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城西小学 戴桂芳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6-67页“自行车里的数学”。学情分析:“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并分析、解决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对于自行车,学生熟悉的,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自行车的构造原理、车齿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变速自行车的行进基本原理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课前需要告诉学生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收集必要的数据,有助于课堂的顺利开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理解与掌握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的计算方法,探索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并应用”基本过程,获得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关系的研究发现过程。教学难点:发现“自行车蹬一圈”跟“前后齿轮数的比”和“后齿轮的周长”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自行车模型、测量工具[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对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有什么样的认识?(解决普通自行车的结构以及变速自行车的变速系统)2、思考: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藏在自行车里呢?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数据开展学习活动)1、提出问题:(出示学生收集的数据)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2、分析问题 (1)讨论交流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方案一: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2)讨论交流2:蹬一圈,自行车各部分是怎样运动的?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3、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1)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2)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代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4、汇报结果。各小组展示并解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再比较结果。 5、尝试再练习:(1)如果前齿轮有48齿,后齿轮有16齿,后轮直径60cm。那么蹬一圈能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如果前齿轮有48齿,后齿轮有20齿,后轮直径60cm,那么蹬一圈能走多远?怎样设计能使自行车跑得更快?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2、分析问题,求解,汇报。3、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4、想一想:假如你有一辆变速自行车,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爬坡时用哪种组合会轻松一点?顺风走平路的时候你会选哪种组合?四、课堂作业 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2、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位小数) 五、课堂小结 自行车里的学问可真大,你还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自行车里的数学]1、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车轮也走一圈?2、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与什么有关?(与自行车的轮胎直径有关,就是我们说的20、24、26、28寸)3、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车轮也走一圈?(不是,因为踏板所带动的大轮与自行车后轮上的飞轮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当踏板转一圈时,后轮要转上5-6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