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求谏》教学设计计划课时:4课时主备教师:甘云龙一、内容及解析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而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谏》。《求谏》一文所论述的核心是君主纳谏问题,理解它的关键在于学习文中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的一套行为规范,即所谓的“君道”,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知识。《求谏》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二、教学目标与解析【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3.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目标解析】1、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文中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文章内容并总结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3、通过教师导入和概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及其弊端,学习和了解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本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总结“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来警示当代帝王要励精图治,因此要通过朗读和翻译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内容。三、问题诊断与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靠教师对本文写作背景的讲解与介绍。此之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以及疏通还是存在困难的,这需要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四、教学条件支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PPT课件。因为学习本文需要介绍大量的写作背景,使用课件,有利提高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博大)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沿着王土的边涯)”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为了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君舟民水”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1——2课时大问题一、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研习课文1—3段。设计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贞观政要》写作思想以及体会本文的主旨。研习文段,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小问题1、写作背景介绍《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其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大问题二、课文1—3段字词掌握设计意图:掌握古今异义词,文言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小问题1、古今异义(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古义:脸色;今义:颜料或燃料(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古义:举止;今义:举动措施(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相互对待;今义:遇见彼此小问题2、疑难字词第一段1、太宗威容俨肃(面容严肃)2、必假颜色(脸色)3、冀闻谏诤(直言规劝)4、必藉忠臣(借助)5、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6、寻亦诛死(终于)第二段1、幸诸公数相匡救(相助)2、冀凭直言鲠议(耿直的进言)3、罄其狂瞽(竭尽)(愚妄无知,谦辞)第三段1、帝王多任情喜怒(放纵性情)2、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因为)大问题三、文段研读,把握课文1—3段内容。设计意图:通过研读文段,把握文章内容,初步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并了初步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小问题1、研习课文第一段1、文意疏通: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2、唐太宗提出这一言论主旨是什么?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3、唐太宗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先以照镜比喻,提出“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的观点;然后假设了“主自贤,臣不匡正”的情景,表明了臣不匡正君之过失的危害。接着从反面加以阐述,并列举隋炀帝君臣的例子作为佐证;最后提醒吸取历史教训,殷切希望臣子们“极言规谏”。小问题2、研习课文第二段1、译文参考: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一定虚心采纳。2、从这一段对话和做法的叙述,可见唐太宗君臣之间关系如何?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关系融洽。君臣相遇,有同鱼水。3、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形象?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追求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他是一个正直、有作为、虚心纳谏的开明君主。小问题3、研习课文第三段1、译文参考: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2、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哪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六.课堂小结七、目标检测1、解释下列古今异义(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古义:脸色;今义:颜料或燃料(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古义:举止;今义:举动措施(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相互对待;今义:遇见彼此2、解释下列疑难字词(1)、太宗威容俨肃(面容严肃)(2)、必假颜色(脸色)(3)、冀闻谏诤(直言规劝)(4)、必藉忠臣(借助)(5)、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6)、寻亦诛死(终于)(7)、幸诸公数相匡救(相助)(8)、冀凭直言鲠议(耿直的进言)(9)、罄其狂瞽(竭尽)(愚妄无知,谦辞)(10)、帝王多任情喜怒(放纵性情)(11)、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因为)八、配餐作业A组1、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俨肃(yǎn)谏诤(zhèng)鲠议(gěng)王珪(guī)刍荛(chúráo)不讳(huì)丧乱(sāng)属文(zhǔ)芜词(wú)诋诃(dǐhē)愆过(qiān)纂组(zuǎn)怖慑(shè)罄其狂瞽(qìnggǔ)2、翻译文段中的重点句子。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翻译: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翻译: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翻译: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B组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全使动用法,使……保全2、实愿罄其狂瞽罄使动用法,使……用尽3、主若自贤,臣不匡正贤意动用法,以为……贤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金玉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A:例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例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比喻论证B:例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类比论证C:例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假设论证D:例①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对比论证E:例①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举例论证C组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②。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③,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④其狂瞽⑤。”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⑥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1、从这一段对话和做法的叙述,可见唐太宗君臣之间关系如何?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关系融洽。君臣相遇,有同鱼水。2、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唐太宗怎样的形象?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追求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他是一个正直、有作为、虚心纳谏的开明君主,为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九、教学反思3——4课时研习课文4—6段,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设计意图:研习文段,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大问题一、归纳总结4—6段重难点文言字词。设计意图:掌握古今异义词,文言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小问题1、疑难字词把握1、下为百姓所怨(被)2、但思正人匡谏(只)3、又比见人来奏事者(近来)4、信为难矣(确实)5、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写文章)6、举其愆过(指出过失)7、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切中)(照出)(显现)8、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于是)(勉励)9、首创奢淫,危亡之渐(开端、兆头)10、漆器不已,必金为之(满足)11、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有时)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大问题二、文段研读,把握课文4—6段内容。设计意图:通过研读文段,把握文章内容,初步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并了初步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小问题1、研习课文第四段1、译文参考: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2、唐太宗所谓的“天心”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君权神授,是“代天巡狩”,但封建王朝的理论家们也不忘给这种没有限制的皇权以一定的限制,方法之一就是借用天的名义。比如《周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指出如果你没有德行,即使你是皇帝,上天也是不会辅助你的,相反却可能会惩罚你。唯恐“为百姓所怨”则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有很强的民本主义的倾向,不管历代统治者在实际中怎么压榨百姓、摧残百姓,在口头上都是以万民父母自居的。中国的老百姓富有坚韧的精神,不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会一直忍耐下去,但这种怨滞不通的情况积蓄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势必给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致命一击,历朝统治者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更是多次引用“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3、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这一节的后半部分,唐太宗阐述了他的又一英明举措。唐太宗见到许多前来奏事的大臣,“多有怖慑”,使得说话语无伦次。对此,唐太宗表示理解,甚至更做了一层思考:“寻常奏事,情犹如此”,何况是抗言直谏呢?那一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行。想到这一层,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小问题2、研习课文第五段1、译文参考: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时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2、这段话说的是纳谏的必要性,太宗从那几个角度出发论述?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小问题3、研习课文第六段1、译文参考: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2、唐太宗君臣对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防微杜渐;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褚遂良回答说: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唐太宗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小问题4、问题探究1、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采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词拙迹,于是乃见。举例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2、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六.课堂小结虚心纳谏其实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批评与建议。若我们能虚怀若谷,对他人的批评与建议抱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我们就能更大程度地认识真正的自我,做更好的自我。感谢苛刻挑剔你毛病的人,因为他们以残酷的方式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谢诚恳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真心爱你!七、目标检测1、解释下列疑难字词(1)、下为百姓所怨(被)(2)、但思正人匡谏(只)(3)、又比见人来奏事者(近来)(4)、信为难矣(确实)(5)、如属文之士(写文章)(6)、举其愆过(指出过失)(7)、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切中)(照出)(显现)(8)、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于是)(勉励)(9)、首创奢淫,危亡之渐(开端)(10)、漆器不已,必金为之(满足)(11)、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有时)八、配餐作业A组、1、判断下列句式(1)、人欲自照宾语前置(2)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被动句(3)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状语后(4)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宾语前置(5)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被动(6)、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定语后置2、下列画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防微杜渐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解析: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3、下列选项中画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D)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解析: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B组1、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采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9
沧源民族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教学设计2012.6.12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词拙迹,于是乃见。举例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2、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C组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1、从《求谏》中,你看出了一代圣君唐太宗对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臣子积极纳谏。(请用原文回答)唐太宗认识:(1)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4).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起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5)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以将终,皆宜进谏采取的措施有:(1)求谏,鼓励“尽情极谏”:(2).虚心纳谏(及时改正,能常自省);(3)提出“公等亦须受人谏语”,“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2、请简要阐述“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总结历史教训任贤纳谏,《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他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正是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贤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九、教学反思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