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案认识分数导学内容:P45-47页:例1(分数的意义)、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导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通过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一、引入 1、 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确学习目标。 3、同桌讨论,在三年级里课文是怎样描述分数的意义的?
4、试着读出下列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意义。 1/3 2/5 3/11 6/8 7/7 12/255、 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合适呢? 为什么? 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 )个月饼, ( )包饼干。 3、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200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 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 质疑:观察: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交流: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学生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2、 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 自主学习:课件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1)启发谈话:看大屏幕上的几幅图,结合已有知识,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2)简要提问。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①如何用分数表示每幅图?②每个分数所表示什么?③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阐明: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让学生归结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 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4)同桌讨论回答: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5)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6)读课本P47内容验证讨论结果,记忆概念。学习“试一试”(1)组内探究:互相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反馈交流: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移动( )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 移动( )它们为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注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 3、 揭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单位“1”。 4、强化延伸。
这几幅图中,单位“1”可以指什么? (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单位“1”指什么? 单位“1”指什么? 5、分数概念: (1) 除了我们刚才表示过的以外, 你知道用还可以表示什么? (2) 小结: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可以用1/4来表示。 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 (3) 其它分数课件演示 ① 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部分呢? 这一部分呢? 为什么都用表示?(4)归纳意义: 通过上面的学习,像这些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 6、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并说一说。 里面有( )个
里面有( )个 里面有( )个 里面有( )个 观察:有什么发现?知道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 小结: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 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 三、课堂检测1.抽几个小组的习题填空(例):(1)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5/8,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睡眠时间是这样的( )份。(2)15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2.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1)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10。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 )份。(2)地球表面大约有71/100被海洋覆盖。(3)小明回家一趟的时间是5/8小时。四、拓展: 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 )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 1/8,这学期她得了( )朵笑脸。
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么想的?如下图所示,①、②、③号图形的面积各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① ②③五、总结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如果表现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根据自己的评价你能的几分?六、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 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前两道练习分别是书中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题”,第三道“划分图形”问题的设计考虑有三:一是适度综合了书中练习十一第2、3、4三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四是渗透数学文化,通过最后出示庄子书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初步接触这个数学故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