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案望墩小学王鑫教材分析《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特征及相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已知的经验出发,推导学习的知识是本课教学智慧的体现.学会推导是数学科的基本功,是数学思维养成的基础。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探索与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二、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提出圆柱的表面积概念。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讲授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2、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
知道: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上面等式:) 3、教学之前出示的例题: 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4、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圆的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周长.底面半径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5、教学例题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教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提示学生认真审题)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并且学生在读题过程中会发现是无盖的水桶。教师:无盖是什么意思呢?(同桌之间讨论)使学生明白: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 6、教学课本例1思考:厨师帽有几个面?学生在已有上面例题的基础下,明确帽子也只有一个底面。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舍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十平方厘米,省略的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7、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水桶、帽子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家里柱子刷漆时只要求一个侧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三个圆柱的表面积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作业 完成第练习七的第2至5题。 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设计理念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以及用进一步取近似值。教学时,我将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将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练习中理解和掌握。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多而不乱。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通过三个例题巩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但其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别在练习过程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