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曹文轩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现代作家、学者。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等长篇儿童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思路。第一段画面切入第二段展开联想,写感触最后一段回到照片
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讨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说这句是核心观点?这句话有很强的统摄性。统摄:离家走向前方是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前方对人的召唤。
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人生旅途充满了劳累、困顿、坎坷。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寻找着精神家园,却总不能实现这一理想,人实质上是在精神旅途上不能停止奔波的旅人。所以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永远在路上流浪”,“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的状态。
人的悲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回答)离家-想家;无法还家;还家-无家
体会三个句子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
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家-出发点前方-召唤追求理想-离家精神家园-归家在“离家”与“归家”的进出中,我们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
小结本文:照片切入--联想(思考)--回到照片。联想部分谈了三个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