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ID:1035039

大小: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陕西省略阳县白雀寺镇中心小学袁玉萍【教材依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3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比和比例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第二课时59--60页的教学内容。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课时的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是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之后的学习内容。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同时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这样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方法与途径: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情感与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手段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学生准备: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前面知识掌握的情况,请看(课件)2、观察体验。(课件出示;生活情境图)师:同学们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谁来描述一下?哪些现象是把物体放大,哪些现象是把物体缩小?3、学生自由发言。师: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探究新知。1、感知图形的放大。(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例4.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平面图形。老师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大家看一看方格纸上的三个图,你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生:正方形边长3个方格;长方形长6个方格,宽3个方格;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个方格、6个方格(2)、理解要求。师:题上要求按2:1画出这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师板书:2:1---对应边---放大2倍(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师: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正方形按2:1放大呢?组内相互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生交流汇报:原来的边长是3个方格,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格。)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画完后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生在方格纸上画放大后的正方形)生展示交流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比较一下原来的正方形和放大后正方形是不是有这样的联系?(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刚才的方法按照2:1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并画在方格纸上。学生汇报展示。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把长方形按2;1放大的,也就是各边怎样?放大后所画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相邻的两条直角边放大了2倍,那么他的斜边也放大了2倍吗?你怎么知道的?量一量两个三角形的斜边看有什么联系?。刚才在放大直角三角形时你们先画的那条边,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5)、置疑。师:回忆这三个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感知图形的缩小。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1)、(课件)缩小的要求。师: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2)、师:谁说说对1:3的理解生:(按1:3缩小,也就是各边缩小到原来的3倍。)师板书:1:3---对应边---缩小3倍(3)、学生作图,组内相互检查。(4)、作品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画的。(课件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5)、师:观察这三组图形原图和缩小后的图形试说自己的发现。(6)、总结特点:学生组内讨论。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3、巩固练习(下面我们就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些相应的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4、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堂作业【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2:1——对应边——放大2倍1:3——对应边——缩小3倍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特点,并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素材。在创设情景部分,首先课件以出示图片形式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其次,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在探究新知部分,先引出例4中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最后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三,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的设计。在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过程中,我运用课件出示了不同形式的练习及拓展练习,不仅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强度加大了,还形象、直观,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1.本节课设计内容较多,特别是学生对放大与缩小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后,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图形的变化规律,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2.本节课重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放大,借助对放大的认识让学生准确把握图形的缩小。在让学生从现象看图形的放大,再到准确理解放大的内涵,并用准确语言表述时费时多。导致后面课堂练习时间仓促。3.在绘制三角形时部分学困生操作难度大,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方面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加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