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内容由单元主题图、一个准备性内容、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九组成。单元主题图呈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需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观察,找到许多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建筑物、设施、装饰等物品,并从对话中体会到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计算。主题图既为本单元的学习起到唤起已有认知回忆,又使学生意识到一些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现实问题自己还不能解决,为学习这部分知识作好心理准备,同时,该情境在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作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资源。准备性内容是通过再现我们身边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并感知将这些实物的形状抽象成直观的立体图形的过程,从而唤起在第一学段所学过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并能清楚地列举出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品的形状是正方体。紧接着,教科书通过例1,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数一数、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棱、顶点。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共同特征: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交流正确且有序的计数方法。教科书通过试一试,将实物直观转化为图形直观,在直观图与透视图中指认面、棱和顶点的过程中,体会到在透视图中能更清楚、完整的找到所有的面、棱和顶点。在这里只是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而不是下定义。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又出示例2,让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完成两个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来进一步认识棱与棱之间的长短关系以及面与面之间的大小关系。第1个活动是研究长方体棱长的特征,测量盒子的每一条棱的长度,发现这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的4
条棱一样长,并且这相对的4条棱刚好“绕”长方体一圈。第2个活动是认识长方体的面的特征。在得出长方体面的特征后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出正方体的面的特征,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比较,明白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课堂活动的第1个问题是通过辨认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对过去所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知道我们以往学过的图形可以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类,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区别。课堂活动的第2题,是“我指你说”。让学生以同伴合作的形式,在活动中理解面、棱、顶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在活动时,应加入正方体,让学生一并指认。在练习九中,首先通过对面、棱和顶点的直观填涂与指认,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例如第1,2题。第3题是一个运用长方体棱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第4题要求学生利用长方体面的特征,以及透视图中每一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对应关系,计算指定面的面积。这样一方面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表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第5题是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想象与思维经历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转化过程,也为下一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作认知准备。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