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故事引入,得出猜想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统称为“运算定律”。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颗栗子,晚上吃4颗栗子,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颗,晚上3颗,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颗,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的答应了。2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3.引导
: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也就是猴子一天吃的饼有没有变?只不过是早晚吃的换了换。4.早上吃3颗,板书3,晚上吃4颗,板书4,一共吃了3+4颗,也就是7颗。早上吃4颗,晚上吃3颗,一共吃4+3颗也是7颗,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吗?5.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不变,位置交换)6.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很多著名的理论、定律、公式最初都是由猜想开始的,猜想怎样才能变成真理呢,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呢?下面我们跟着李叔叔一起出去旅行一趟,相信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还能找到其中的奥秘呢。(课件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二、探索规律1、获得信息。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2、解决问题。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来源:学#科#网]3、观察发现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里填什么符号?小组讨论40+56○56+40(课件演示线段图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 (两个加数相同,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和不变,因此用等号连接)4、举例验证我们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来验证一下。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自己在本上写几个。(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教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板书自己的例子。板书:35+53=53+351000+1=1+10000+50=50+05、揭示定律。师:像这样各种类型的例子越多,验证的猜想也就越可靠。比如,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验证方法。给自己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这句话中有“交换”两个字,我们就把这个定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定律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和有效,数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并使之更可靠!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字母或者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呢?a+b=b+a☆+○=○+☆同学们所写的公式都可以很好的表示加法交换律,我们比较常用的是a+b=b+a.在这里a和b可以是哪些数呢?(可能是分数。可能是小数。可能是我们学过的所有数字。)师: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字母表示你更喜欢哪一种?看来用字母来表示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概括性还很强呢!7、看书质疑 8、运用定律 加法交换律虽然是我们今天刚刚学习的新知识,但其实我们早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已经使用过了。(课件出示填空:3可以分成1和2或2和1)师:一年级数的分成,使用的就是……生:加法交换律.师:二年级也学过,笔算加法并交换加数位置来验算加法。数学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希望大家能把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让数学更好的为我们服务。三、闯关游戏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300+600=____+________+65=____+352、876+1924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3、哪两个数的和是100?四、全课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加法交换律)[来源:学|科|网]2、这个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观察、比较、举例、验证) 3、数学小魔术。小朋友,把你的年龄乘5,再加上35,再除以5,然后把最后的得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是多少岁,这是什么道理,你知道吗?4、数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