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质数和合数

ID:1035287

大小:57.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问题、冲突、猜想、验证——五年级上册《质数与合数》教学实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春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世纪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教材根据前面“找因数”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用2—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同时让学生找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观察每个数的因数看有什么不同,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数论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材创设让学生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找质数活动换成有直观操作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会质数与的合数的特点,逐步发现规律,促进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概念,丰富了对质数特征认识直观经验。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二、学生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结果显示:10人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三、教学目标 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2.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合情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了解质数研究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一段小故事。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的中学数学教师,他特别热衷研究数学问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学现象,提出了一个猜想,但不知道对不对,就向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欧拉请教,不能发短信,更不能发电子邮件,就写信。数学大师冥思苦想后,在回信中写道:我确信你的论断是对的,但我无法证明它。这个猜想轰动了整个数学界。数学家们跃跃欲试,但谁都没证明出来。直到四十二年前,我们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也进行了此项研究,他的成果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记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没有完整证明出来。再后来,在2000年,英美两国曾悬赏100万美元,奖励能证明这个猜想的人,但至今未果。这个猜想太神奇了。想知道这个猜想吗?学完这节课我们就能了解了。(二)拼长方形比赛,感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决定拼摆长方形方案的多少。1、师引领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师:这是什么形?(出示一个正方形,贴在黑板上)你猜下一个是什么形?又来三个正方形。(再贴三个)看清楚了,我拼一拼,这次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再拼。这次什么形?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刚才我把4个小正方形全用上,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2、摆长方形游戏,感受影响拼长方形种数的因素,并提出猜想(1)宣布任务师:我用4个小正方形最多能拼出2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正方形,每组的块数不一样,把所有的小正方形都用上,拼成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拼成长方形的方案最多。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老师在课前给不同的小组发放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分别是3、7、9、10、11、12、18、24。学生活动开始,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设计好了吗?哪个组先来汇报?从第一组开始吧。学生汇报小正方形个数分别是3、7、9、10、11、12、18、24能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在黑板的表格里。小正方形的总个数长摆()个宽摆()个 ……        ……    ……在学生汇报完24个小正方形能拼成4种长方形后,老师点评:他们这组有这么多种,真行啊,这组就是今天的冠军吧。同不同意?学生强烈反对,一致认为不公平。生1:老师你给我们的数不一样。师:怎么不一样?生:他们组是24,数最大,我们都没有他们的大,数大方案就多。师:他们认为数大方案就多,数小方案就少生2:我们组是11,只有一种方案,我认为奇数的少,偶数的方案多。师:谁还有不同意见?生3:我们组是7,因数只有2个,他们组是24,24的因数有8个,所以他们设计的方案多。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猜测设计方案的多少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有的认为数大方案多,有的认为偶数比奇数方案多,还有的认为和因数个数有关。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到底什么因素最终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呢?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3、抢数游戏,进一步感受因数个数决定设计方案的多少(1)宣布要求师:刚才是老师分给你们的数,不公平,这回老师这有一些数,你们自己挑,看哪个好要哪个。 师:老师先说一下这次活动的要求:这次的数比刚才大,设计方案时可以摆,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我们看哪个组不用摆,就能知道有几种方案。然后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这几个数是这样的,【师贴出这几个数,45(2个)、48(2个)、59(2个)、62(2个)下面挂着小正方形袋】,每个小组只挑一个数研究,选好的组可以来挑了。(学生争先恐后抢到数后开始活动,教师巡视)(2)汇报师:刚才每个小组用自己挑的数,设计方案,结合我们刚才的猜想,现在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手里的数据来举例说明。生:我不认为数大方案就多。比如我们这次盲目的抢到了一个大数62,但我们发现它只能设计出两种长方形,我们发现48虽然没有62大,但它才是这里的王者,他的设计方案是最多的。师:谁和他的结论一样,谁来补充师:你们同意吗?讲得真有道理,用数据说话特别有说服力,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能推翻一个猜想,看来数大不一定方案多。师:还有其他发现吗?生:我们发现偶数也不一定方案多,奇数也不一定方案少。就拿62来说,它能设计出2种长方形,而奇数45设计的长方形就比它多。师:同意吗?看来偶数也不一定方案多。生:我们认为和因数个数有关系。师:看来可能和因数个数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三)研究因数情况,理解质数、合数概念1、通过重新挑数,理解质数特点师:谁来说一说3的因数有哪些,有几个?6的因数呢?其实我们刚才长摆几个,宽摆几个,就是这个数的因数。如果这次我们重新选,只给你一次机会,看谁设计方案多,黑板上这些数,你一定不选哪个数?生:3,7,11,59师:你们意见和他一致吗?为什么不选这些数,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汇报:师:谁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这几个数只能设计出一种长方形。生2:这几个数的因数只有两个。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3、7、11、59这几个数,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有知道的吗?生:叫质数。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数是质数?生: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师:我们在用质数摆长方形的时候,你有什么体会?生:用质数摆出的长方形只有一种。师:看来真是这样,质数如果用长方形表示,都是细长条的一种长方形,你发现的真好。2、合数概念师:我们再来看看剩下的有哪些数?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生: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师:这样的数,谁知道叫什么名?3、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数37,谁来判断它是质数还是合数?生:它是质数,因为它只有1和37两个因数师:同意吗?生:同意。师:还有一个数51,你看看它是质数还是合数?生1:它是质数。师:告诉大家你怎么想的?生1: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生2:我反对。51是合数,他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它还一定有因数3,因为我们学过3的倍数特征,5加1等于6,6是3的倍数,51就是3的倍数。师:你们同意吗?说得不错,怎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谁来说一说。生:只要看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就能判断出来。师:这个办法太好了,我们这节课学的质数和合数,需要看因数的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再找到其他一个,那这个数就是合数。师:现在又认识两种新的数,质数和合数。(四)利用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1、宣布任务师:请同学们看屏幕,1-20,从我们上一年级开始,就在和数打交道,已经是老朋友了,这学期我们又研究了数的特征,结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质数和合数的知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从不同的角度再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或结论,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可以借助你的学习单,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汇报:生1:我们把1—20中的质数找出来了,他们是1、3、5、7、11、13、17、19,剩下的数就是合数。其他同学举手反对。生2:我认为1不是质数。师: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生2:因为1只有1个因数就是数字1,他既不符合质数的特征,也不符合合数的特征,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数学上确实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个1真是很特别呀,这是哪个组发现的,我们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给他们组贴上标签,真了不起。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3:我发现合数中既有奇数又有偶数。生4:我受他的启发,发现质数中除了2是偶数,剩下的都是奇数。师:这话这么长,你能再重复一遍吗?(师板书)是不是这么回事,那可得好好想想。请其他组在小组里研讨一下:他说的结论对不对?学生讨论。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5:因为所有的偶数2先除外,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一定还有因数2,所以他们一定是合数。而2呢,就只有1和2两个因数,所以偶数中只有它自己是质数,剩下的都是合数。师: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贴上标签。生6:我们还发现,1-20这些数,以前我们学过奇数偶数,1-20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但不能说1-20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因为还有一个特别的1.生7:我给他补充,如果按因数个数来分,我想所有的自然数就可以分成三类:1、质数、合数。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精彩,我们学过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能不能把从4开始的偶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比如4=2+2,师生共同写:6=3+38=3+510=3+712=5+714=7+716=5+1118=7+1120=7+1322=17+5师:还能不能接着写了?生:能,应该还能写很多。师:你想到什么,能提出猜想吗?生:我感觉所有的从4开始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师:请你重复一遍。太了不起了,你说的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啊。课前小故事中,那位中学数学教师就是歌德巴赫。他提出的猜想是: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通常被称为“1+1”问题。目前最好的结果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研究的。师:有人把歌德巴赫猜想比做数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到现在还没有被摘取,因为质数太神奇了,是永恒的迷。关于神奇的质数,老师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数学宝库》这里面讲述的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一定会令你着迷。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也能加入探索科学之谜的队伍,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五、教学反思《质数与合数》是新世纪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一节概念课,教学设计的想法是想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究质数、合数的特征。如何对这一传统内容进行再挖掘、再创造,使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能深刻理解概念,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教材通过用2~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种数确定因数的个数,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个数的多少为这些数进行分类,得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结论。学生不容易想到,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按因数个数进行分类。本节课,进行两次拼摆比赛,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矛盾,并认识到拼的方案的多少最终由因数个数决定。再通过一个问题:“我们看谁设计方案多,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不选哪个数。”引导学生把质数挑出来,通过观察这些数的特征,得出质数概念。以上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深刻理解质数、合数的本质特征。 2、让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整节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都力图体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比如:多角度理解质数,突出数形结合;学生第一次拼摆,给出三个猜想,通过第二次拼摆,推翻或支持某一个猜想,用反例推翻一个猜想的思维方法。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