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秦家屯镇第二中学张成
思考:1、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2、你认为毛泽东“中国人民必须而且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判断对不对?为什么?内战时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读1:
补充材料1: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政治方针: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军事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研读图7—76《毛泽东转战陕北》讨论: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革命圣地延安?研读2:
补充材料2:经过两年时间,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技术;不仅能打运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改的基本完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方更加巩固,参军支前更踊跃。各主要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可作战略上的直接支援。而国民党军队能用于第一线的只有170万人,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士气极为低落,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与此同时,国统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民主运动不断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呈现摇摇欲坠之势。
研读3:研读图7—77《三大战役形势图》,同时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下列两个方案中的一个推进教学。
方案一:推出《三大战役各简况表》(空白),让学生填写并进行比较。
方案二:请学生根据从《三大战役形势图中》获取的信息,自列一张三大战役综合信息表,并比较三大战役的情况(如下表)。
研读4:研读阅读卡《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思考:这个材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依靠力量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方案一:展示《三大战役中群众支援前线概况表》
研读5:研读图7—79“红旗插上‘总统府’”[讨论]大规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力迅速由弱变强,直至打败国民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有很多:主观方面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客观方面如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与地点主要决定(2)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课堂小结:齐声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