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1、例2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张同样大的圆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5分钟)(一)基本练习。1、说出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口答:4÷2=1÷3=3÷4=(二)导入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很快的口答出“4÷2”的商,可是“1÷33÷4”的商却不能很快的答出,它们的商究竟怎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分数与除法(板书课题)(三)根据课题质疑。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自学课本49页例1和例2,就能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预设: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探内容:教材49页例1和例2,思考下面问题①例1和例2各求什么?应怎样列式?②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应该怎样表示?是1个的多少?也就是多少个?③拿出准备好的三张相同的圆形纸片,将它们平均分成4份?观察每份是几个,也就是几分之几?④观察例1和例2,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的商时,该怎么办?可以用什么数表示?⑤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谁做分母,用谁做分子?分母能为0吗?为什么?⑥如果用a、b分别表示整数除法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怎么表示呢?⑦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解疑合探(10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2、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①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②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③因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④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用字母表示a÷b=(b≠0)⑤联系:被除数÷除数=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三、质疑再探(5分钟)1、学生质疑。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如果被除数或除数是小数时能否用分数表示他们的商?四、运用拓展(10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①7÷13=————=()÷()()÷9=②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7÷12=25÷24=9÷9=③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等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④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走了几分之几千米?(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联系:被除数÷除数=
区别:用字母表示a÷b=(b≠0)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