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2、63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初步感受方程和等式的关系。2.经历观察、语言描述、符号表达、分类、归纳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程的作用即刻画现实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一、看故事,讲故事,建立新的视角。(一)看故事,讲故事。师:这节课咱们的学习从《一杯水的故事》开始,请同学们认真看,用心想。(播放微课程,学生看。)师:故事看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之间先互相讲一讲。
师:谁来讲一讲?先讲前两幅图。(学生尝试讲故事。)师:这位同学讲得真不错!她在讲故事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平衡”,更重要的是她还想到了此时天平左右两边质量是相等的关系。谁接着讲?(学生继续讲故事)师:这位同学讲得同样棒!他在讲故事的时候也用到了一个关键词“不平衡”。(二)梳理过程,关注状态,描述关系。师:下面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同学们再讲故事的时候都关注到了天平的状态。天平的状态有哪两种?生:平衡和不平衡。师:天平平衡的时候,左右两边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生:相等。师:是的,也就是“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而且我们从第二幅图能知道这个空杯子的质量是多少?
生:100g。师:天平不平衡的时候,两边的质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三)用数学式子表示关系,进行结构性的表达,实现“数学化”。师:刚才我们根据天平的状态找到了天平左右两边质量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式子把这些关系分别表示出来吗?
(学生自主探究后反馈。)师:刚才同学们在用这些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质量关系的时候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让未知数和已知数一起来表示关系,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也标志着我们的学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二、转换情境,丰富体验。师:刚才咱们用这些式子把天平不同状态所表达的关系给简单的表示出来了。可是咱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都有这样看得见的天平,如果没有了天平,你还能找到其中的关系并用数学式子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讲故事,找关系,写式子)三、经历分类,认识方程,初步建模。1.第一次分类,认识等式和不等式。学生把得到的6个数学式子按照天平的状态进行分类,认识等式和不等式。
2.第二次分类,认识方程,初步建模。学生把等式再次分类,观察特点,总结方程的意义。3.圈出等式和方程,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4.判断,巩固方程的意义,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师:方程是什么?你知道了吗?如果再见到方程,你能认出它吗?咱们来试一试。出示: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x-3=635+65=1006a=24y+24x-14>723x+2y=96+()=1032÷=4师:6+()=10,这个是方程吗?
生:是,因为括号里是多少没有告诉我们,括号就表示未知数,它又是等式,所以它是方程。师:那32÷=4呢?生:这个式子是等式,其中表示的是未知数,所以它也是方程。师:最后两个方程,你觉得面熟吗?生:见过。出示:师:方程,我们原来早就见过它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老师没有告诉咱们它们是方程而已。四、追问、梳理,深度建模。1.师:看来同学们认识方程没问题了,请同学们回头想一想这些方程是和谁一起悄悄的来到咱们身边的?(生说)2.共同回顾。
师:快看,方程是和谁一起来的?生:等量关系。师:看来方程和等量关系是一对非常亲密的好伙伴。以后再看到方程你会想到什么?生:它的好伙伴等量关系。师:如果我们要列出方程,需要先找到什么?生:等量关系。五、尝试应用,巩固模型。师:这几幅图又分别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数学故事?你能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课件出示)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学生在实践单上自主完成后反馈)2.延伸到生活,根据方程讲故事。看到这个方程,你的头脑中有什么?有等量关系吗?有数学故事吗?课下的时候,根据这个方程讲个故事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一听。六、回顾学习过程,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师:咱们的数学学习是需要积累经验的,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咱们这节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呢?1.学生回顾、说。2.共同回顾。3.再次关注方程。师: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呢?生:从数学故事里先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那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呢?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等于多少呢?该怎么求呢?看来方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