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总第四课时课题:《致橡树》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情感基调;2、背诵诗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象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要点联系第一层次:找出诗歌意象第二层次:体会诗歌意象内涵第三层次;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重点突出通过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难点突破结合写作背景,感悟诗人渴求、提侣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导入:(播放苏芮演唱的《牵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学生冇感情朗读诗歌,引导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学生结合提问朗读思考鉴赏二、检查导学案预习案三、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彖,而品味离不开朗读,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对这首诗歌的个性诵读?(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诵)四、师生共同赏读、研习诗歌,学生结合提问朗读思考鉴赏。1、要明确“我如果爱你”中“我”“你”应该指什么呢?明确:木棉和橡树2、第一节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对了,“不”,那就说明诗人对这些爱悄形式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或不认同的态度。现在请根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讨论:.(1)文学靠形象说话,诗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第一节
屮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对此持什么态度?代表了哪些类型的爱情观念?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b、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c、接下來,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五、精读第二层后一部分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同学讨论、回答)1、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2、其次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卬、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3、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作者在此釆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屮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一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4、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
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屮完美的女性形象。5、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亨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6、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在诗人眼中,这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诗人的爱情宣言,人格的独立平等是爱情的前提,整首诗的核心。六、小结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同学讨论、回答后一.部分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板书设计致橡树舒婷凌霄花一一实用爱情痴情鸟一一爱情至上一一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一一奉献者橡树——铜枝铁干•,刀、剑、戟(阳刚之气)一平等独立木棉一一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一同甘共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