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比例尺(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2、第55页例3【教材分析】在上节课中已学过比例尺的种类及比例尺的关系式。例2是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应用方程求出未知数,这个方法学生在前面学习解比例时已经掌握。例3是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情分析】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学生可以类比解方程或解比例来完成,难度不大,例3是让学生根据家到学校的位置与距离,运用比例尺画出平面图,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来降低难度。【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会应用比例尺画图。2.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画平面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三角板、投影仪【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尺,谁还记得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在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2))【探究新知】1.教学例2(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线示意图及题目。(2)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已知条件:问题:求出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3)探究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主尝试解决,汇报交流。组1:我们组是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直接列式解答。7.8÷=7.8×400000=3120000(cm)=31.2(km)组2:我们组是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的。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xcm。
= x=7.8×400000 x=31200003120000cm=31.2km。(4)教师小结: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弄清条件和问题;二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列式解答;三是要注意单位的转化。(5)练一练: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学生自读题目,分析题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交流汇报,讲评。2.教学例3(1)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3题目。提问:这道题和前面解决的一些问题相比,你觉得有哪些难度?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汇报。生1:要把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生2:要算这3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生3:不但要算出图上距离,还要画出平面图。(2)师:你能算出这3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吗?指导学生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用实际距离乘比例尺,算出3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3)师:你能画出平面图吗?让学生以学校为中心点画图,同时要注意方向的准确性,画完后还要在图上标出比例尺,并标明小明家、小亮家和小红家的位置。学生了解了注意事项后独立画图,抽几个学生的平面图在投影仪上展示,集体评论后让学生说一说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巩固训练】1.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5~12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比例尺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比例尺(2)例2: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xcm。= x=7.8×400000 x=31200003120000cm=31.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