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我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雪落在我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方案和对策

ID:1030243

大小: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业资料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姓名靳丽卿工作单位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年级学科高一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收入在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这一单元都是新诗。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陶冶美好情操。艾青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广大中国人民在日军侵略下的悲惨的受难图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画面感极强,并通过雪、寒冷、夜等背景性的描绘,更突出了凝重、沉郁的意境。所以在教这首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图景,深入解读,才能把握诗人深沉的情感。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雪”“寒冷”“雪夜”的象征含义。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诗歌意象和沉郁、凝重而内含深情的语言风格。(2)过程与方法:阅读与体悟,朗读、品味语言、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国的苦难和诗人“深沉的爱”的内涵。教学重点:赏析诗中意象并感受诗作沉痛热烈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悲怆的语言风格及“深沉的爱”的内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高一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新诗,虽然他们曾经背诵过不少古诗,但对于把握诗歌里抽象感情的能力是很弱的,而且写这首诗的时代(1937)距离现在较远,零零年代出生的学生理解这首诗中的深沉感情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与图景的特点,然后通过联想,反复朗读,并联系时代背景来把握理解诗人深沉的感情。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齐读《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中国的这片沃土,它起伏的曲线折射过光辉也包容过灾难,它凛凛的骨架是丰足的内涵更是走过苦痛的坚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同样是这位诗人,在1937年一个严冬的夜晚,目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苦难,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今天,让我们再次通过这首诗感受艾青对中国土地深沉的爱。二、诵读诗歌,感知形象。1.首先,大家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全诗中反复咏叹的两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啊……那么,你认为这两句中关键词是什么?【明确】寒冷封锁学生诵读。要求放慢语速,声音低沉,读出寒冷,沉重,压抑的感觉。2.中国的土地被雪覆盖,被寒冷封锁,是寒冷的,是沉重的,那么雪,又指什么呢?【明确】苦难。(结合背景加以解释)一场大雪的降临,诗人感到了透彻心扉的寒冷和绝望,更加触动了他内心的深广的忧虑,于是借这首诗写出了民族的苦难。总:这一节点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沉重的,寒冷的,压抑的,甚至是窒息的。3.诗歌的其它诗节呢,则通过刻画一系列形象揭示了中国的苦难,大家找一找,都有哪些主要形象呢?【明确】风(老妇),农夫,“我”,少妇,母亲,垦殖者4、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来感知这些形象。(读全诗,师生分工合作,配乐。)三、品味意象,探求意蕴1、诗人是以形象思考着世界,理解着世界。最触动你的形象是哪个?思考那个形象有何特点?你体味出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读-析-读)①风:悲哀控诉艾青堪称是“苦难的画手”。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这象征着苦难的雪夜之“风”中看得见“太悲哀了的老妇”的形象,听得见“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从中不难见出艾青对“苦难”感觉之深沉,“忧郁”体验之沉重。正如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告白的那样: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土地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投影展示】与下段比较风像一个疯狂的暴君扬着他威严的权杖声竭力嘶地发号司令用此段与课文对风的描写作比较【明确】这里说它“像一个太悲哀的老妇”,完全与传统的风的感觉不同,是属于弱者,而不是像冬天的风,它是属于强者,它让你感觉寒冷。所以“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这个比喻给人的感受,不仅有寒冷,而且还有凄清、痛苦和忧伤,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②农夫:前路迷茫品味人称代词,“你”,重点把握“你要到哪儿去呢”。→你能到哪儿去呢?你哪也去不了,你无处可去啊!【明确】“你中国的农夫,要到哪去呢?”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这位农夫已经走投无路,无法生存,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已经无处可去。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往深一层理解,就会发现,艾青有着更为深广的忧虑。那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了剥削压迫,从没有真正摆脱过受奴役的枷锁。本来已经苦不堪言的中国农民,又遭遇到外族的侵略,内忧加外患,中国农民啊,你的出路在哪里呢?③“我”:生命憔悴重点品读人称代词。“我”、“你们”。“我”和“你们”的反复出现,“也”的反复出现说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诗人没有站在局外,而是和受难人民站在一起,在悲吟农民命运的同时,也在悲吟自己的命运。一个27岁的如此年轻的生命就饱受了生活这样的摧残,它似乎在说明诗人在时代面前也是一个弱者的角色、一种悲剧的命运。这个生命也是十分憔悴的。④少妇:被辱恐惧“一盏小油灯”:一盏,小,又是在雪夜的室外,我们通常会担心……会灭掉,你又能想到什么呢?岌岌可危的生命。“破烂的乌篷船”:在一个有雪的寒冷的夜里,这个破烂的乌篷船应该就是这个少妇休息的地方吧,漂泊无依,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家园被毁;“失去了男人的保护”——亲人被害;“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了敌人刺刀的戏弄?”——受到凌辱与死亡的威胁。⑤母亲:流离失所品读“我们”读出了诗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怜惜,诗人完全和人民融合在了一起了,他把所有受难的母亲都当作了自己的母亲。也读出了生为人子却无法保护母亲的心酸。我们愿意为母亲挡住一切的苦难,我们愿意为了拯救母亲而付出一切。读这个“我们”,不在于声音要多么大,而在于读得热,读得深切,来,再读……总:那些母亲、妻子,还有众多的姐妹,是最需要保护的人,却遭受侵略者如此欺凌,我们的民族希望何在啊?于是,作者发出了如下的感叹: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内心深深的痛,对中国前途的无限担忧焦虑。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⑥垦殖者:绝望无助“被烽火所啃啮”---烽火:战争;啃啮:咬,而且用牙一点一点地咬,战争就这样一点一点残忍地蚕食着我们的国土。“垦殖者”失去了家畜,失去了田地,一“垦”一“殖”都失去了依托,他们还拥有什么呢?一无所有!“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无数的农民,在肮脏不堪的环境中眼里满是绝望的神情。真的让人心疼“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这些苦难的中国民众在生存线上挣扎,艰苦地寻找着出路。总结:我们已经分析了三个(或两个)形象,此时,我们已经不忍心再用语言去触碰他们饱经苦难的心了,因为每一次分析都是一次痛。形象各个不同,风,寒冷、阴森,在悲哀的控诉,农夫前路茫然,“我”这个年轻的生命如此憔悴,蓬发垢面的少妇饱受欺凌,年老的母亲流离失所,垦殖者一无所有,绝望无助。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苦难却是相同的。正如他艾青诗中所写的“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四、质疑探究,情感升华最后一节中却提到“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你认为能吗?(本题可不同理解,学生自圆其说即可。)投影展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里最忠实的代表。——艾青他理解了百姓,用诗歌倾诉出苦难的心声。这是一种理解,一种抚慰。在今日,如果能由它而激起一点儿民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恋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艾青总结:我想,艾青应该是做到了!寒冷的封锁越严酷,就越体现作者心中那份深沉的愤懑。这巨大的悲悯之情,这压抑着的愤懑,足以给人以震撼,以启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土地被寒冷封锁,有无尽的苦难,更有作者对土地遭到涂炭的痛心、忧虑,对残酷的侵略者的愤怒,对苦难民众的怜惜、同情,对自己无力保护亲人的心酸和无奈。我想,这便是深沉爱的无限内涵吧。最后,我们师生带着对中国苦难民众的理解,带着这份深沉的爱,再次朗诵诗歌。(配乐)五、分享学习成果这堂诗歌欣赏课:我感受了诗人。。。。。。我懂得了诗人。。。。。。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诗歌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整体感知部分1、导入投影展示设计精美flash画面,营造意境。2、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及飘雪的动态flash画面,营造真实意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3、背景介绍时,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图片及相应纪录短片。因为初中学过艾青的相应作品,可让学生提前预习,上网寻找艾青相关资料,课上可让学生自己谈谈作者。富于情感,意境的营造相当重要,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诗歌相应的情境,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作者传达的情感。文本分析部分:诗人是以形象思考着世界,理解着世界。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风(老妇),农夫,“我”,少妇,母亲,垦殖者”形象。教师投影展示相应的评价资料和拓展延伸的资料。适当通过投影展示形象图片。学生品味赏析最触动自己的形象,以赏读分析为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情感。艾青堪称是“苦难的画手”。通过品味形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正如他艾青诗中所写的“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探究升华部分:投影展示艾青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你认为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质疑探究。(本题可不同理解,学生自圆其说即可。)拓展学生视野和思路,加深对作者的理解和他创作本诗的意图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六、教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否独立思考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能否善于合作我能否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否自由表达我已养成良好的写批注的阅读习惯能否独立思考我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是否富于想象我在学习中心灵有所触动是否认真专注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为什么呢?我还有与这节课相关的内容的问题问老师得分七、教学板书板书设计:雪寒︳冷苦︳难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八、教学反思《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后总结反思:一、“少讲多读,少议多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首情感热烈的散文诗,所以教学方法首选朗读,回归诵读、涵咏的诗歌解读传统,从诗歌文本的充分有效阅读入手,通过教师的教学点拨与引导,加深学生的诗歌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诗歌,领悟、体验、表现诗歌内在整体情感的能力。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学生多读,教师少讲,学生多议多读,在读中自然而然的体味作者的情感。我引导学生运用散读、齐读、析读等朗读的方式,使得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适宜的朗读氛围中。同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通过给学生讲解朗读的要领与技巧,分析朗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读?”“应该怎样用朗读来体现诗人的情绪与情感?”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二、“以情促知,全情投入”在整个课堂中,注重对诗歌的情感的理解、体悟与把握。在整个的教学中,我的情感一直是饱满、高昂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的意境中以及对诗人情感的体味中,尤其是我的动情朗读体现了我对这首诗的深刻理解,并且也深深的感染了学生。师生互读,配乐朗读,这样,整个课堂都充满着阅读与赏析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课堂的流程,使得课堂能够顺畅地自如地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三、“生为主体,善于引导。”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就是学生理解体味的过程,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循序渐进的体味,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课堂预设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课堂进程中的学生反应即时做出随机调整。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诗歌的品读即便是粗浅,或者是对课文的理解有些偏差,也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努力地认真地倾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他表述错误的嘲笑上,并且引导学生从他的差错中辨别出那些略有一些思路的内容,整理出正确的思路。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比如,在分析“垦殖者”的形象的时,尤其是体会“伸出寒冷的指爪”时一位同学做出了相应的动作,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纷纷对这个学生所做的动作发出了笑声,觉得很滑稽。这种情景固然是教师不希望出现的,以高中生简单的的阅历来讲,笑显然不是故意的,似乎也是正常的。所以,我没有只是简单的否定和指责,而想办法就是将学生带入情境,适时展示一些当时的苦难人民的图片,再加入一些具体点的背景介绍,教师动情的引导、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深沉的感情,课堂危机自然而然就化解了,甚至不经意间加深了学生诗歌情感的理解。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得算比较成功。当然还有一些遗憾,比如,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放开,还是过多得关注了自己的课堂预设,在一些细节的分析上教师的讲解过多,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板书设计还不够清晰合理,应该可以再简洁明了些。另外,同样的文本,当面对不同学生,难易之间的定位和选择,也是我今后教学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WORD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