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论语》十则同步练习2一、基础知识测评1、孔子名,字,时代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后世将他与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合称“”。《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体散文,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五经”指《》、《》、《》、《》、《》。2、《论语》是记录的书,共篇,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内容有,答及间的相互讨论。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⑴《论语》()⑵不亦乐乎()⑶三省吾身()⑷罔()⑸殆()⑹愠()⑺传不习乎()⑻弘毅()⑼凋()⑽恕()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⑵不亦说乎()⑶人不知而不愠()⑷学而不思则罔()⑸思而不学则殆()⑹三省吾身()⑺传不习乎()⑻是知也()⑼其恕乎()⑽不亦君子乎()⑾是知也()⑿己所不欲()⒀勿施于人()⒁其恕乎()⒂见贤思齐焉()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⒄士不可以不弘毅()⒅知松柏之后凋也()⒆择其善者而从之()⒇死而后已()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①通义:②通义:③通义: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①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②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③不亦君子乎古义:。今义:。④是知也古义:。今义:。⑤死而后已古义:。今义:。7、在课文⑴---⑽中,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包括:章;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包括:章;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的有:章。8、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2)鼓励人们要为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4)论述学习应有的谦虚态度的句子是:,。,。(5)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语句:,。(7)“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论语》中与这句话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8)论述学习方法的句子是:,?(9)论述友情关系的句子是:,?(10)论述道德修养的句子是:,?(11)在《论语》十则中表明一个人能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的句子是:。(12)当我们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13)孔子教导弟子要善于取长补短的句子是:,。(14)在表示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和看齐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四个字)(15)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1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是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17)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18)指出学习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句子是:,?(19)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20)只有在严峻的考验下,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才会显露出来,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形象地说:,。(21)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22)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有与其类似的表达,这两句是:,。(23)《论语》十则中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24)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一则内容是::???(25)《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26)在我们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时,若能宽容待之,则会更显其人格之高尚,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27)在《论语》十则中,有一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表示一直到死才罢休,这个成语是:。(28)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的先生,要向群众学习,《在论语》中,与毛主席的话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29)从十则中选一成语或格言填到句中空白处。①,,你自己不愿意给别人当枪使,你怎么能让别人给你当枪使呢?②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向他人学习,向群众学习,,。③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个工作就不能不干,只能是。8、本文中的语录演化出很多成语,这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五个。答:二、阅读理解测评1、翻译下列句子。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⑤诲女知之乎!译文: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答:3、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都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范呢?答: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答: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6、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厌”。为什么孔子对学习感到愉快而不感到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试谈一谈你的感受。答:7、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8、结合实际谈谈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答:9、你怎样理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接受知识中,你喜欢老师怎样的传授方法?答:10、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第7则的含义。答: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现在人们在什么情况下经常引用这一格言?写一句话用上这一格言。答:12、写一句话用上“见贤思齐”这一成语。答:13、“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句中的“三省”其意思是什么?答: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答:15、“岁寒”比喻什么?你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答:16、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答:17、古人常用“三”表示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你再举两例。答:18、课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贡,你能列举他们或孔子其他弟子的事迹吗?列举两个以上。答:19、根据课文内容拟一副对联。提示:孔子遍游六国20、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下联:,答案一、基础知识测评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爱”。后世将他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⑴《论语》(lún)⑵不亦乐乎(lè)⑶三省吾身(xǐng)⑷罔(wǎng)⑸殆(dài)⑹愠(yùn)⑺传不习乎(chuán)⑻弘毅(hóng)⑼凋(diāo)⑽恕(shù)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按一定的时间复习)⑵不亦说乎(通“悦”,愉快)⑶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⑷学而不思则罔(迷惑)⑸思而不学则殆(有害)⑹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⑺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⑻是知也(此,这)⑼其恕乎(大概,也许)⑽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⑾是知也(通“智”,聪明)⑿己所不欲(要,想做)⒀勿施于人(给,施加)⒁其恕乎(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⒂见贤思齐焉(相同)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⒄士不可以不弘毅(强毅)⒅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⒆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⒇死而后已(停止)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①说通悦义:愉快②女通汝义:你③知通智义:智慧,聪明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①温故而知新古义:老的,旧的,过去的。今义:缘故,故意,意外的事情。②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③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④是知也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⑤死而后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7、在课文⑴---⑽中,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包括:⑴、⑵、⑶、⑷、⑸章;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包括:⑴、⑷、⑸、⑹、⑺、⑻、⑼、⑽章;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的有:⑻、⑽章。8、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鼓励人们要为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论述学习应有的谦虚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语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论语》中与这句话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论述学习方法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论述友情关系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论述道德修养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在《论语》十则中表明一个人能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12)当我们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孔子教导弟子要善于取长补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在表示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和看齐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见贤思齐。(15)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是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8)指出学习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9)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20)只有在严峻的考验下,品德修养高尚的人才会显露出来,对此孔子在论语中形象地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1)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22)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有与其类似的表达,这两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十则中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24)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一则内容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5)《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6)在我们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时,若能宽容待之,则会更显其人格之高尚,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7)在《论语》十则中,有一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表示一直到死才罢休,这个成语是:死而后已。(28)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的先生,要向群众学习,《在论语》中,与毛主席的话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9)从十则中选一成语或格言填到句中空白处。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给别人当枪使,你怎么能让别人给你当枪使呢?②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向他人学习,向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个工作就不能不干,只能是死而后已。8、本文中的语录演化出很多成语,这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五个。答: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二、阅读理解测评1、翻译下列句子。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碰上)寒冷的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⑤诲女知之乎!译文:教给你对待知与不只的态度吧。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答: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3、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都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范呢?答: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有广博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地。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答:“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6、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厌”。为什么孔子对学习感到愉快而不感到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试谈一谈你的感受。答:因为孔子具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习的过程并不感到厌倦。7、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说明新旧知识密切相关,新知识蕴藏于旧知识之中,温习、揣摩旧知识,可获得知识。本则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复习,而且是思考着复习,从中发现新知识。评价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这才是好老师。8、结合实际谈谈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答: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义。在生活中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9、你怎样理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接受知识中,你喜欢老师怎样的传授方法?答:我喜欢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的老师。10、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第7则的含义。答:取长补短。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现在人们在什么情况下经常引用这一格言?写一句话用上这一格言。答: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高尚品格,只有在危难的时候,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现在人们在证明自己的实力、品格、节操时,常引用这一个格言。12、写一句话用上“见贤思齐”这一成语。答:我们只要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就能不断进步。13、“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句中的“三省”其意思是什么?答: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中的缺漏与失误。。经常、多次反省自己。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答: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戒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15、“岁寒”比喻什么?你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答:“岁寒”主要比喻一种社会环境;越是在严峻考验的时候,越能见出一个人的真品质。孔子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了非常朴素的真理,这里也是讲做人的道理。16、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答:(1)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2)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17、根据课文内容拟一副对联。答:孔子遍游六国,论语影响全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18、课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贡,你能列举他们或孔子其他弟子的事迹吗?列举两个以上。答:曾参杀人、子路盛服见孔子、子贡游说五国之君。19、古人常用“三”表示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你再举两例。答: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20、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下联:品红楼,看世态炎凉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第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