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6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发展探究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数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活经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3)单价一定,总价与购物数量。(4)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上面的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同样的研究数量关系,但要换一种新方式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例5)师: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问题有,关于计算水费的问题他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用小明的方法计算水费他们也会算;还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等等。2、分析解答。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要求李奶奶家10t水的价钱是多少?必须先求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计算:28÷8×1028×(10÷8)=3.5×10=28×1.25=35(元)=35(元)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屏幕上的提示。屏幕提示:1、问题中有哪两种量?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学情预设:在讨论中学生可能发现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的,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水费的问题。师: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预设:当学生谈到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时,要抓住时机,多问为什么?为什么水费和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用正比例意义去解决问题时要先设出什么量?数学格式是什么?怎样验证是否正确?(2)成果展示。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如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28︰8=︰108=28×108=2808÷8=280÷8=35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谁听懂了?师: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是怎么判断的?想一想,可以怎样验算。三、沟通联系,比较建构同时呈现“算术法”和“比例法”如下:28÷8×1028︰8=︰10=3.5×108=28×10=35(元)8=2808÷8=280÷8=351、让学生阅读P61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预设学生可能会质疑:
(1)为什么学习了算术方法,还要学习用比例解?(2)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该用什么方法解答?2、组织学生讨论:“用算术”和“用比例”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师:两种方法在计算求解时殊途同归,但算术方法必须求出那个不变的量得具体值,而比例方法只需根据数量关系表示出这个不变量即可,思维过程更具有广泛性、一般性。建议:学生今后用比例解这样的问题,并在检验环节中用算术方法解题来进行验证,可以“一举多得”。3、变式练习。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用比例解)4、小结。师:你觉得用比例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步骤?学情预设:估计学生能总结出主要步骤,如有困难,老师要及时引导、点拨。(1)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依据比例意义列出方程。(3)解方程,验算,写答。四、练习巩固。(1)判断题:①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②圆的周长公式中当C一定时,π与d成反比例.()③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④︰8=(不是0),和成正比例。()(2)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的海水含盐几吨?五、板书设计。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28︰8=︰108=28×108=2808÷8=280÷8=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