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临高中学陈彪
一、什么是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辞海》)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基本类型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熟语的特征结构上的稳固性意义上的整体性丰富的内容精练的形式很强的表现力
熟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2)来自书面语言
熟语的类型
惯用语特点: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翘辫子比喻人死
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常见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四字格,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开小差开绿灯戴高帽挖墙脚踢皮球唱黑脸唱对台戏钻牛角尖捅马蜂窝八字没一撇重打鼓,另开张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多。刀子嘴,豆腐心
歇后语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谐音性歇后语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湿水棉花——无法谈(弹)
喻意性歇后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谚语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根据表义内容,谚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另一类是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1、瑞雪兆丰年。2、春雨贵如油。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成语的特点(1)结构的相对定型性。(2)意义的整体性。(3)时间和空间的习惯性。(4)形成的历史性。(5)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成语的来源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例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解析】“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一、张冠李戴一、张冠李戴
二、望文生义【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2】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三、重复赘余【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与“没想到”重复【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四、自相矛盾【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置,前后矛盾。【例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五、不分轻重【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例1】刚一起跑,我班的符俊玲就滑倒了,她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解析】“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例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解析】“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六、不辨色彩【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例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例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七、不合逻辑【解读】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例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解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解析】“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八、搭配不当【解读】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例1】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解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例2】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解析】“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九、敬谦错位【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1】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解析】“鼎立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例2】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解析】“不吝赐教”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十、使用本义【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解析】“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解析】“肝脑涂地”,原指战乱中惨死,后用来表示牺牲生命。
近义成语例析
例1:“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自以为正确”的意思。但“自以为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义较重。
例2:“苟且偷生”和“苟且偷安”辨析:两个成语意义基本相同。但“苟且偷生”偏重在贪图生存,“苟且偷安”偏重在贪图安逸。
例3:“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形容说话多,但两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例4:“进退维谷”和“进退两难”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进也难,退也难”的意思,但前者具书面色彩,后者具口语色彩。
熟语练习
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选择题A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B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C项:“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D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B.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D.这顿农家饭菜香辣可口,别有风味,虽然没有鱼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打牙祭:(方言)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D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A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B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C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就把一添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因用以指二人平分,各得一半。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3日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后火箭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起而攻之,最终以96:93战胜了火箭队。B.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联合国负责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至,但进展缓慢。C.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孤行,多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方面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血事件。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此存照,留作纪念。C、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A一起指责攻击;B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D词义为: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查考的依据.望文生义)C
5.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狠,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B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D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B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B.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C.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的光,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D.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A.惯用语,比喻事前确定口径或做法;B.“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至指挥不灵;C.歇后语;D.俗语,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诫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03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 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A,比喻针对实际情形作出合适处理。B“从长计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望文生义。C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D属望文生义。“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A
9、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可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向别人借东西前,先想好了充足的理由。B、同学向你借用你的涂改液,最后只还你一个空瓶子。C、同学跟你借涂改液,你因为没法帮他而内疚不已。D、某同学十年前借去了你的一本参考书,但至今仍音讯渺然。D
10、下列句子后面括号里与句中引号内的词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位公安厅长就是因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才被拉下水的。(耳濡目染)B、他这个人口里“蜜蜜甜,心里一把锯锯镰”,你初次和他交往,可一定要防着点。(口腹蜜剑)C、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出力,我李自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D、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使我们的厂子扭亏为盈。(三人同心,其力断金)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两者意思不一样。A
1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______,她们不会重叠______合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______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李可染先生平生所画的惟一的一幅荒诞无稽的画“弦”——一根漫缠胡绕的线,与科学家所论的“弦”,毫无_____之处。A.轨迹并且也共通B.道路并且更共同C.轨迹或者更共通D.道路或者也共同在与前后文的“依循”“重叠”等词语的搭配上,“轨迹”比“道路”更贴切;“重叠”与“合而为一”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出现,故两者之间只能用“或者”,不能用“并且”;“也”表并列关系,“更”表递进关系,结合后文意思,用“更”更合适;相比之下,“共同”更注重特点,“共通”更注重联系。C
①句“陈列着……”语境显示东西很多,让人看不过来,“目不暇接”符合这一语境要求。②句陈述的对象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即玉雕产品的神态之美,用“美不胜收”正合此境。③句陈述的是“奇峰异岭扑面而来”,应选有受动意义的“应接不暇”。④句陈述的是“品种齐全”,“琳琅”对“品种”,“满目”对“齐全”。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产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③汽车向神农架方向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_。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D
由“睡着”“展开”“碎细”等词及语境推断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夏夜,柳丝是些温寂垂悬的_____,在月光里睡着。②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_____,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③我看到红色羽毛和黄色羽毛的朱鹂鸟,啄着葡萄架上的青葡萄。美丽的朱鹂鸟常常成群的飞进院子里来……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碎细的_____A.帘幕雾霭耳语B.帘幕云锦珍珠C.睫毛云锦耳语D.睫毛雾霭珍珠C
A.一尘不染:指环境非常清洁;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风气。B.师心自用:谓固执己见,自以为是C.探骊得珠:比喻作诗文能得其旨要,抓住关键。D.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不能接宾语14.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歌手李亚蓉在《我是你的》一书中,披露了娱乐圈多样化的潜规则,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在这个圈子里要做到一尘不染绝非易事。B.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不可师心自用。C.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D.1月9日,长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向某建筑公司发出责令函,责令该公司限期支付拖欠农民工的143万工资。市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这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D
“回肠荡气”形容乐曲、诗文等婉转缠绵,感人至深。15.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国日益成为传媒焦点的今天,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了解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B.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C.如果政府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D.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D
A项“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面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C项“一发不可收拾”是“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应该为“一发不可收”。D项褒贬不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2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巴格达津迪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希望美军能出面把整天不学无术的祖拜迪赶走,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满意的答复”。B.曾几何时,打电话拜年取代传统的登门拜年还是社会的热点新闻,到现在又几乎被短信拜年所取代。C.金克木是老当益壮,文章写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去世前一个多月还给出版社寄去了一篇《倒读历史》。D.破产重整制度可以使陷入绝境的企业得以复活,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措施得当,就有恢复生机的可能。B
一找出错别字并改正:换然一新()人才倍出()黄梁美梦()破斧沉舟()变本加利()惩前比后()按步就班()手屈一指()歪风斜气()有口皆卑()焕辈粱釜厉毖部首邪碑
俗语换成语:1打开天窗说亮话2赶鸭子上架3横挑鼻子竖挑眼4好虎架不住群狼5躲过了风暴又遭雨6此地无银三百两直言不讳强人所难吹毛求疵寡不敌众祸不单行欲盖弥彰
俗语换成语:7这山望着那山高8鸡蛋里挑骨头9吃着碗里瞧着锅里10井里打水往河里倒11衣上有虱烧棉袄12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见异思迁吹毛求疵贪得无厌劳而无功因噎废食顾此失彼
根据上下语境写出相应的熟语:(1).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哪个父母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_____。(换一个三字格熟语)(2).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保姆式”服务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者“____”、当服务员。(换一个三字格熟语)(3).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敢于探索。“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就是试验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换一个六字格熟语)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成语故事“指鹿为马”的故事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成语故事“盲人瞎马”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示例我不能叫你~地去乱闯。(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用法
成语故事“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做丞相,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强大。楚国不向齐国朝贡,齐桓公就派兵攻打楚国,楚国使臣说:“你们齐国与楚国一南一北,相距很远,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发动战争呢?”经谈判,楚国与齐国修好。【典故】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释义:“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用法: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相近词:驴唇不对马嘴相反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成语例句:铝和钢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金属;钢是用铁来炼成的,但钢怎样可以再炼成所谓钢"精"的"铝"呢!
成语故事“死马当活马医”的故事(宋·集成)《宏智禅师广录》卷一:“若恁么会去,许尔有安乐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马医去也。”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成语故事马工枚速释义: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整标致。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用法:作宾语;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成语故事牛溲马渤解释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同“牛溲马勃”。来源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