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第8周星期四第2节2017年4月6日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 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难点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PPT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图景: “看上面的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物体放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 生活中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 是不是只要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
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让学生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之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 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问题: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独立完成“做一做”,交流是怎样思考与操作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3.总结 问题: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布置作业金牌板书设计图放大与缩小形的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一节动手实践课,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导性的导,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说明:小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4号宋体,行距1.5,可添加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