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反思

ID:1037208

大小:2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楼坊坪中心小学——王静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征就是“形状不变、大小改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理解图形是按什么标准放大或缩小的,而且能用方格图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现就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1.以数学概念规范生活认识。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对于图形放大与缩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不清楚。而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数学意义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它是指按一定的比将图形的每一条边同时放大或者同时缩小,这是一种定性的刻画。在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出示一张非常小的图片,学生看不清,产生“把图片放大”的需求,接着我通过动画展现了图片“由小变大”放大的过程与“由大变小”缩小的过程,使学生对放大与缩小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后通过把原图和变大后的三幅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有的图长变长了,但宽没变;有的图宽变长了,但是长没变,这样的变化都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放大,而我们要研究的放大必须是长和宽同时变化,而且具有“形状不变,大小变了”的特征的。层层递进,从而规范了学生心目中对放大与缩小概念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学生探究图片放大与缩小过程中各对应边的变化规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 2.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放大与缩小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示放大与缩小的比的意义也不一样,是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学中,我注重从比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顺序:即用变化后的图形的边长与变化前的图形的边长进行比较,都是以变化前的长度为标准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还是缩小的比,其前项都表示变化后的长度,后项都表示变化前的长度。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项比后项大且比值大于1;表示缩小的比,前项小于后项且比值小于1。在初步理解了放大与缩小的含义以后,通过“算一算放大(缩小)后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比的意义联系到两数间的倍比关系,求出放大(缩小)后长和宽,把对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与以前学过的“倍”、“比”“分数”等知识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3、重视和生活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和观察教师给出的图片判断是放大还是缩小,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学生方面看:问题一:学生第一次较规范、系统地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因此课堂上呈现了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图形的变化,数学语言不规范,尽管教师一再示范、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性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学生也在逐渐运用规范性语言,但整体效果不明显。3 问题二: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放大,借助对放大的认识让学生准确把握图形的缩小。在让学生从现象看图形的放大,再到准确理解放大的内涵,并用准确语言表述时费时多。虽然用的时间多一些,但在理解缩小时学生很快从内涵上就理解了。问题三:学生在画图、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体验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绘制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没有遇到困难,在绘制三角形和圆时部分学困生操作难度大。引导时他们也能说出如何去做,但在绘制时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方面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加强。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