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合欢树》课例看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以朱静老师《合欢树》为例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语文组李凌君《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作协助、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无疑给原先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气息,但是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如何整理、筛选学生的五花八门的问题?(2)、合作探究、是否真正有效?如何防止“散漫式聊天”的现象?(3)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如何避免出现“教师地位过于弱化甚至仅仅只是一个类似于谈话节目的主持人”的局面。下面就以朱静老师的《合欢树》为教学案例,来探究教师如何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一、教师人生阅历的感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教学片段一]:师:让我讲述一段老师三读合欢树的经历。1985年秋天,作为大学生的我第一次读《合欢树》,匆匆地我一翻而过。1986年的秋天,我的父亲走完了他不到六十年的人生,离开了我。母亲告诉我:父亲临死前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说,我最不放心的是我那还在读书的小女儿。我第二次阅读《合欢树》不仅悲从中来。又过了几年,我为人师、为人妻、为人母。记得我儿子刚出生八天,因为病危住进了抢救室,我在抢救室里,紧紧地抱着我的儿子,祈祷上苍,拿走我的生命吧,千万千万不要夺走我的儿子的生命。我第三次读《合欢树》,我的眼前时常浮现我的儿子躺在小床上,一双眼睛瞪着挂在床头的小木马,那个时候我已经分不清,那是合欢树还是小木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文本是任何阅读的起点。史铁生是一位有着特殊的经历和人生阅历
的作家,他的散文《合欢树》与高中的学生的认知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要求高中生达到史铁生的情感高度是有些困难的。教师这一段饱含深情的讲述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的体验。走进文本是合作探究的起点。二、问题生成来自于学生朱静老师在学生问题生成的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安排:(1)推荐一位同学,有情感的朗读全文,要求其他同学在自己最有感触或者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2)请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提出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要求: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合并,如果能在本小组内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然后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解决或者你们认为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3)小组合作讨论。(4)选派代表陈述你们的问题,要求其他同学迅速的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分类整合和删选,分类整合成班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片段二]: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组到目前为止解决不了或者认为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学生一:课文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写到:“但他不会知道那课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学生二:作者由不想看合欢树到想看,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使得他会有这样的情感的变化?学生三:“悲伤也成了享受”这句话怎么理解?学生四:合欢树除了是棵树外,还有其他什么深刻的意义?学生五:作者坐在公园里,想到了母亲,有句话“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看起来与文章没有太大的联系,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师:请一位同学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删选,归纳出今天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一:分四类,第一类是作者从不想看到想看的的情感变化;第二类是,文章中的很多闲笔的作用;第三类是是合欢树的寓意,第四类是个别句子的理解(教师引导为四种:情感、闲笔、寓意和语言锤炼。学生二:分两点。作者对合欢树的情感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师:面对同一作品,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读出来了,同学们认为哪种好?生:第一种。师:那就以第一种吧。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互相协作的能力。自主即主动,要求学生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火花,生成个性化的体验。合作,就是要相互切磋,砥砺思想,共同完成任务。很多老师在执教中也有所尝试,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1、学生所提问题太简单,不值得作为一堂课研究的重点;2、学生所提问题杂乱无章,一节课根本无法解决。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解决文章的最核心问题?这也是教师需要斟酌的。朱静老师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使得将近40个学生的问题汇聚成几朵最美的浪花。在学生的个性阅读中,同时又找到了共性的东西,形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三、问题的解决还是学生[教学片段三]:师:我们首先从情感入手去解读这篇文章,他(学生)的问题是:作者对合欢树的情感是有变化的,为什么?(教师朗读相关段落,同学思考)学生一:作者不敢去看,是因为他母亲刚过世不久,他怕看到那棵树睹物思人,怕钩起对母亲的思念。最后还是想去看,他觉得那么多年过去了,母亲对他的悲痛不太强烈了,所以他想看看那棵树。学生二:一开始不去看,是他还年轻。他刚失去母亲,他对这种悲伤接受不了,他尽量去避免揭开自己的伤疤,最后他写到“悲伤也成了享受”,说明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变得成熟,他明白这种悲伤也能享受。看到合欢树也就像看到母亲生命的延续。[教学片段四]师: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闲笔”,请提出问题的那组把那些闲笔地方朗读一遍,其他学生再回头去看看第二和第三段。学生一:先谈第二处闲笔,我认为合欢树与作者的经历是相似的。学生二:风吹过仿佛是母亲的手安抚他,让他不要悲伤。学生三:风好像是母亲,就好像鼓励他继续走完他的人生历程。师: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喜爱风的女孩》,这篇文章中风就是母亲的化身。[教学片段五]:师:合欢树的寓意是什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认为合欢树到底有什么寓意?合欢树是什么?学生一:合欢树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学生二:合欢树是母亲生命的延续。学生三: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学生四:合欢树是美好希望的象征。学生五:合欢树是母子情感的载体。学生六:合欢树是作者心里情感的寄托。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问题的生成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又完全交还给学生。学生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小组之间,而将其扩大到班级,无疑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语言的品味。四、精设细节、授之以“渔”新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朱静老师在教授《合欢树》时,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是
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她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精巧的设计,如:(1)请学生朗读全文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最有感触或者不理解的问题。(2)当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特别关注文本本身,要求学生再次所疑之处重新朗读、重新思考、重新体验。(3)上课之前,印发相关的旁证材料,当学生无法从文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旁证材料。通过这几个细节的安排,相信学生已经能体会到如何学习的方法:通过朗读关注文本本身,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方法,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这对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执教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程度。朱静老师的这堂《合欢树》的确有给人一种“听君一堂课,胜读三年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