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现代诗人。 浙江杭( háng)县人,祖籍南京。◆ 出身于职员家庭。◆ 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 zhé)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 1923à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1925à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此时戴望舒在文学爱好上接近法国象征派诗歌,如魏尔伦等人的作品,这对于以后他的诗歌创作起了重大影响。◆ 1926年春à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璐》旬( xún)刊上发表诗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与革命宣传工作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拘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避离上海,至江苏松江。后到北京,结识冯雪峰、李霁(jì)野等人,并在《莽原》上发表诗作。◆ 1928à回上海,此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译工作,开创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里程.◆ 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于1929年出版。◆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时,曾翻译、介绍苏联的作品和论著。其中《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一书,为鲁迅、冯雪峰合编的《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 1930年3月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即为成员。但后来对某些文艺问题的看法与左翼作家有分歧。◆ 1932à《现代》月刊创刊,他在上面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 yì)业、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此时编定诗集《望舒草》(收《我的记忆》集内部分诗作及此后所发表的新作,并附《诗论零札》一文),于1933年8月出版。◆ 1934à曾去西班牙旅行,1935à从法国回国。1937年1月à诗创作合集《望舒诗稿》出版。◆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孤岛”继续著、译,后于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 1941à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并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并进行著、译、研究等工作。◆ 1948à,因参加民主运动受国民党政府通缉,再次去香港。◆ 1949年辗( zhǎn)转到达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 1950年2月8日因气喘病逝世。他被称为是“一个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胡乔木《悼望舒》,1950年3月1日《人民日报》)。写作背景:¢ 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注释:①彳亍(chìchù):走走停停的样子。②太息:叹息。③颓圮(pǐ):坍塌,破败。
篇章结构分析:这是从作品与宇宙(世界) 关系角度出发去分析诗中所写意象所包含的超越于诗人一己之情感的特定的时代、社会内涵,也即探寻诗中意象所形成的境中之意(未形境) 。1927 年夏天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国共分裂”,蒋介石对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造成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黑暗。原来积极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了夜的深渊,找不到方向和出路,从而陷入苦闷、迷惘、彷徨、幻灭之中,“你往何处去”成了他们的普遍心结,他们在失望中挣扎,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戴望舒本人曾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1927 年3 月,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于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这种特定的时代氛围和作者此时特定的心境在《雨巷》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物。在该诗里,那悠长寂寥、阴暗颓圮的“雨巷”实际上正是那个时代令人压抑的氛围的写照;而“我”的孤独、彷徨,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慕和希望破灭后的惘怅、忧伤,实际上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段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的流露———苦闷、迷惘、失望着,又憧憬期待着。这种心境不禁使人想到金克木先生所译的诗句———“那黄金的青春与希望,今在何方?已如吹啸着的风,风去茫茫。”诗歌虽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在所有文体中,最具私人性、个性化,但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社会的烙印。从社会层面去解读《雨巷》,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而且这种因同时代造成的失落、压抑、苦闷与因爱而生的憧憬、忧伤、无奈在情感格调上是暗合的,两者并不相互抵牾。主题思想: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思想内容:¢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层次结构分析】:可以将全诗分为三层:¢ 第一层(1至2节):写期盼着丁香姑娘的出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二层(3至5节):写丁香姑娘静默地走近,又如梦般地飘过。“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走尽这雨巷。”¢ 第三层(6至7节):写丁香姑娘走后带给诗人的无限思念与惆怅。“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三种内容的阐述视角:日常生活视角——爱情诗现实斗争背景——暗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现实出境和社会情绪;抽象理念——“丁香姑娘”是“美”与“理想”的象征
艺术特色:朦胧含蓄的意象美。à诗中最突出的意象是那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姑娘”,她既带着“芬芳”又露出“忧愁”、向“我”“走近”又很快地“飘过”远去······这位可望而不可及的丁香姑娘,正是诗人心目中那美好而又难以追求到的理想的象征。而“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也正是当时黑暗阴沉、令人压抑、看不到出路的社会现实的写照。这些意象都不是单纯地反映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中的场景,而是有着浓厚的象征色彩,同时又无法完全排除诗人感情生活体验的影子,因而该诗显得朦胧含蓄,耐人回味。 格调清新的古典美。à这首诗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技法,以“丁香”与“愁”联系起来,正是古人诗词中常用的写法。除了“丁香”,还有“油纸伞”、“雨巷”、“篱墙”等均构成为典型的诗意化的江南雨中景致,烘托出含蓄、深沉的情感氛围,使诗歌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出一种古典美的魅力。这在当时的新诗创作中还是很少见的,所以特别能够给人以清新之感。韵律和谐的音乐美。à全诗采用自由体形式,押韵灵活,有的行行押韵,有的隔行押韵,有的押韵在句末的韵脚上,有的则又在句中隐含用韵。这和古典诗歌的传统用韵方式不同,很大程度上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仑的影响。加之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大量运用,在结构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产生出和谐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 诗歌的押韵.à《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结论:1.“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和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2.“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也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3.“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和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4.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和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