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颖教学设计:《合欢树》
加入VIP免费下载

谢海颖教学设计:《合欢树》

ID:1034099

大小: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合欢树》教学设计谢海颖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品读文章关键语句,感知作者和母亲在此文中心情的变化。2.探讨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进而解读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一是领悟合欢树的双重象征意义:既象征了母爱的永恒,又象征了我的成长。二是明白写作对于作者的意义:写作使人从生存困境中趟出一条路,救赎自己,最终与自己的命运达成和解。说明: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篇幅不长,文字平易又饱蘸深情,常读常新,耐人回味。在沪版高中教材中,它被编入了“亲情”的单元,其中的导引语是“母爱更是无私博大,子女永远无法全然报答”,但我认为,此文有着比母爱更为丰厚博大的内涵,《合欢树》更是一篇关于生命成长的散文。此文既可浅读也可深教,初中生可以借此体验母爱,但高中生还应该体会到文章的另一主题:个体生命的成长。如果学生的领悟能力强,还可以顺势领悟到写作的意义。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靠学生细细品味咀嚼文中的词句来实现,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教师的适时点拨都不可缺少。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辨析词语,体会语言深意。2.难点:领会文章的双重象征意义中的个体生命的成长的深刻含义。说明:上课前做过详细的学情调查,不止一届的学生都往往会有以下几个问题令他们困惑:①为什么文章标在题为“合欢树”,文章写合欢树的篇幅却集中在文章的后半部?②为什么“我”以前不愿去看合欢树?后来想看合欢树了,只是轮椅不能进去,但我为什么不求人背“我”去看?③“悲伤”为什么也“成了享受”?④文章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而一旦理解了文章隐含的另一个主题:个体生命的成长,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史铁生的文章隽永含蓄、意味深长,所以在突破难点时,还可以“以文解文”,引入其他史铁生相关文章的语句,以便于学生突破障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巧借名字导入课文1.史铁生的名字中有一个“铁”字,确实上帝代他似乎如铁公鸡般的吝啬,阅读本文,你读到了上帝待史铁生有哪些不公?2.在这众多的不公当中,从文中作者的表述来看,你发现那一次作者的情绪最为低落?在此之后,作者才写到了合欢树。1.迅速筛选出文中所显示的作者主要的人生经历,整体把握文章。在最好的年龄上突然残疾、母亲早早离世,最成功的时候无以告慰母亲、无法亲见母亲留下的合欢树。2.辨析文中抒情句的细微差异,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问题启发思维,从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高效并整体把握文章涉及的主要事实和作者的情感变化。细细品读语言,训练语文能力的基本功——理解词句含义。研读课文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组织学生研读“合欢树”出现之前的部分,讨论:1.母亲和“我”在我生病前后对待“我”写作的态度各是怎样的?2.既然“我”认为写作似乎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那为什么当“我”的写作获奖时“我”的情绪却最为低落了呢?而为什么当母亲离世时,“我”似乎都没那么痛苦?1.结合文中关键字句,辨别两人对于“我”的写作不同的态度。体会“那就好好写吧”中的“就”字的意味。如果此问较难,还可分解为两个问题:①我十岁时,母亲对于“我”作文获奖是如何看待的,“我”对于作文获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②得病后,“我”对于写作是怎么看待的?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母亲同“我”是一样的态度吗?2.通过讨论,渐渐明晰:文章前半部分很明显的以时间为序,令“我”通过品味语言,理解语词的深意,领会作者和母亲在此文中心情的变化,领会到母爱的实质:并不在意与孩子的荣誉和声名,在意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快乐。 感到痛苦的对象的却在不断变化,原以为写作成功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价值,却发现写作并不能救赎自己,反而让自己认识到了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一种缺失——母亲的离去。深入研读突破难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梳理文章后半部分的内容1.面对这个新的痛苦,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去做了什么事?2.做了这一切之后,作者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一些吗?是什么使作者的心情渐渐地平静?3.朗读最后一段,在作者看来,孩子长大了应该会有什么表现?朗读片段、讨论、交流:1.围绕问题提炼概括后文内容。寻访合欢树,与邻居聊家常,回忆母亲种树经过,享受悲伤,写作。2.比较两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与“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中体现的不同心情。讨论体会到:在回忆母亲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母爱,母亲是离去了,母爱没有离去。3.抓住关键词“想起童年的事”“想起自己的妈妈”,体验成长的标志。这个过程中有难点需要突破,教师的适时点拨尤其重要,渐渐使学生明白“母亲在,母爱在;树在,母爱就在;心在,母爱在;文在,母爱在。”这是作者的领悟过程,也能成为学生的领悟过程。感悟主旨理解题旨1.本文是按时间顺序钩连全文的,最终,作者由一个10岁的孩子成为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你觉得他的心灵成长了吗?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合欢树”1.讨论交流作者在文中呈现的成长的历程:奋力寻路、在意亲人,感受母爱,接受残缺2全面思考合欢树与母亲和“我”的关系,领悟“ 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味?3.上帝是待史铁生很“铁”,但他最终获得了“生”,他不仅成长了,他的作品还使他永“生”!合欢树”的双重象征意味。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又象征了命途多舛的作者的成长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象征。在对文章整体的回顾过程中,对文章的认识走向了深化,也借此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这其中包括:面对困境时的拼搏,走出只关注自我的小世界,开始关注他人,珍惜爱,接受残缺的现实。课后作业课外延伸必做题:当写作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升学,也不是为了稿费,写作这种事情还会存在吗?那么这种写作是为了什么?史铁生写《合欢树》是为了什么?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选做题:阅读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等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作业以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为主,开始启动高中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见识思路点拨史铁生一定是当代最为大的作家之一,这样的大作家会让迷茫的现代人寻找到一种生活的定力。他的特殊经历,是不幸;他的思考力和表达力,却是上天的眷顾。优美、动人、深邃、真诚的文字,往往令人百看不厌,每一次阅读都似乎会有新的发现。激发学生阅读此文的兴趣,体验文章深意,绝不能停留在“母爱”这一浅层次上。如果能够激发起学生阅读史铁生其他作品的兴趣,功莫大焉。所以在学生的思考遇阻时,也可以用史铁生的经典作品中的语句,既解障碍,又能激发阅读兴趣。例如“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临诸多困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我与地坛》)“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追求使你充实……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好运设计》) 练习举隅写作意味着什么?在《合欢树》中,史铁生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后达到了第四个阶段,但对于第四个阶段,他并没有直说。十岁时,写作意味着“作文比赛中的第一”,回家告诉妈妈讨表扬。正因为母亲没有如自己所愿的表扬自己,才会“扫兴”,才会赌气“把她气得够呛”。那时候的写作意味着才华,是锦上添的花。二十岁时,写作是救命的稻草,固然没有人允诺他的写作成功会给他带来什么收益,但“我一心只想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这也许是精神不因身体残疾而残疾的一个有力的明证吧。当然,写作成功已经不是锦上添的花,而使自己的全部的精神追求了。而这个精神追求一定是以别人的肯定夸奖为目标的,所以写作不是自娱自乐的行为,在意的是小说的“发表”和“获奖”。三十多岁时,随着“小说获奖”而来的是写作意义的崩塌,这种成功,因为不能告慰亲人而另自己“心烦”,“小说获奖”也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虚无,虚名真的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它的“虚”的特征。但此后作者依旧在写作着,作者是在1983年获奖的,1984年11月写出了《合欢树》这篇散文。这是一篇困境之中探索出路之作,是心灵救赎过程中的一朵浪花,这之中没有粉饰,没有炫技,没有煽情,只是在记录心路,在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残缺,面对自己的悔恨。通过这样的写作,心境渐至明朗澄澈,渐渐摆脱命运对心灵的控制,直至于俯瞰命运,跳出小我。写作的终极目的不是获取名声,而是给借此给心灵寻找一条出路。而母亲,依着她质朴的智慧,似乎从来就不曾迷失过。儿子十岁时,不会因为孩子有这点才华就高看他,大概因为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无论有写作才能否,爱都是一样的浓厚吧。儿子残疾后,治腿才是头等大事,写作,那是治腿无望后的无奈之选“那就好好写吧”,这时候,孩子喜欢什么她就会支持什么,不会因为是写作就高看一等。母亲只是喜爱着孩子的喜爱,欢喜着孩子的欢喜。那母亲对孩子到底有什么期待呢?在《秋天的怀念》中表达得很明白:“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获不获奖不重要,“好好儿的”最重要。腿不能好了,心要好好儿的。《合欢树》一文的魅力启示着我们:写作的欲望如果来自于对声名的渴望,文章也许会获奖,但心灵未必被救赎。写作的动机是出于生命自身的困惑,写作就会因为真诚的寻求救赎之路而永恒。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