的联系,象征的本体和征体之间是一种深层次的联系;借代是名词性的,只限于句中,而象征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句子,甚至全段和全篇。
象征和借喻的区别主要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但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例如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当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乌云”象征着反动势力,“黑暗”象征着腐朽的旧社会,“曙光”象征着中国人民革命即将胜利的希望。这些被象征物都没有办法用比喻的形式补出。基础测试1.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③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④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A.①对偶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双关B.①对偶 ②双关 ③拟人 ④比喻C.①反复 ②拟人 ③双关 ④比喻D.①反复 ②双关 ③比喻 ④拟人答案 B解析 ①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③属于拟人,“盘子唱歌”让人倍感亲切。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2.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生命就像一架有梦想的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B.理想的北斗在指引生命的征程。C.经过刻苦的钻研,十多年后,小王画的马真的很像徐悲鸿大师的作品了。D.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答案 C解析 A项是明喻。B项是暗喻,把“理想”比作“北斗”。C项“小王画的马”与“徐悲鸿大师的作品”属于同类事物。D项属于暗喻,比喻词是“是”,本体是“祖国”,喻体是“花园”。3.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带着金色光辉的太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村庄。答案 C解析 C项用的是比喻手法。4.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双关,“晴”既指雨“晴”,也暗指恋“情”。答案 C解析 不是对比,也不能说是“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5.(2011·广东)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④①⑤③②B.④③⑤①②C.⑤②①④③D.⑤③④①②答案 A解析 ④句是点明说明对象“语言”,是句段的总起句,放在开头;①句紧承④句,说明语言的运用需要“讲究一点修辞”;⑤句承接前句说明“好的修辞”的条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③句从反面说明“语言不符合语法”“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②句补充说明,针对“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的特例,指出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⑤③②。考点解析题型一 运用修辞仿写例题1 (2013·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答: 答案 (示例)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却不夺目。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示例以“平和”为话题,写了一个比喻句,再用“春天”与“秋天”对比,写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平和”的内涵与作用。可就近联想话题,如“淡泊”“从容”“宁静”等。
例题2 (2010·浙江)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1)尘: (2)舒: 答案 (示例)尘:人世间无处不在、到处飞舞的小小的土屑,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舒:它在向人们诉说着,只有懂得舍弃和给予的人,才会活得从容畅快,精神豪迈。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所给出的两个例句在句式上并没有特殊要求,这一点要注意到。因此我们在按要求拆字组句时可灵活选用句式,但拆字要合理,描写语言要优美,修辞手法可自由选择。解题技巧 做好仿写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形似:试题往往给出一个句式,这样,句式的一致性成了首先要达到的要求。(2)神似:仿写,不是僵化的模仿,除了“形似”之外,更要注意内在的一致性。①修辞手法一致。②内在逻辑一致。③感情风格一致。(3)合理:要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调动自己的人文积累和生活积累。同时,所写内容要符合事物的个性特征,要符合人之常情,要遵循生活的逻辑。(4)优美:语言要反复推敲,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题型二 运用修辞扩展语句例题1 (2010·四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答: 答案 (示例)南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山之巅,几缕如丝带般优柔的轻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荷锄沿秋草满径的小道悠然归来。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词语的能力。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100字内。扩写语句的目的是使简单的、抽象的、概括的句子尽量丰富、形象、具体起来,其做题思路除了合理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写外,还可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例题2 (2012·浙江)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答:
答案 (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解析 本题以组词成句的形式考查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解题技巧 ①看清要求,领悟情景。要全面领悟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把握材料所明示或暗示的情景,确定扩展内容。②明确方向,描写渲染。认真审题从中挖掘信息,明确扩展方向。③把握句式,前瞻后顾。④借助修辞,增强意蕴。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信息,寻找可供运用的修辞手法。即时演练1.(2013·浙江)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 答案 (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2.(2012·山东)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答案 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题目要求填写喻体,一定要紧扣给出的本体“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喻体要贴切表达出本体内容,同时还要与下文“还有什么用呢”衔接好。3.(2013·四川)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解析 本题从续写的角度综合考查了语言表达的多种能力。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