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南涧县宝华镇拥政小学张兴文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前,已经具有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的能力,还具有比的相关知识。另外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教师能巧妙的引导,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研究中。本本知识教材在编写上也非常符合实际:首先教材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缩小现象,如照相;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器放大图表、人和影子等,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然后教材通过例4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先让学生按2:1的比在方格纸上画出三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放大图,使学生通过画图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即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放大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认识到,放大前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在此基础上,教材设计了让学生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按1:3的比缩小,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后,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最后,教材综合两方面的认识,总结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教材这样编排层次清晰,目的突出,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体会感悟事物放大和缩小的现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由学生照片和教材主题图引入课题。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1. 课件出示例4: 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2﹚汇报展示:你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数方格。(3)观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指答、板书:形状不变、大小变了。﹙4﹚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形状不变、大小变了。(5)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自主完成,交流画法。展示说理由。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明确:把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形状没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三、集中反馈,解决问题。1、抢答:下面的这些比哪些表示把图形放大,哪些表示把图形缩小?2、书第61页第一题。下面哪个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学生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渗透答题方法)3、书第61页第2题
(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4:1放大,得到三角形B。(2)将三角形B的各条边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3)画出上述图形,并指出哪些是三角形A经过放大后的图形,哪个是三角形C经过缩小后的图形。学生完成在书上,指答。教师及时评价。4、解决问题:把一个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各边按1﹕4缩小后,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无变化?怎样变化?(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读题后,交流思路,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讲解。5、拓展练习。根据给出的两个图形,二选一,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缩小的比,然后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指名回答。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大家在一起就会过得更快乐!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1 放大形状不变,大小不同。1:3 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