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教学准备:准备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出示圆锥形小麦堆。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张小虎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爷爷用竹子量了量麦堆的高和底面的直径,出了个难题要考一考小虎: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 这下可难住了小虎,因为他只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还没学,怎么办?你有办法知道圆锥的体积吗?(板书:圆锥的体积)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各种猜想。根据学生的各种猜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3.进一步观察、比较、猜测。师举起圆柱、圆锥教具,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让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猜测,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3倍、4倍或其他) 二、民主导学: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1.开展实验收集数据。 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 这里有沙子和水,还有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的模具。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选用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操作,作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1号圆锥2号圆锥3号圆锥次数 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如何实验?分小组先议一议,再动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实验结束将小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2.分析数据,作出判断。(1)观察全班的实验结果。①各组说说各种实验结果。②观察全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圆柱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沙或水,也有两次多或四次等不同结果)③进一步观察分析,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沙或水?(各组互相观察各自的圆柱圆锥,发现只要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积是圆柱
体积的。) ④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师用标准教具装水实验一次) (2)总结结论。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3.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生汇报,师板书:圆锥体体积V=Sh4.加深理解。师:在Sh中,“Sh”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乘?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还要注意什么? 三、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1.填空。 圆柱的体积是9c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圆锥的底面积5.4m2,高21m,体积是()。 2.判断。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3倍。()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师:对于张爷爷提出的难题,现在可以解决了吗?学生根据提供的麦堆的高1m和底面直径2m,先求出圆锥的底面积,再用圆锥体积公式求出麦堆的体积。4.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本,想一想,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二)、结果反馈(三)、反思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