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四课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学习重点 1.掌握熟语的类型。2.积累熟语并能正确运用。引子引用张大千劝酒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走‘马’观‘花’”,思考以下问题:1.漫画与成语有何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有哪些来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何定义成语?其特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定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请根据特点给它们分别分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3.熟语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语误用主要有哪些类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与世界》这本书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全书没有一篇文章是未经长期准备和思考就率尔操觚的。B.“为利而学”而不是“为学而学”的状况,是旧中国长期衰弱、国人“非愚则谀”的主要原因,使中国科学事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C.狄德罗早年的写作生活,是贫困与朝不保夕的不安定生活。虽然生活很拮据、艰苦,但他还是处之泰然。D.京东地区传来喜讯,经过考古队翻云覆雨的挖掘工作,大批商代文物终于在平谷刘家河重见天日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妇女进行思想教育,固然要从宏观上着眼,抓好面上的教育引导,但更要注意从微观入手,区别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办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B.刘经理果然是商场高手,很快就和外商谈好价格,签订了合同,完成了“凯利公司”的第一笔一锤子买卖。C.杜威出众的弹跳和优异的头球技术已经成为国奥队的重要得分手段,沈祥福不会忘记,在昆明,正是杜威的两个头球避免了国奥队在叙利亚小阴沟里翻船。D.在银行看来,货币市场天生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B.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拖泥带水”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拖泥带水”就不可避免。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C.鬼子教官训练这支杂牌军时洋相百出,站队列前后左右混乱,稍息立正不分里出外进,前仰后合,气得鬼子教官“八格呀鲁”的直骂。D.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条条大道通罗马,做做操、走走路、跑跑步都是锻炼,选择环境条件允许的最佳锻炼方法,持之以恒,肯定能见实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不是一挥而就的,也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使用同一个统一的模板。B.北京冬储大白菜风光不再,缘于近几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冬季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日渐丰富,因此大白菜作为百姓“当家菜”的地位才逐年下降。C.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D.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义愤填膺,褒贬不一。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丰田对美国和中国市场实行的差别化理赔待遇大家众所周知,但是国内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都还没有对此公开提出异议。B.“生易死难”是最突出的中国生命特色,其中无妨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拖沓因素,由此却孕育出洋洋大观的中国长寿文化。C.精英决策者高瞻远瞩的胆识与气魄,早期创业者筚路蓝缕的辛勤劳作,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让读者荡气回肠、感慨万千。D.中美关系已有巨变,即使奥巴马个人风采依然,他也无法在中国挥洒自如,难怪美国传媒批评他此行没有具体成果。题型 正确使用熟语(一)客观选择型例题1 (2014·北京)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水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二)主观应用型例题2 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明”字的成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②____________。解题技巧 ①要分辨熟语的语义。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熟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仅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另外,还有不少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熟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定它用错了。②要辨明熟语的细微差异。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熟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同义熟语的辨析,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如“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震耳欲聋”与“振聋发聩”等。③要区分熟语语义的范围。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④要注意熟语语义与句子中有些词语意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和该熟语的部分意思相同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有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⑤要重视熟语所指的对象,要辨别熟语特定的方向性。有些熟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有些熟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⑥要看熟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熟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⑦要分析熟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巧扣语境答题。使用熟语,就表明熟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熟语的语境义是什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熟语运用题的钥匙。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可能会出现用词不当的错误。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例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用“身临其境”才妥当。⑧要分析熟语的感情色彩。熟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熟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熟语。否则,熟语运用就不恰当了。⑨要注意熟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有些熟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熟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答案精析解引子熟语是汉语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灵活地运用、活用和化用熟语,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为语言增加文采,而且还能取得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引子中张大千劝酒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析活动1.成语与漫画有相似之处,都言简意赅,用很少的笔墨反映丰富的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2.(1)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生活。如,带“马”的成语大多与战争有关,因为马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装备”,古代战争一般少不了它,因而流传下来的与战争有关的带“马”的成语就非常多,如“兵荒马乱”“人仰马翻”“千军万马”“鞍前马后”“马革裹尸”等。(2)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马不仅在战争中担任主要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得非常普遍,因此,一些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成语也流传了下来,如“走马观花”“走马上任”“青梅竹马”等。另外,马身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的祖先据此还创造了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等。(3)来自古代寓言、历史故事。这样的成语一般都包含着一个具体的内容,大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它的出处,也称为典故。如“指鹿为马”“倚马可待”“风马牛不相及”等。知要点1.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组。成语一般采用“四字格”形式,保留古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点。2.熟语家族中的兄弟姐妹有很多,较常用的是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1)惯用语,指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按词性分:动词性惯用语,如“走后门、碰钉子”等;名词性惯用语,如“马后炮、定心丸”等。按褒贬分:含贬义的惯用语(占大多数),如“开倒车”等;含褒义的惯用语(占少数),如“主心骨”等。(2)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歇后语一般可分为:喻意歇后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谐音歇后语,如“老虎拉车——没人赶(敢)”。(3)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比喻通俗的一些语句。谚语可分为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和只反映某种实际现象的语句,亦称“俗语(俗话)”。3.(1)结构上有固定性。熟语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因此不能颠倒原有成分,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不能替换原有成分。(2)意义上有整体性。熟语大多不能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意义,往往有自身特殊的意义。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3)有自身的特殊形式。4.(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例如:“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使人信以为真。多被误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2)色彩不分,褒贬失当例如:《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是褒义词。把此词加于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之误。但是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地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就不应视为错误。(3)对象不当,张冠李戴例如: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书籍很多,不能指金玉之类,例句中属误用。(4)范围不清,轻重失当例如: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好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很重。例句中用在“考生”身上犯了“重词轻用”的错误。(5)搭配不当,功能混乱例如:该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丈夫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该词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例句不能再用“感到”一词。(6)不合逻辑,事理不通例如: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测基础1.D [D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有时也指耍手段,弄权术。句中将该成语等同于“挖掘”之类的词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A项率尔操觚:不经考虑,挥笔成文。形容才思敏捷。B项举步维艰:迈开步子都很艰难。形容处境艰难。C项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2.B [“一锤子买卖”比喻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3.B [“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与句意不合。]4.B [A项“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可写成了。形容文思敏捷或笔法娴熟。此处应改为“8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学案一蹴而就”。B项“风光不再”指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开始走下坡路。C项“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D项“义愤填膺”指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端愤怒。语意与语境不合。]5.A [“大家”与“众所周知”语意重复。]明考点例题1 C [本题考查熟语的使用。A项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符合语境。B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家人不说客气话。符合语境。C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运营商进行价格竞争,不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符合语境。D项君子之交淡如水: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符合语境。]例题2 (示例)①“明镜高悬”,比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②“明哲保身”,多指为了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性问题的处世态度解析 此题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题,将续写和对成语的理解结合起来考查,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第一,考查了读写能力;第二,考查了对相应成语的理解;第三,考查了对含有“明”字的成语的识记。解答此题一要有一定的成语识记量,二要对识记的成语进行准确理解并恰当表述,三要按每组句子前面的中心句的提示进行续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抓住有“明”字的成语就写,那样可能会文不对题。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