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接受”《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传递-接受”《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ID:1037689

大小:123.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体积和体积单位》安徽省阜南县第一小学张俊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屮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常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体积概念对学生來说比较生疏,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冋忆并讲述学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或者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然后提问:水面为什么上升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子占有一定的空I'可。然后教师可以像教材上那样做一个实验,讣学生进行观察:取2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这时学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使学生明确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还可以放入大小不 同的石头,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说明石头大小不同,它们占的空间不同。然后举出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等一些物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计量物体的长度和面积时,为什么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给出书上的两个长方体,让学生判断一下它们的体积大小,由于无法直接判断,学生自然会由前面的知识想到,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说明: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可以拿出相应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观察它们的实际大小,再借助与这些体积单位相近的正方体实物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如认识1cm3和1dm3时,在看到了棱长是1cm和1dm的正方体模型后,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m3和1dm3有多大,初步建立这两个体积单位的表象。然后找出一些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如一颗蚕豆、手指尖的部分;一个粉笔盒,帮助学生形成lcm3和ldm3的表象。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可以结合“做一做”来区分,也可以让学生剪出lcni长的线,用纸做出1cm2的正方形和1cm3的正方体来区别,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势比划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学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a・a。这时告诉学生三个“连乘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教学时,也可以联系以前学习求正方形面积时,aXa可以写作a2,读作“a的平方”。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就在这个数的右上角写“2”,三个相同的数相乘,就在这个数的右上角写“3”,初步渗透一点乘方的知识。在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完成例2,然后共同订正。教师要注意学生列式吋,是否会正确地写出6的立方,并会计算6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第1题。在说明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后,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X高”,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建议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时,先结合实物指出,物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师分别写在黑板上。接着结合长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长X宽”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再结合正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屮的“棱长X棱长”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可以看作是正方体的高,并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成“底面积X高”,用字母表示就是V=Sh。在指导学生完成第43页下面的“做一做”第2题时,可以说明题中所说的木料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底面积,木料的长 就可以看成高。如果有的学生不明白,可以用一个氏方体物品(如牙膏盒)做演示,先平放说明什么是横截面的面积,再竖起来,让学生看到这时横截面的面积就成了底面积。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时,先结合实物指出,物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枳公式,教师分别写在黑板上。接着结合长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长X宽”实际就是它的底血的血积,再结合正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棱长X棱长”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可以看作是正方体的高,并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成“底面积X高”,用字母表示就是V=Sh。在指导学生完成第43页下面的“做一做”第2题时,可以说明题中所说的木料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看作是底面积,木料的长就可以看成高。如果有的学生不明白,可以用一个长方体物品(如牙膏盒)做演示,先平放说明什么是横截面的面积,再竖起来,让学生看到这时横截面的面积就成了底面积。教材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Z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这部分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材先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这时,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了,这说明石头占据空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体积单位教材是通过迁移类推引出來的。教材呈现两个不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让学生想怎样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引导学生由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想到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教材由此指出: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并介绍了这些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分别说明各体积单位是棱长多长的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建立这些体积单位的表象。接着,教材通过“做一做”,帮助学生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枳单位。认识用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再通过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教材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来的。教材先提出“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多少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把长方体切成小正方体,看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物体是不能切割的,由此想到长方形的面积有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也应该有计算公式,由此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动机和愿望。教材让学生用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接着,教材安排了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以巩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编排类似,教材先教学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是通过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在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吋,教材介绍了“立方”的含义,说明三个相同的数连乘就是这个数的立方。之后,安排例2汁算正方体的体积。教材在说明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后,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X高”,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过程。【教学难点】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课前准备相应课件、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的概念1.激趣引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什么吗?(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 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指名看图讲故事。(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预设: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2)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1.实验证明。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収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提问:为什么会这样?2.揭示体积。(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提问:这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一样吗?哪个占的空间大些?怎样用实验证明呢?预设生:把两个石头浸没在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I'可大,水面上升少的占的空I'可小。师:那你做一个实验给大家看看好吗?(2)试一试。找一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二、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1.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的大小,下面有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学生出现争论。(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师:到底谁大谁小?为什么?(课件展示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预设因为左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5个小正方体,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长方体大。师:为什么要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1)提出自学要求。师: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 积也需要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学生阅读后汇报。①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屮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作单位?(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②1立方分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③1立方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具体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3)再次感悟。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七”中的相关练习。四、总结提升: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刚刚接触立体物体,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都不易理解,对于空间概念的建立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体积单位观念的建立。因此,在执教中我把感受1卅、ldm\lek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空I'可观念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经历发现、抽象、概括、推理、建模、应用的过程,建立起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新课开始,以《乌鸦喝水》的动画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实验感知,比赛激趣。与《乌鸦喝水》的故事紧密衔接,我安排了课本上的实验,使学生们通过亲自观察,感受物体都占有空间。然后,我设计三个杯子分别放入同样大小的吸铁石,但是水面的高度不同,让学生由此感受物体不仅占有空间,并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然后,引出体积的定义。接着,出示几个物体直观地比一比一些物体的体积的大小。三、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给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谁的体积大,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t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引出了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突破难点。四、自主学习,理解新知。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吋,先观察自己准备的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我采取小组合作,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I'可观念。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看书自学体积单位;②学生汇报;③理解体积单位。然后,老师让学生举例数一数生活屮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或儿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哪些。关键是教学In?,学生比较难想彖,所有我亲自搭了一个Inf的正方体的空间,让学生先猜一猜能容纳儿个人,然后在让学生亲自钻进去试一试,学生很吃惊,原来1立方米其实那么大。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在做一做屮,区别Id叭1卅、ldn?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三者的区别。不足之处:本节课的设计其实有很多吸引学生的活动和亮点,但从最后的效果来看,我认为个人的语言不够生动活跃,使课堂气氛稍微有些压抑,应该更人性化一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完全放开,享受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及时的评价。这是节概念课教学,语言必须要精炼,严谨。上了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上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多组织一些活动,准备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问观念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