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宝鸡市眉县实验小学崔应平【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设计思路】根据学生及教材特点,本节课分三个层次设计学习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物体的运动,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想象,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判断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感受确定平移的两个条件是方向和距离:第三个层次鼓励学生通过对平移的初步认识,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把握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理解平移的距离。【教学用具】自制课件,小方格纸,小房子。【学生用具】图片,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都去过游乐园吧,那儿的游乐项目好玩吗?
今天我们再来玩一次。一会儿你们跟随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出示课件)2.好玩吗?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想一想它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都一样吗?你能不能给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呢?在小组内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运动方式。【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我们再来看一组运动。它是平移还是旋转?请同学们用手势判断。(课件出示:升国旗、风车、方向盘、钟表等)2.这些物体在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怎样运动的?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物体平移时是沿直线运动,而且在平移过程中位置变了,方向没变。(板书)4.我们再来看一个运动,它属于什么运动方式?(课件出示:在马路上直线行走的轿车。)生1:我觉得汽车在行走时,方向没变,一直往前开,这样应该是平移。生2:但是你看到轮子在旋转了吗?生3:那汽车行走时到底是旋转还是平移?师小结:你们的说法很有道理,观察得很仔细。其实就是这样,汽车在平移,但车轮在旋转。5.我们一起来表演平移、旋转的动作,看谁最有创意。【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应用的例子,在讨论中同学们进一步地理解了平移、旋转的特点。】(三)动手操作,感知平移(教材第28页“试一试”)1.移一移,描一描
师:你们能按照要求找到棋子、铅笔、三角板平移后的位置吗?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解答疑难。2.小组操作、验证、讨论。学生汇报,师出示课件,展示把这三种物体平移的过程及移动后位置与先前的对照。【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平移过程。】3.自主合作、完成平移。师:通过刚在的实践操作,我们知道了平移的过程,那么你们能说一说铅笔图和三角板图经过的平移过程才能得到图形③吗?生:小组合作研讨“说一说”中图形的平移过程。师:指名汇报,师随汇报完成平移。生1:铅笔图①先向右平移5格后,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③。生2:铅笔图①先向下平移2格后,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③。生3:三角板图②先向右平移3格后,再向上平移2格得到图形③。生4:三角板图②先向上平移2格后,再向右平移3格得到图形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平移,知道三角板和铅笔移动前后的位置关系及移动过程,更好地掌握了平移知识。】(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的现象?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全班交流。2.除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的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外,你还想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其他应用吗?3.学校会议室有个大门。请你想一想,是把门设置成旋转门还是平移门好呢?请同学们替学校设计一下。【设计意图:同学们在选择平移门还是旋转门的讨论中,进一步提高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力量。】(五)欣赏创作,交流分享1.出示课件:各种色彩鲜艳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图案。2.这些图形美不美?想知道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3.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六)自我评价,交流收获同学们,你们在本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在数学上,像风扇和时针这样的运,我们叫它“旋转”。像升国旗和推拉窗这样的运动,叫“平移”。【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点,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也把本课的知识点与已有知识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而然学习了新知,达到了既定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官效果,利用动画展示了主题内容,还进行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不足之处是因为班级人数较多,练习时给予指导的机会不是很多,像本节课,观察实物和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时,没想到学生参与积极性如此之高,很遗憾部分学生未能上台表演。下次活动部分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