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过节和观灯》教学资料 长春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过节和观灯》教学资料 长春版

ID:1029804

大小:71 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 过节和观灯作家与作品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1949年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了一名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沈从文先生的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与沈从文先生在国内的默默无闻相反,沈从文在国外声名鹊起,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沈从文在文学上,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卷,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独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形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思考与讨论一、节庆风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在这方面你都知道哪些?请向长辈们了解,或到书籍中查找,把掌握的情况在同学间交流。本题属于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方面需要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对学生加以指导。二、随着生活的变化,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些变淡了,有些消失了。对此,你有哪些思考?节庆风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但是,随着生活的变化,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正被刷新和提升。传统意义上的节味淡了,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品月饼、春节庆团圆等风俗。在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对“洋节”采取接纳态度的同时,也不应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自古就是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在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同时,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有关民俗专家提出,要叫响我们的传统佳节,让它们的文化内涵得以更大的发扬,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在端午龙舟竞渡、元宵闹花灯等传统群体活动中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使节日的活动获得更大的认同感和更多的参与者,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此外,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在高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设立民俗文化的科研项目,以加大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之花不仅根柢发达,而且在社会各界的精心呵护与培育下,生命力会历久弥新,重绽馨芳。三、课文把生活情景的生动描述与文史知识的自然铺排,巧妙地结合于一体。体会这种写法的长处,并学习这种写法,尝试写一段文字。生活情景的生动描述与文史知识的自然铺排,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拓宽读者的视野,还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下面这段文字就是选自原文删去的部分,供大家参考: 大家主要兴趣自然在跑马,特别关心本村的胜败,和划龙船情形相差不多。我对于赛马兴趣并不大。云南马骨架多比较矮小,近于古人说的“果下马”,平时当坐骑,爬山越岭腰力还不坏,走夜路又不轻易失蹄。在平川地作小跑,钻子步走来匀称稳当,也显得满有精神。可是当时我实另有所会心,只希望从那些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发现一点“秘密”。因为我对于工艺美术有点常识,漆器加工历史有许多问题还未得解决。读唐宋人笔记,多以为“犀皮漆”做法来自西南,系由马鞍鞯涂漆久经摩擦而成。“波罗漆”即犀皮中一种,“波罗”由樊绰《蛮书》得知即老虎别名,由此可知波罗漆得名便在南方。但是缺少从实物取证,承认或否认仍难肯定。我因久住昆明滇池边乡下,平时赶火车入城,即曾经从坐骑鞍桥上发现有各种彩色重迭的花斑,证明《因话录》等记载不是全无道理。所谓秘密,就是想趁机会在那些来自四乡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再仔细些探索一下究竟。结果明白不仅有犀皮漆云斑,还有五色相杂牛皮纹,正是宋代“绮纹刷丝漆”的做法。至于宋明铁错银马镫,更是随处可见。云南本出铜漆,又有个工艺传统,马具制作沿袭较古制度,本来极平常自然。可是这些小发现,对我说来却意义深长,因为明白“由物证史”的方法,此后就用到研究物质文化史和工艺图案发展史,都可得到不少新发现。当时在人马群中挤来钻去,十分满意,真正应合了古人说的,“相马于牝牡骊黄之外”。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沈从文《过节与观灯》)有关资料1.课文简析本文是一篇极富生活情趣的散文,作者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华民族的节庆风俗,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的是愉悦和怀念,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在“过节与观灯”的大标题下,介绍了“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节的灯”两方面内容。写“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作者在第1、2段首先从中国的各种节日习俗谈起,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从文章思路来看,谈中国的节日习俗也是必要的,文题为“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因此,首先必须先写节日习俗,从全国的各种习俗引出地区性习俗,水到渠成地转写南方的端午节的习俗。南方的端午节留给我特别印象的习俗是龙舟竞渡。第3段描写记忆中赛龙舟的景象。作者特别强调它留给自己的印象之深。第4段借历代的艺术品回顾赛龙舟的悠久历史。此时的作者更像是一位渊博的历史学家,带领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 第5段以明清时代为例说明人民对赛龙舟活动的喜爱。四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写“灯节的灯”,首先交代人们元宵节观灯的悠久的历史。第2段介绍古代灯节的盛况和“琉璃灯”“万眼罗”等几种奇巧的灯。如果说第2段是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古代观灯的盛况的话,那么第3段则以家乡为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形象地描绘了灯节的热闹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节庆习俗、对人的品味和赞赏。最后,提出自己的预见:随着生活的变化,观灯的习俗将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结尾戛然而止,引发读者对已不存在的习俗的思索。“龙舟竞渡”也好,“灯节的灯”也好,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五花八门,但是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在作者有条不紊地梳理之下,顿时“秩序井然”,文章的思路就显得十分清晰了。沈从文的散文,不饰雕琢,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本文更是把广博的文史知识和朴实厚重的语言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拓宽读者的视野,还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洗尽铅华之后,絮絮地诉说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2.问题研究作者在引经据典地向人们介绍了古代灯节的概况和“琉璃灯”“万眼罗”等几种奇巧的灯的时候,还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宫中行乐图描绘的宫中过年的热闹景象,文章就是要以此作为实例,更为详实地向人们介绍古代灯节的盛况,使内容更加充实、可信。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形象地描绘了灯节的热闹景象,同时还讲述了自己长大后读宋代咏灯节灯事的诗词的感受,在有了儿时观灯的生活体验之后,作者才会对描写观灯的文学作品倍感亲切和熟悉,作者借此表明家乡的灯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之深和对灯会的喜爱,并巧妙地过渡到下文。3.永远的“乡下人”很久以前就想写一些文字,企图用以纪念和诠释这位“乡下人”,但又怕因此招来非议而迟迟未敢下笔。曾经对友人说:另眼相看沈从文,实实在在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乡下人”。事实虽如此,我想大部分人仍然不会苟同。梁实秋 先生在《忆沈从文》两篇短文中,形象生动地对印象中的沈从文进行了描述。“我记忆中沈从文瘦小而弱,身体很坏,脸色苍白,常常流鼻血,一流鼻血脸就更苍白了……印象中他是很孤独的,不与人来往,就是在房屋里拼命写东西。”“从文虽然笔下洋洋洒洒,却不健谈,见了人总是低着头羞答答的,说话也是细声细气。”“从文初登讲坛,怯场是意中事,据他自己说,上课之前做了充分准备,以为资料足供一小时使用而有余,不料面对黑压压一片人头,三言两语地就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剩下许多时间非得临时编造不可,否则就会冷场,这使他颇为受窘。”“他本有流鼻血的毛病,几番挫折之后苍白的面孔愈发苍白了。”“从文一方面很有修养,一方面也很孤僻,不失为一个特立独行之士。像这样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当时他很穷,来要稿费,书店的人说要梁先生盖章才行。沈从文就找到我家来了,他人很奇怪,不走前门按铃,走后门,家里的佣人把收据给我,我看是‘沈从文’,盖了章。后来我想下来看看他,但是他已经走远了。”用沈从文自己的话来说,我不过是写点文章、教点书、做点事搞点饭吃吗!因此,面对一生中许许多多的“偶然”和“情感”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困惑和不解。“末了是无奈地摇摇头,凄然地一笑,仍然是那个憨态可掬的‘乡下人’。”面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的墓志铭,除了“但恨不见替人”的感叹外,我自是没有任何资格可以对前人妄加评议一番,幸亏“乡下人”在早年的《湘西·题记》中曾预言:“因此这本书的最好读者,也许应当是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与这个地方荣枯永远不可分的同乡。”据此推之,“能理解我”者亦应如此。“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与武则天的无字小碑又有什么两样呢?(吴心源)4.上元节·观灯闹元宵·走百病 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惧怕吕后残暴,敢怒而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妄图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齐王刘襄为保刘氏江山,首先起兵讨吕,并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铲平“诸吕之乱”恰在正月十五日,汉文帝把该日定为元宵节。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正月十五已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但汉朝的上元与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直至唐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今日之元宵节。清末民国初年,北京的元宵节仍是相当隆重,它与新春厂甸庙会、白云观的燕九会神仙合称为“上林盛举”。观灯闹元宵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了。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主要内容,俗云,“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的北京,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珠宝玉器、日用百货无不俱备;各铺户、摊贩俱张灯结彩,挂绢纱、明角、麦秸、通草制作的花灯,供游人观赏。“灯市口”这一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市肆更为讲究,东四牌楼、地安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正阳门外大街等处的糕点铺、布铺、绸缎庄皆争奇斗艳,绘人物的、绘花卉的、绘禽兽的颜色鲜美,妙态传真,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各式各样的花灯;北城地安门外更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龙虎鱼鸟,内燃灯烛,“华而不奢,朴而不俗”……今日,龙庆峡冰灯、北海冰灯、地坛公园冰灯,北京环城郊县各式各样的冰灯会不就是昔日那些冰灯的延续和发展吗?给节日的北京更增添了喜庆,给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更增添了嬉戏游玩、养生保健的好去处。上元节应节食品是元宵。正如《燕京岁时记》云:“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元宵节闹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圆月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旧北京一些有名的糕点铺,如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瑞芳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正明斋,均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在棚里支架。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生意十分兴隆。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制成的香、辣、甜、酸、咸五味;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煮、煎、蒸、炸皆可。考证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所著著名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食疗本草》,制作元宵之糯米、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葱、芥、蒜、韭、姜等皆属食疗药味,元宵当属药膳之组成。药食同源,元宵佳节吃元宵,不仅是“口福”,不也是人们“怀古”与“食疗”的良好结合吗?伴随时代的变革,各种“无糖元宵”的问世,也给广大糖尿病人消除了服食元宵的后顾之忧。走百病 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演武术、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妇女们去各城门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至今郊县乡村仍保留此习俗,“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冈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精神因此振奋,通过野外游览,饱览如画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从元代以来即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便使北京传统的民俗源远流长,格外丰富多彩。抛弃“走桥、摸钉”的封建迷信色彩,“走百病”不正蕴涵着“防病健身”“养生保健”的深远意义吗?如今人们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色色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5.广州的龙舟竞渡农历五月初五,在广州市区海珠桥到人民桥的珠江河面上举办龙舟竞渡活动。届时,广州城区万人空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游客前来参观龙舟比赛,可同时参与“洗龙舟水”“挂香囊”“尝龙舟宴”等多项民间习俗活动。 广东龙舟节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端午赛龙舟的活动。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廷活动。到了明、清两代,广州是龙舟竞渡的鼎盛期。而古时广州龙舟竞渡与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艺术活动。正如屈大均当年所形容的:“舟龙长十余丈,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陪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而现在则是舟小人少。龙舟竞渡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比赛活动。现在,端午节龙舟竞渡活动已演变成为广东龙舟节。在美丽的珠江河面上,从1995年起,每年都举办了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来自广州市和全国各地,乃至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条龙舟,在珠江上荡舟参赛,时间长达几个小时之久。龙船景 龙船景则是广州地区端午期间举办的一种岁时民间娱乐活动。端午前后,广州市各乡都将择定一日,进行龙船表演,称为“龙船景”。届时,村前门楼披红挂绿,沿江沿河两岸彩旗飞扬,锣鼓声到处可闻。人们穿上新衣到沿岸观看龙船表演各种技艺,叫做“趁景”。珠江三角洲以往最负盛名的龙船景则是广州市的新塘景,每年市郊和附近各市县都有不少龙船赶赴新塘“应景”,参加表演或比赛。这项活动一直流传至今。1965年广州出现了第一支女子龙舟队成为大新闻,一举改变了妇女过去不能上龙船的旧传统。现在,广州各市、区,如番禺、黄埔等都组织起许多女子龙舟队,妇女们顶起了“半边天”。广州人的端午风俗 广州人每逢过端午节,有许多民间习俗,如斟艾酒、饮朱砂雄黄酒、挂菖蒲艾草、食各式粽子,还要在房前屋后洒雄黄,门前贴符章,小孩要佩戴朱砂雄黄香包等,认为这样可避邪。此外,最有广州特色的要数划龙舟、龙船景和吃荔枝了。届时,大家都来到河边看划龙舟。传说,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而明代举行的龙舟竞渡活动也有多种古籍记载。建国后,广州每年都组织龙舟比赛或表演。“文革”期间,这项民间赛事被迫停止。1979年后,划龙舟重新恢复。从1985年起,广州市按照国际标准先后组织了4届龙舟赛。1988年的龙舟竞渡,开创了将体育、经贸、文化、娱乐、旅游活动相结合的先河。1990年参赛龙舟1434艘次,观众166万人,其中海外旅游者6000余人。从1995年起,广州市政府更是创办了每年在珠江流经闹市区河段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之成为广州市民欢度民间节庆的一个新热点。教学建议1.如今的中学生对“赛龙舟”和“观灯”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调查、整理和民俗相关的知识,既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又可以借此开展语文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2.本文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教师基本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主要研讨内容如下:(1)指导学生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2)指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写“赛龙舟”和“观灯”时的内在情感。(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相关写法。3.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后,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对节庆风俗的认识和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的各种节日,借此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内涵。4.课文把生活情景的生动描述与文史知识的自然铺排,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体会这种写法的长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